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7时,气温8℃。隆福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王红骑上单车穿过刚刚苏醒的古都,从城市的北端直抵腹地。“今天预计是4000人。”从车上跳下来,核酸采样点组长王红顾不上吃早饭,赶紧招呼大家干起来。
美后肆时文化中心,一个闻名京城的网红打卡地,今天变成了景山街道的核酸检测点。两米线、硬隔离、二维码、遮阳伞、引导员……不到一个小时,检测点就完成布场。
王红举起消杀喷壶冲着台面、地面、空中环状喷洒一圈,“人群比较密集、流量也比较大,时时刻刻要注意消杀。”在两位居民检测的间歇,王红打起了时间差,十秒钟已消杀完毕,没有影响队伍的前行速度。
“人手不够,我上!”
“开车没地儿停,前两天打车因为太早又没司机接单,也就骑车还靠点谱儿。”不到6点王红就醒了,身体还没有动,脑子已经飞速转开了,“今天这个点位是七个人,4000人的量大概要干到晚上七八点;下午有四级风但气温最高是27度,得预防中暑;每一组干的时间不能太长,得稍微轮换一下歇会儿、多喝点儿水。”
作为一名康复科医生,王红平时接触的大多是老年患者,长年累月积累了不少经验,尤其是观察力超强。组里谁今天喝风了有些胃疼,谁正逢生理期腰腹不舒服,王红总是及时递上片暖宝、倒杯姜糖水。
“景山、东华门、朝阳门街道的十几个核酸点都是我们院负责,我基本上都去过。”作为组长,王红要对核酸采样点各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处理突发问题,安排后勤保障,“大家基本上都是从早盯到晚,中午实在太累、太困了,只能在椅子上坐一会。”每到这时,王红总是让组员多歇一会儿,自己穿上防护服,“人手不够,我上。”
穿着拘束的防护服重复几百上千次采样的动作,颈、肩、双臂、背部、腰部、腿、脚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麻木和酸痛,一天下来,呼吸不畅,脸上被口罩勒得生疼,胳膊都抬不起来了。因为频繁消毒,王红的手已经被消毒液浸得发白。“五一期间我还有一个接种疫苗的排班,同事们都很辛苦,尽量让他们多休息吧。”五一当天的班还没加完,王红又主动承担起了后天的加班任务。
“妈妈,你要保护好自己”
这边,王红在检测点上忙碌着。家里,儿子却要独自去做核酸检测。“人家都是家长陪着,就您心大让孩子自己去。”听到同事的打趣声,王红笑笑说,“小伙子了,他自己能照顾自己,今天出门时还嘱咐我,‘你要保护好自己啊’。”
“孩子自理能力挺强的,热饭、点外卖什么的都行,从小就自己上下学。”昨天,王红抽空回去看望老爸老妈,临走时妈妈给装了满满一大袋子足有20多个茴香馅的大包子,“放冰箱里冻起来,想吃了一热多方便哪。”
看着两鬓斑白的老妈,王红眼眶发酸,“我爸得过脑梗有点儿后遗症,虽然能拿筷子但经常掉。”说起父亲,王红心里有许多遗憾。原本自己就是康复科医生,如果接到身边进行康复训练,手部功能可以恢复许多的。“疫情当前,大家的事最重要,等有时间了我会经常回去陪陪他们。”
王红说:“疫情来临,身为医务工作者就应该冲锋在一线,守护百姓的健康和安全。有了全体市民的支持,相信还快就能看到抗疫的成果。我是党员,又是科主任,每个人都在坚持,我们只是完成好我们该做的事,让我们一起加油。”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通讯员 李冬梅
编辑/毛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