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秘书长呼吁通过外交手段化解俄乌紧张局势
2月16日是美国总统拜登高调预言的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爆发日,也即战争术语“D日”。在美国聒噪和施压下,西方多国跟风效尤,似乎战争不可避免。然而,15日俄罗斯宣布结束南部军演收兵回营,16日更证明“西线无战事”,所谓“入侵乌克兰”纯属子虚乌有。新一轮乌克兰危机上演了一场大国示强角力的闹剧和小国夹缝求生的悲剧,这场闹剧兼悲剧的折腾又写满为人熟知的政治话语与寓言台词。
这是一次说不清谁算赢家或各方都宣布获胜的“罗生门”。“入侵乌克兰”没有发生,对美国和仇俄阵营而言当然是胜利,他们可以炫耀说,自己把俄罗斯在特定时间“入侵”的阴谋暴露晾晒,使其丧失了“闪击”乌克兰的战略隐蔽性和突然性,不敢如期动武。对俄罗斯来说,这场被多数舆论笑话的“乌龙”闹剧,印证了自己一再澄清的非战立场,暴露了美国无中生有虚张声势的伎俩,证明美国是欧洲稳定的搅局者。
这是一次美国转移矛盾和维护霸权的放大版“稻草人”事件。有分析认为,拜登政府对内无能解决疫情、经济和社会分裂三大难题,对外无力维持世界霸权和西方龙头地位和威望,于是刻意制造欧俄摩擦,建构和夸大俄罗斯的危害性和侵略性,试图转移国内舆论压力,并用超级“稻草人”吓唬自保乏力的欧洲“麻雀”们,让其乖乖为己所用。这和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前把萨达姆军队描述得无比强大和危险何其相似。
这是一次俄罗斯“战争边缘”策略的体现。俄罗斯几个月前向美国和北约发出停止东扩并重新部署北约兵力的安全保证“最后通牒”,并辅之以三大战区军演,造成重兵压境态势。尽管俄罗斯宣称这是主权和领土范围内的常规军演且无攻乌意图,但是,美国借机释放“春季攻势”和“2月16日入侵”等情报信息,拉响警报。客观地说,正常军演与“战争边缘”政策确实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但将“战争边缘”政策夸大为战争本身或战争前奏,显然曲解了俄罗斯的战略动机,因为并吞东乌克兰并不符合俄罗斯的利益最大化。
这是一次俄罗斯和西方陷入“安全困境”和“塔西佗陷阱”双重泥潭的真实写照。“安全困境”也即“霍布斯主义的恐惧”,它体现在俄罗斯和美国及其领导的北约及候选国形成来自对方的恐惧感,尽管双方也许并无敌意,但都陷入彼此怀疑而又相互防范、继而又各自印证怀疑的恶性循环。“塔西佗陷阱”的现实效应是,俄罗斯与美欧已彼此战略失信和敌意颇深,无论另一方做什么都无法消除疑虑。
这是一次“鸡蛋哲学”、合理性悖论和担心“历史周期律”的交集。按美国和北约东扩合理论的说法,主权国家有自由选择国际联盟的权利。俄罗斯则指责美国和北约背信弃义反复东扩,不仅侵害俄罗斯核心利益还违反国际法,尤其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原则。俄罗斯的反对又刺激了北约不安和执意东扩,构成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无头官司”。俄罗斯主张克里米亚是其文化之根,1955年才被苏联领导人划入乌克兰,乌克兰还生活着大量俄罗斯人,通过公投收回故土并继续介入乌克兰俄罗斯人聚集区事务合情合理。欧洲各国则难以摆脱历史记忆造成的“俄罗斯恐惧症”或“反俄歇斯底里”。
这是一次美国导演的“慕尼黑阴谋”般的绥靖行为与政策混乱。美国大造俄罗斯入侵的舆论,又反复宣称不会进行军事对抗,还做出撤离外交官和西迁使馆等抛弃乌克兰的种种举动。这种操作无疑对基辅当局当头棒喝和拦腰折闪,显示乌克兰死忠愚忠北约而北约随时可能弃之如敝屣,况且法德原本就不愿拉乌克兰入伙以免得罪俄罗斯。正因为如此,人们看到乌克兰官方反复替俄罗斯“消毒”,向美国索取“入侵”证据并坚持开放领空的怪事。
这场雷声大雨点小的闹剧,外人也许都是赢家,只有乌克兰及其人民是大输家。几周内,乌克兰百名富豪几乎悉数携巨款远走他乡,多国旅行警告吓阻游客和投资者入场,股市下跌1.6%……执政党公仆党议会党团主席阿拉哈米亚15日指责西方散布假消息引发恐慌,致使乌克兰每月蒙受20亿至30亿美元的巨大损失。
尽管“D日”已过,乌克兰危机并没有结束,美国和俄罗斯已开启新一轮外交官驱逐战和外交谈判,乌东政府军和亲俄民兵炮战重开并酝酿着大战导火线,乌克兰两大族裔的矛盾和对立乃至乌克兰东西部的分离态势都有可能加剧。
因苏联快速崩溃而未能妥善处置领土与民族遗产的乌克兰,30多年来作为一根战略“鸡肋”躺在大国博弈的肉板上,承受东拉西扯和刀切斧劈,失去独立自主方向。“狼来了”的寓言也许是预言,也许永远是谣言。乌克兰如果不能形成巧妙平衡的外交和安全战略,乌克兰人民期盼和平、稳定与发展的梦想,将如“等待戈多”那样遥不可及。
文/马晓霖(浙江外国语学院教授)
图源/新华社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