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债双杀背景下部分银行理财产品“浮亏”,超10家机构发声
澎湃新闻 2022-03-21 17:06

资管新规转型后,银行理财产品开启净值化时代。

近期,部分银行理财产品跌破净值引发多家理财公司集体发声。截至目前,据澎湃新闻不完全统计,有至少招银理财、华夏理财、工银理财、建信理财、交银理财、中银理财、兴银理财、浦银理财、宁银理财、苏银理财、南银理财和汇华理财等12家银行理财公司公开解释银行理财产品净值下跌安抚市场情绪。

对于部分银行理财产品跌破净值化的现象,一位上市银行理财子公司高管对澎湃新闻表示,这是正常现象,最近市场波动较大,银行理财现在采用市值法,资产跟随波动。另有上市银行理财经理对澎湃新闻表示,现在打破刚性兑付,所有理财已经不保本了。短期有波动很正常,短期亏本不代表最终亏本,合理看待,拉长投资周期看收益。投资者需要选择和自己风险能力相匹配的理财产品。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总裁成家军近日也在“理财知识进万家”的启动仪式上表示,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之后,产品收益会随市场行情变化存在着一些波动。投资者应客观看待净值波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产品、做好风险管控。

理财产品估值方式发生变化

近期股市债市波动较大,不少银行理财产品出现了净值下跌甚至“破净”(净值跌破1)的情况,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公告均表示,这和资管新规后新的估值方法密切相关。

资管新规后,理财产品迎来全面净值化,除满足条件的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外,净值化理财产品均要求采用市值化估值,只有符合一定条件的资产才能用摊余成本法估值。

摊余成本法下产品净值波动小,投资者感受比较好,但这种估值方法没有真实反映产品价格,积累风险,在产品卖出投资品时容易导致净值波动,造成客户损失。市值法估值则真实反映理财产品所投资资产的变现价值和风险,资产价格每天调整,产品的净值也随之调整。

至少12家银行理财公司安抚市场情绪

针对近期银行理财产品的市场波动,至少12家银行或者银行理财子公司发声。

3月21日,招商银行举办2021年度业绩发布会。对于近期招行代销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出现破净产品的情形,招商银行常务副行长、董秘王良解释说,其主要原因是与今年资本市场大幅下调直接相关,同时还与去年银行创新理财产品有关系,比如固收+类产品,加配了权益类资产,随着今年市场下调,产品净值也就下跌,甚至出现跌破净资产。

此前,也有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告解释理财产品出现波动的情况。如浦银理财表示,近期市场深度调整的原因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美国等发达经济体通货膨胀不断创新高,市场对于美联储加息的预期不断强化,进而引发对全球流动性收缩的担心;二是俄乌冲突通过石油、天然气等大宗商品渠道对全球产生供给冲突,引发市场对于全球滞胀的担忧;三是国内新冠疫情不断反复,国内仍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市场对于经济增长动能的忧虑不断加大。

今年以来受债券市场调整的影响,固收类理财产品净值出现了一定的波动,尤其是2月底以来,不少产品净值出现了短期的下跌现象,不少尚不适应波动的理财投资者的心情也随之起伏。

对此,南银理财表示,固收类理财产品主要投资债券,债券的投资收益一般是由利息收入和价格变动带来的资本利得构成。对于固定利率的债券,它的利息收入由发行时的票面利率确定,在存续期间一般不会改变;但是债券的价格会受到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经济的周期、物价水平、宏观政策、资金环境、供需格局、市场情绪等,由于所处的经济环境错综复杂,债券的价格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市场波动是非常寻常的表现。

如何看待部分银行理财产品跌破净值?

对于银行理财产品后续走势,浦银理财表示,总的来说,近期股债双杀,深度回调的情况不会持续很久,“危”与“机”总是相伴而生,尽管俄乌冲突、国外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及美联储加息会对国内市场产生负面影响,但国内“稳增长”的大环境仍然是债券市场和权益市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华夏理财则建议,理财产品的净值随所投的投资品价格变化而变化,可以理解成“浮盈”或“浮亏”,只有在投资者赎回或产品到期时才会真正变为实质性的亏损或盈利。投资者在充分考虑资金流动性前提下,不过分聚集短期波动,拉长期限看待产品表现。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澎湃新闻表示,消费者需要理性看待理财净值化转型,净值波动增大,客户可能面临波动损失也可能获得超预期收益。消费者需要关注理财产品底层资产,选择与自身风险匹配的资产,平衡好收益与风险。

近期,中银协还发布《银行理财投资者教育保护倡议书》,进一步引导广大投资者树立正确的理财产品投资观念。中银协倡议:引导投资者深化对理财产品的理解,引导投资者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引导投资者合理依法维权,鼓励银行业始终坚守客户权益,鼓励银行业严守销售适当性管理准则,鼓励银行业强化全面信息披露,鼓励银行业高效化解纠纷,鼓励银行业全面开展投资者教育工作。(澎湃新闻记者 陈佩珍)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首只净值“腰斩”产品出现,权益类理财产品还能买吗?
第一财经 2023-07-15
理财产品“破净潮”又至?
北京商报 2023-06-28
市场走出低谷稳步回暖 超4000只银行理财产品 净值翻红
上海证券报 2023-04-14
理财产品再现提前“退场”
上海证券报 2023-03-25
银行理财子公司纷纷上线混合估值法理财产品 尚未成为银行主推产品
证券日报 2023-03-24
超3000只银行理财产品破净 专家称是短期现象
证券日报 2022-12-02
年内多家银行理财产品提前终止 “不可控市场因素”是主因之一
证券日报 2022-08-18
银行理财产品再现提前终止 全面净值化时代市场加速重构
第一财经 2022-08-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