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证监会、各地证监局、沪深交易所、股转公司等监管部门,向券商及个人合计开出163张罚单,同比增长约35%。
从罚单中,可以看出几大趋势:一是监管力度趋严,既罚机构又罚从业者的“双罚”现象日益普遍,不再是特例;二是时效上,对于新发生的违规行为追责时间显著缩短,而事后追责时间拉长;三是范围更广,涉及券商交易系统、场外期权、境外业务上的罚单增多。
监管上半年开出超160张罚单
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上半年163份证券业罚单中,由中国证监会、各地证监局开出的罚单分别为25张、115张,上交所、深交所罚单分别为2张、14张,此外,全国股转公司罚单共有7张。
从被罚主体来看,共有64张罚单的处罚对象是券商及其子公司、营业部,合计涉及40家券商(母子公司合并口径);此外,还有来自59家券商近140名从业人员收到罚单。分业务来看,投行业务、经纪业务、资管业务仍是券商被罚的“重灾区”,年内罚单数量分别为56张、46张、18张。
就各券商领到罚单的数量而言,信达证券、国海证券、新时代证券、华龙证券、光大证券、安信证券等6家券商领到3张以上的罚单;另有10家券商收到2张罚单,分别是中天国富证券、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含中金财富)、招商证券、首创证券、海通证券、国泰君安、广发证券(含广发资管)、东北证券、平安证券。此外,还有24家券商上半年罚单数量为1张。
三分之一罚单来自投行
投行领域是今年监管罚单的“重灾区”,罚单数约占年内总罚单数的三分之一。今年以来,约有10家券商及数十位保代因投行业务未归位尽责而领罚。
据悉,证监会始终高度重视投行业务质量,多措并举督促保荐机构归位尽责,把好资本市场“入口关”。建立健全投行业务违规处罚信息公示机制,强化市场声誉约束是其中一项重要措施。
具体来看,包括华龙证券、中天国富证券、中德证券、国海证券等券商上半年因投行业务被中国证监会开出罚单。比如,华龙证券因投行业务内部控制不完善、廉洁从业风险防控机制不完善等原因被证监会采取监管谈话措施;中天国富证券保荐鑫甬生物项目时,招股说明书信息披露存在遗漏等问题,公司及两名保代被证监会出具警示函;国海证券因担任胜通债主承销商未勤勉尽责,被中国证监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1798万元,并处以60万元罚款。
从被罚事由来看,各券商共性问题包括在业务开展中未履行尽职调查义务、内部控制核查不到位、对信息披露核查把关不到位、未充分关注发行人会计核算不规范情形等问题。此外,还有多名保代由于保荐项目业绩变脸,而被采取暂不受理与行政许可有关文件3个月措施。
在重案要案方面,今年上半年,乐视网造假案余波不断,多家投行被罚。据悉,乐视网2016年非公开发行股票行为构成欺诈发行,该项目的保荐机构中德证券于6月17日领罚。中德证券被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业务收入566.04万元,并处以1132.08万元罚款。6月24日,深圳证监局披露5张罚单,乐视网IPO项目保荐机构平安证券被罚暂停保荐资格3个月,直到9月23日恢复。
此外,今年3月,科创板上市公司紫晶存储违规担保事件发酵,随后获上海金融法院受理,成为科创板首例上市公司证券欺诈责任纠纷案。4月8日,上交所对于两位来自中信建投的紫晶存储持续督导保荐代表人予以通报批评。
APP宕机事故频发 3家券商被罚
在经纪业务方面,从罚单中可以看出,监管部门对于投顾在微信等平台规范展业的监管力度在加大,常见被罚事由包括聘用未取得资质的人员展业、违规提供证券咨询服务、采取赠送实物的方式吸引客户开户等。同时,越来越多的罚单出现在金融产品代销领域。
比如,国泰君安江西分公司的一名投顾在提供投顾服务过程中,存在通过微信及微信群向投资者发布误导性陈述的行为而收罚单,国泰君安江西分公司也被江西证监局责令改正。首创证券贵阳一营业部也因为营销人员将员工二维码交由他人协助开户等问题收警示函,这也是监管首次针对开户二维码违规使用进行处罚。
值得一提的是,券商交易软件宕机事件频发,引起监管部门的关注。比如,招商证券曾在今年3月~5月出现2次APP故障,一度冲上热搜,首创证券交易系统在2021年5月发生故障,国元证券APP也在2022年6月13日发生故障,这三家券商均被监管处罚。
具体来看,招商证券被深圳证监局采取责令改正措施,公司在2022年3月14日的网络安全事件中,存在变更管理不完善,应急处置不及时、不到位等问题。北京证监局称,首创证券于2021年5月18日发生集中交易系统部分中断,影响交易时间合计约20分钟,达到较大信息安全事件标准,而公司信息技术部门有关人员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删除相关日志及数据库信息,且未进行备份,导致始终无法确定本次信息安全事件的真实原因,公司在第一次报告中未如实报告应急处理不当的情况。国元证券则被出具警示函,并被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公司存在公司手机客户端交易软件在系统升级、变更上线前未进行充分测试等三大问题。
监管部门在上述三份罚单中指出,券商应完善信息安全应急处理工作机制,加强信息技术人员培训,确保其履职能力,提高信息系统运维能力,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境外子公司、场外期权成新违规高发地
2022年是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后的第一年,监管在资管业务上的处罚力度也在加强。今年以来,天风资管、中泰资管、银河金汇证券资产管理、广发资管、浙商资管等公司均被罚。
比如,一开年,浙江证监局就连下11张罚单,直指浙商证券旗下资管子公司浙商资管业务中的违规行为,其中浙商资管收1张罚单,浙江证监局还对公司10名人员分别开出了罚单。该公司存在投资交易管理缺失、适当性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被浙江证监局责令改正,并暂停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产品备案6个月。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境外子公司与场外期权成为新的违规高发地。
在场外期权业务方面,6月2日,证监会罕见连出3张罚单,中金、华泰、中信建投3家头部券商被点名。主要问题集中在,部分场外期权合约挂钩标的超出规定范围、场外期权业务相关内部制度不健全、内部流程执行不规范、场外期权合约对手方为非专业机构投资者等等。
境外业务方面,6月10日,中国证监会一次性公布中金公司、光大证券、中信证券、信达证券、海通证券等5家券商领罚单,均涉及境外子公司。从罚单事由来看,主要与境外子公司股权架构调整工作未如期完成、境外子公司及下属机构的设立备案未按规定履行、存在境外子公司从事非金融相关业务、境外子公司的章程未按规定修改、公司未能有效压缩境外子公司层级架构等五大事项有关。(证券时报记者 云中月)
编辑/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