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东南飞”:这里吸引力最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2-06-24 14:25

“报考哪所大学,地域是个重要考量因素,我有两个建议:向东向东再向东,也就是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向南向南再向南,也就是以广深为中心的湾区。”在近日一场网络招生咨询直播中,中山大学招生办主任荐志强说。

在荐志强看来,这两个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包容开放方面优势突出。“与其以后工作再来,不如现在读书就来。”

现实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流向泛珠三角、泛长三角地区,尤其是当中的新一线城市。IT培训机构积云教育校长宋云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他们2020年前毕业的学员几乎全部留在北京就业,但近年有30%左右学员前往南方一二线城市就业。

麦可思研究院近日发布的《2022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以下简称就业蓝皮书)显示,新一线城市就业比例稳步上升,吸引力强的二线城市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

特别是近两年来,先进制造业接棒教育、互联网等行业,成为吸纳就业“大户”后,制造业达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更受到大学生欢迎。

高校吸纳流入人才空间大

高考和应届毕业生就业,是青年人才流动的两大重要节点。

参加高考人数少,高校数量多,是众多新一线城市的重要特点,这让新一线城市在高考录取环节就具有较大的吸纳流入人才空间。

南京今年仅2.76万人参加高考,但南京有51所高校,以平均每校招生3000人估算,招生规模超过15万人。这对其他地方的学子来说,是个巨大的机会。

武汉的高校更多,达83所,其中本科高校就有46所。武汉每年的高校毕业生多达百万,但2022年本地参加高考的人数只有6.35万人。

长期以来,苏州被认为是高等教育资源不足,当地只有25所高校,且只有苏州大学一所“双一流”高校。但近年来,苏州在引进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方面不遗余力,仅985高校中就有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建立了苏州校区。巨大的吸纳空间下,苏州本地今年参加高考人数实际只有3.37万人。

可以发现,在15座新一线城市中,位于泛长三角、泛珠三角地区的南京、苏州、杭州、宁波、东莞、佛山等地高校发达,但本地参加高考的学生人数不多。甚至在新一线城市内,都要少于郑州、西安、长沙、成都、重庆等中西部城市。

在优越的地理位置、强大的财政支持、优秀人才加持下,一些新一线城市高校的办学质量提升明显,在考生中的知名度甚至超过了中西部地区一些传统名校。比如,位于宁波的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其前身是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是传统上在本三批次招生的独立学院,但改制为公办地方本科高校后,一些热门专业在本一批次招生。

现在,合并本科批次招生成为趋势,这更对学校品牌和竞争力提出挑战。“现在一些位于东部沿海发达城市的高校办得很好,合并录取后,将更有利于这些高校招到高分考生。但对于那些地处不发达地区,或办学没有特色的普通高校,合并录取后,招生压力将更大。”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泛珠、泛长地区吸引力提升

泛珠三角、泛长三角地区对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也在提升。

麦可思研究院近日发布的就业蓝皮书显示,2021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在泛长三角地区就业的占比最高,达25.2%,其次是泛珠三角地区,达20.1%。

结合各地区本科院校毕业生占比和毕业去向落实率来看,到泛珠三角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与本地毕业生人数之差最大,可见泛珠三角地区人才的吸引力最大,毕业生流入较多,其次是泛长三角地区。

对比之下,泛渤海湾地区的毕业生则有所外流,其毕业生占比20.5%,但毕业生在当地就业占比为18.6%。

就业蓝皮书指出,本科毕业生就业重心下沉明显。选择在地级市及以下地区就业的比例,从2017届的54%上升到2021届的58%,更多毕业生选择回家乡工作。

而吸引力强的二线城市集中在泛珠三角、泛长三角地区。在珠海、徐州、金华就业的本科生中,外省籍毕业生占比较高,分别为54%、52%、52%,体现这些城市对本科生的吸引力较强。这或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泛渤海湾地区的就业满意度近年来持续位列榜首。2021届毕业生在泛渤海湾地区的就业满意度为77%,高于泛长三角地区的75%和泛珠三角地区的73%,后者的就业满意度还低于东北地区的74%。

就业蓝皮书指出,就业满意度会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行业发展前景、工作环境及压力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在城市层面,就业蓝皮书显示,新一线城市就业比例稳步上升。

从近五年数据来看,应届本科生在新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稳步上升,2021届本科生在新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27%)较2017届(24%)增加了3个百分点,而在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从2017届的22%减少至2021届的18%。

杭州、苏州、成都外省籍毕业生流入增长明显。在杭州、苏州就业的本科生中外省籍占比较2016-2018届均提升了11个百分点,到成都就业的本科生中外省籍占比提升了9个百分点。新一线城市产业结构、就业生态、城市环境、公共服务等不断完善,将持续吸引大学毕业生前来就业。

选择在这些城市就业,收入是实实在在的吸引力。

就业蓝皮书显示,一线城市的月收入水平在2021届为7332元,相比2017届增长23%;新一线城市的月收入水平在2021届为6048元,相比2017届增长30%。虽然绝对值落后于一线城市,但增速高于一线城市。在剔除住房成本后,新一线城市就业的本科毕业生购买力并不低于一线城市。

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院长董玉整认为,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新一线城市的优势不言而喻,相对友好的房租房价,宽松的落户政策和开放的人才政策,越来越多的优质工作机会,还有不错的收入,以及性价比较高的生活成本等。

从中期发展来看,毕业三年后在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的薪资涨幅均在70%以上。

不过,毕业五年后,虽然薪资涨幅都进一步扩大,但一线城市月收入达到14814元,与同届毕业时相比涨幅达172%,新一线城市月收入达到11277元,涨幅达到167%。新一线城市未能反超一线城市,涨幅反而被反超。

制造业成保就业稳定器

泛珠三角、泛长三角地区及新一线城市的就业吸引力持续增强,除了与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有关,也直接与吸纳就业的主要产业变化有关。

受环境形势影响,吸纳就业的主要行业景气度波动较大。

就业蓝皮书指出,教育业是应届本科生就业量最大的行业类,“双减”政策在2021年7月推出,教育培训机构就业比例下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应届本科生就业量第二大的行业类,但中小互联网企业就业比例下降明显。疫情反复之下,一些服务业就业比例有所回升,但还有部分服务业就业受到阶段性影响。

制造业则稳步发展,成为保障大学生就业的稳定器。尤其是民营制造业企业吸纳了大量就业,毕业生聚集在电子电气设备制造、机械设备制造、医药及设备制造等细分领域。2021届就业比例达19.8%,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

这些行业企业在东部地区分布更广泛。就业蓝皮书指出,2021届在东部地区就业的本科毕业生中,服务于民营制造企业的比例接近20%,是在非东部地区就业毕业生的2.3倍。

“现在二三线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出现两大趋势:互联网产业规模化,传统企业数字化,因此对数字化人才的需求很大,很多毕业生看到这个机会,愿意下沉到这些城市这些企业。他们的月收入也可以到1万元以上。”宋云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这是制造业吸纳高素质人才的机会。多年来,年轻就业群体中很大一部分人拒绝工厂流水线,从事网络直播等服务业工作,甚至“宁愿送外卖,也不进工厂”。

事实上,正处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阶段的先进制造业不仅需要产业工人,更需要既懂制造又熟悉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就业蓝皮书指出,近年来伴随着制造业优化升级的持续深入以及数字、智能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广泛运用,传统的行业边界逐渐模糊,不同行业领域间的交叉融合越来越普遍,然而从毕业5年的工科专业毕业生对教学各方面的评价来看,前沿理念的融入以及跨学科学习经历是其满意度较低的方面。

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兴海近日就表示,应该进一步建立完善满足先进制造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育体系。比如,精准开展菜单式培训,鼓励校企合作“订单式”就业,逐步构建起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梯度人才培育体系。(王峰 韩甜)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山东“真金白银”助力大学生就业 搭建稳就业阶梯
中国新闻网 2024-06-25
大学生就业数据作假?严查!
经济日报 2023-08-14
挖潜能 优服务——多地促进大学生就业一线观察
新华社 2023-07-18
多地出台基层就业优惠措施,如何吸引大学生?
中国新闻网 2023-05-14
如何破题大学生就业难
中国青年报 2023-04-13
12万个岗位吸引大学生西部就业
北京晚报 2023-03-11
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寒假期间推出系列线上招聘活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20
上海首批高校披露年度就业质量报告:从去向到入职,大学生就业难不难
解放日报 2023-01-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