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报告:要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建立有效的制度机制
澎湃新闻 2021-12-29 10:00

12月28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高端研讨会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报告2021》发布会在京举行。

该份报告在深入阐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基本理念、深刻内涵、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重点等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老龄工作思路转变趋势,以及在养老金、养老服务、医养结合、养老孝老敬老社会环境、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就业和劳动参与、教育和职业培训等领域的主要举措,并重点总结了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等两项试点的进展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报告认为,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看,中国人口老龄化表现出几个特点:

一是人口老龄化程度继续提高,高龄化趋势明显。根据普查结果, 2020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8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54%,比2010年提高了0.98个百分点;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为13.56%,比2010年上升了1.74个百分点,高龄化趋势明显。老龄化的同时伴随高龄化,表明中国老年人口内部结构也在快速变化,养老服务和健康服务等需求将因为高龄化而以快于老年人口的增速增长,表现出结构效应。

二是人口老龄化速度明显加快。2010年-2020年,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5.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上升了4.63个百分点。与上个十年相比,上升幅度分别提高了2.51和2.72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意味着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机遇期将快速逝去,政策准备期将大为缩短,“未备先老”问题将更加突出。

三是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快速扩大。普查结果显示,从全国看,乡村60岁、65岁及以上老人的比重分别为23.81%、17.72%,比城镇分别高出7.99、6.61个百分点。与2010年相比,60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的城乡差异分别扩大了4.99和4.35个百分点。城乡差异扩大将进一步凸显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紧迫性。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服务水平等都严重滞后,农村人口老龄化必将带来更为严峻的挑战,将严重影响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四是人口老龄化地区差异加大。普查数据显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最高的地区和最低地区之间相差接近12个百分点,与2010年相比,扩大了5.28个百分点。从整体差异看,人口老龄化地区差异指数从2010年的0.14上升至2020年的0.17。人口老龄化地区差异的扩大反映了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复杂性。

五是人口老龄化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出现一定程度的背离。理论上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因为人口转变发生更早一般会拥有更高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但由于发达地区吸引大量劳动年龄人口流入,延缓了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造成中国各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出现了很大程度的背离。2020年各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排名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排名之间的相关系数仅为0.310,而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则仅为0.250。人口老龄化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背离表明中国“未富先老”的特征不仅在总体上有所表现,而且在局部地区更为严重。

报告认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战略目标是实现积极老龄化、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现阶段表现为追求高质量发展。根本任务是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人口条件,以及形成与人口老龄化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环境。“十四五”时期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开局时期,重点应做好政策准备工作。在“十四五”时期应继续系统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积极落实三孩政策、推动养老金制度改革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建立有效的制度机制。

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方面,报告建议要在科研管理、税收政策、经济激励等多方面向有利于发挥人才创新作用的方向改革,推动创新发展。要通过改善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等措施,提高劳动者教育水平和劳动技能,以质量替代数量,以人才红利替代人口红利,为经济增长提供长久支撑。

在落实三孩政策方面,报告建议结合新的生育形势,从家庭生命周期的角度强调适龄婚育的重要性,在整个社会生活中,通过教育、媒体、文艺作品等构造一个生育观念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从全生命周期的视角,抓住婚恋、生育、幼儿抚育、儿童教育等重点环节,从税收、社会保障、劳动权益保护、公共服务支持、社会服务发展等多方着手,消除影响家庭成长和生育的痛点,切实减小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在推动养老金制度改革方面,建议增强再分配功能,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改造为公民养老金,形成覆盖全民的第一层次养老金,适当提高标准;进一步完善待遇确定和调整机制,纳入人口老龄化因素;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个人账户夫妻共享;尽快推进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将养老金待遇与全国平均工资及个人的历史缴费贡献挂钩;以现行退休年龄为基础进行弹性设计,逐步扩大弹性区间,将“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变为“渐进式扩大退休年龄弹性”。

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一方面,要继续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增加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建立统一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国民提供基本护理保障。为体现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稳步”特征,可以先从低水平起步,坚持宽费基、严受益的原则,先把制度建立起来,解决重度失能老人的护理保障问题,然后再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和人口状况变化进行调整和完善。

此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应对人口老龄化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黄埔高等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联合主办。(记者 张成杰)

编辑/张丽

相关阅读
怎样理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新华社 2024-10-27
《中国健康老龄化发展蓝皮书(2023-2024)》:以健康老龄化应对人口老龄化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07-23
北京发布最新人口老龄化现状数据 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达465.1万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29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人民日报 2023-04-27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人民日报 2023-01-19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读|人口老龄化少子化来袭,如何积极应对
澎湃新闻 2022-12-17
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顶层设计应对老龄化
经济日报 2022-11-27
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 未来我国劳动力供给是否充足?
中国纪检监察报 2022-11-1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