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 | 航天员凯旋归来,每次意义大不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4-16 17:02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0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4月16日央视新闻)

网络、电视直播了三名航天员“回家”的全过程,画面显示,无论是三人的精神状态,还是现场服务保障,都堪称“完美”,令人印象深刻,网友们跟评时一片赞叹,除了对航天员“英雄”式的赞美外,不少网友也对我国航天事业和综合国力不吝赞誉之词。

这三名航天员显然配得上各式赞美语言。因为他们此次太空“出差”时间长达183天,不仅远离亲人朋友在太空度过多个重大节日,而且在轨飞行期间先后进行过2次出舱活动,开展多项科学试验,两次太空授课,圆满地完成了使命,最终安全、顺利到家。

这次太空之旅,不仅是国家航天科技实力再展现,更是综合国力再体现。因为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设计建造,到航天员的培养培训,再到各种后勤保障等,需要多种力量的配合与支撑。所以,国家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制度优势等,都是太空之旅的基础。

在长达半年的太空旅程中,无论是“摘星星”的妈妈王亚平,还是被誉为“宇宙级梗王”、出舱次数最多的中国航天员翟志刚,或是首次“飞天”的叶光富,既展现了团队合作精神,又各具风采和个性,让世人又一次见识了中国航天精神传承与航天员个人魅力。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研制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三号,是我国载人航天不断腾飞的过程;从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杨利伟,到费俊龙、聂海胜等航天员,再到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我们已见证多位中国航天英雄安全、顺利回家。

虽说航天员都是从太空回家,但每次回家的意义大不同。其一,每次在太空驻留的时间不同。从时间线来看,航天员在太空驻留的时间越来越长,不断创出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这说明了我国航天技术实力和航天员生活服务保障能力越来越强。

其二,每次太空的活动内容大不同。从杨利伟到如今“三人组”,虽然每次航天员都是带着相关任务进入太空,但不难看出,每次承担的任务内容不同,复杂性、挑战性不断增加,对经济社会带来的价值越来越大。那么,航天员每次回家产生的意义自然不同。

其三,每次回家的服务保障大不同。就航天员返回保障而言创造了多个“首次”,比如在空中首次采用快速返回方案;在地面,搜救分队首次投入使用小型搜救车等新设备。虽然航天员每次回家时都说“感觉良好”,但从表情、肢体动作观察,感觉越来越好。

欢迎航天英雄们凯旋归来!这不但是3名航天员亲人、朋友、同事的心声,也是广大国人和一切关注航天事业发展人群的态度。接下来,3名航天员要尝“醋溜土豆丝”“大碴子粥”等“家里的味道”,还面临“漫长式宿醉”等考验,经历医学隔离、恢复调养等。

对围观3名航天员回家的公众而言,既要从航天员在太空中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汲取“营养”,也要从返回、出舱等细节中看到航天员的精神价值,以及相关服务保障的国家力量。如此一来,我们或能增强理想信念,以更加努力、自信的态度实现每个人的梦想。

文/冯海宁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375天!叶光富成为我国在轨飞行时间最长航天员
新华每日电讯 2024-11-05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太空归来后首次公开亮相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1-19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的出舱活动和天地互动活动引发热议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2-09-16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飞天归来首次公开亮相:积极主动恢复训练为下次飞天
新华社 2022-06-29
翟志刚、王亚平获颁“二级航天功勋奖章” 叶光富获颁“三级航天功勋奖章”
央视新闻 2022-06-21
外交部:中国空间站欢迎外国航天员来访
新华社 2022-04-19
“生命之伞”绽放航天员回家路
中国青年报 2022-04-18
载人办:神舟十三号3名航天员身体状态良好 正在进行飞行后恢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4-1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