土耳其地震发生后,国际社会不断向灾区伸出援手,我国各路社会救援力量也集结赶往灾区。赶赴土耳其参与救援的深圳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下称“深圳公益救援队”)队员陈媛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支由6人组成的先遣队于北京时间8日晚从香港起飞前往震区,当地时间9日抵达。
有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指出,目前土耳其当地的救援资源较为缺乏,震后救援仍困难重重。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研究员贾群林提醒,救援人员在高寒条件下作业,要注意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开展救援时应提前做好安全评估,择优选择救援路径,并结合实际情况适当缩短作业时间。
救援面临数据、技术等难题
陈媛介绍,先遣队队员包括5名救援队员和1名土耳其志愿者。5名救援队员都有国际救援和大型灾难救援工作经验,参与救援工作超过10年。
志愿者是一名在深圳工作的土耳其人。他的家乡也在此次地震中受到影响。当他得知深圳公益救援队将出发前往土耳其救援的消息时,便主动联系了救援队。这名志愿者熟悉土耳其本地情况,可以为救援队提供翻译、向导和对接的帮助。
“目前救援的重点目标城市是震中灾区卡赫拉曼马拉什和加济安泰普。但我们也收到一些反馈,说周边地区目前也很缺乏救援力量,我们后续还会进行研判。”陈媛说。
陈媛透露,救援队在救援方面将会携带侦检仪器、生命探测仪、无线通信工具等。同时也会携带干粮、露营设备、冲锋衣、医疗包等,应对可能出现的情况。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安全政策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广东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温元麟告诉南方日报记者,地震救援往往面临多道难题:“一是数据方面的难点,也就是在‘天、地、人、物、事’等方面的知情程度能否更多、更全、更彻底、更到位。二是技术方面的难点,也就是专业救援人员能否用最快的速度赶到灾难点,进而实施有效救援。三是素质方面的难点。如果民众的应急素质普遍不高,自救和互救能力就会不足。”
要做好救援装备保温工作
地震发生正值冬季,在高寒条件下如何科学、高效、安全、有序地开展现场救援工作?
贾群林指出,救援队员首先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认真做好救援现场的安全评估。“特别是对大雪覆盖的坍塌建筑物开展人员搜救时,更应做好现场的安全评估,择优选择救援路径,再展开搜救行动。”进驻作业区域的救援队员,在打通生命通道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现场加固处理,防止余震造成二次坍塌,现场还应设置安全员。
贾群林还建议,可以结合实际缩短队员现场作业时间,维持好队员的体能。“在常温下、平原地区,救援队员可持续工作6—8小时一轮班;但在高寒高原等特殊条件下,特别是在狭小空间作业时,救援队员身体几乎不能挪动,血液循环不畅,极易冻僵,甚至发生局部软组织冻伤等情况。因此,现场作业时间可以考虑缩短到3—4小时一轮班。”
“在高寒条件下还要注意做好救援装备保温工作,以免因装备启动不了,贻误战机,影响救援的整体进度。”贾群林提醒。此外,如果发现被困者,要及时采取防寒保暖措施,在身体上加盖棉被、棉衣物等,也可以通过发电机带动电暖风等加温设备,对被困者周边环境进行增温处理,以保持体温、维持生命。
优先对人员密集场所展开搜救
“一场地震所带来的损失,与灾害所影响的承灾载体直接相关。”暨南大学应急管理学院系主任唐攀教授解释,如果地震影响的区域是人口、建筑密集的城市,造成的后果也会更加严重。
“从现场视频、图片可以看到,此次受地震影响严重的土耳其卡赫拉曼马拉什省等区域,人口密度相对较大,还有大量老旧建筑分布;而此次强震的影响范围较大,造成了建筑垮塌和大量人员被掩埋的后果。”唐攀说,不仅如此,当地的电力、网络、交通因地震中断,救援队伍难以进入救灾区域,重型救援机械也可能面临缺乏燃料的困境。
地震灾害突如其来,在救援刚刚开始的几天里,搜救力量将是土耳其当地的稀缺资源。
为此,唐攀建议,搜救队伍应优先投入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用好震后的“黄金72小时”救援时间。与此同时,还可以充分发动当地群众进行自救和互救。“在过去发生的地震灾害中,有大量被掩埋的民众是依靠当地群众自救、互救逃生的。当地居民对所处区域的地形等情况更加熟悉,条件允许的话,他们在救援中可以发挥一定优势。”
“地震的发生无法避免,但我们可以未雨绸缪,为应对自然灾害提前做好准备。”唐攀建议,一方面,各地要根据主要灾种,加强、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储备;另一方面,平时也要加强面向全民的应急避灾培训,进一步提升全民防灾能力。
文/黄叙浩 彭奕菲 张茵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