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房企1-10月业绩出炉。这份排名,透露出青岛地产行业的新格局:外来一线开发商势头减弱,本土房企已回归前列。据卓易数据发布房企权益top10排行榜显示,今年前十个月,除了融创独占榜首之外,本土房企强势回归榜单,海信、和达、海尔直接冲进前五位;万科、中海、卓越无缘房企权益top10榜单。放眼全国,华夏幸福、泰禾等房企相继暴雷,此轮房地产行业“优胜略汰”洗牌中,很多债务压顶的房企已是相当难熬。
本土房企“逆袭”
在卓易数据发布的房企权益top10排行榜上,融创中国位列第一,权益销售额124.47亿。其中,崂山融创壹号院销售额21.9亿,通过逐步收购,君一退出该项目,使融创掌握了项目话语权。位于榜单第二位的是海信地产权益销售额104.29亿,作为本土头部房企的海信合作开发项目少,少数的合作项目中也占有绝对控股权。同样作为本土房企的和达集团,位列权益销售榜第三,权益销售额71.46亿,与海信情况相仿,和达的10余个在售项目中只有和达萃园与和达和园2个项目采取与平台公司合作的形式,其他均为单独开发。作为青岛土储大户,君一控股(原海尔产城创)权益销售额60.76亿,由于去地产化的需要,其在多个项目引入合作方,例如大云谷 崂山金茂府,海尔奥园翡翠云城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份榜单上,并没有见到像是万科等头部房企的身影。具体来看,除了登榜的融创、金茂、保利、龙湖之外,像是万科、中海、卓越等几个国内无缘房企权益top10榜单。对此,卓易数据首席分析师王玟琳表示,像是保利发展、万科和龙湖集团由于合作开发项目多,权益排名下降。“这份榜单,是从青岛在售的600多个项目拆解出来的。”王玟琳介绍,数据排名将青岛所有可售项目按照工商注册股权逐一进行权益拆分,剔除重复并表、重复计算的统计方法,能够展现一个客观的房企商品房销售权益“战绩”。
借力“地产+”破题
近两年,监管对房地产行业的融资保持警惕态度,严控资金违规流向房地产领域,仍是自上而下不断强调的重点。全国政策环境一盘棋之下,房企在青岛的经营策略自然难以独善其身。无论本土企业还是外来开发商,如何成为行业内的千里马,这道命题并不容易。
“有的房企通过合作实现高效拓储,带动业绩快速增长;有的以权益换取规模,通过合作提升全口径规模。”王玟琳表示,房企合作开发将双方的优势对接各取所需,然后达到“双赢”。其中,像是龙湖、保利等外部房企,通过与地方及平台企业合作增加土储;而像是本土房企,比如君一控股这样的土储大户,采取的策略则是通过地缘优势加大土地储备,引入强势操盘手,以扩大业绩规模。
通过对青岛本土房企表现分析,其榜单发生“大洗牌”的原因,大致可总结为以下三个关键词:“地产+”思维、版图扩张能力以及集团品牌实力。其中,灵活的“地产+”思路、积极且稳健的扩张态度是部分青岛本土房企得以“逆袭”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三道红线”下,影响房企命脉的“输血”通道持续收紧,不同级别的开发商,已开始根据自身资产负债情况来调整策略。对于头部开发企业,为避免“踩线”或即将“触线”而选择停止扩张,转而以降杠杆为主,强调降负债抓回款。对于本地房企而言,由于其不走高周转的路线,财务杠杆原本不高,并利用地缘优势不断扩张。更重要的是,像是海信地产、君一控股作为青岛的本土企业,他们的上级集团从事主业不是地产业,地产只是分支,这类综合性集团的“造血”和“输血”能力强,这在“输血”通道持续收紧的环境下优势明显。综合因素下,造就了此轮青岛房企排名“大换血”的情况。
编辑/张郁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