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概念从哪里来?最早见于这部经典赛博朋克科幻作品
封面新闻 2021-11-09 19:33

自从扎克伯格宣布公司Facebook即将改名为Meta之后,这个词迅速火了。但实际上,这个概念也并非扎克伯格空想出来的,而是一个名叫尼尔·史蒂芬森的美国科幻小说家在1992年的小说《雪崩》中提出来的。

在科幻迷眼中,这部作品是赛博朋克的典型代表,《科幻世界》在2009年选登了部分内容,并且在同年出版了这本作品的完整版。在小说中,斯蒂芬森创造了一个并非以往想象中的互联网——虚拟实境(Metaverse),而是和社会紧密联系的三维数字空间,与现实世界平行,在现实世界中地理位置彼此隔绝的人们可以通过各自的“化身”进行交流娱乐。

来自《科幻世界》杂志的编辑李克勤,就是把《雪崩》这本作品带到中国的人。

如何发现的“元宇宙”?《雪崩》是赛博朋克的经典

“这本书节奏很快,又和网络相关,正好和国内的互联网热对得上,所以就确定了这个选题。”李克勤谈到了2009年选择这一本书时的感觉。实际上,作为一名科幻编辑,李克勤当时对于赛博朋克很有兴趣,也做过好几个人的作品,《雪崩》则是赛博朋克这个流派中很有名的一本。“像史蒂芬森、吉布森这批作家,更重要的标签是赛伯朋克。国内当时只有我们这里做过系统的引进,比如《雪崩》,吉布森的重要短篇,弗诺·文奇等等。”

相比于提出“元宇宙”这个概念,李克勤对于这批作家的预见性更加佩服:“史蒂芬森在写这本书的时候,还是九十年代,那个时候网络是很简陋的,只是最基本的通讯手段。但在作者的想象中,它可以发挥远比通讯重大的作用,作者就网络方面的预言,都实现了。”

不仅如此,赛博朋克的作家们对于社会的观察和预见性也同样敏锐:“事实证明这些作家同样很有预见性,那就是高科技与贫困的共存。”

什么是“元宇宙”?“关于宇宙的宇宙”

“元宇宙”这个词就是史蒂芬森《雪崩》里生造出来的词汇,是meta和universe两个词的嫁接,英文中,这是很常见的造词法。在翻译成中文的时候,就要考虑到这个meta的翻译方法。因为meta这个词作为前缀有多重的意义,因此在翻译的时候还是要用怎样的词汇让中国的读者能够更加了解。

“因为在那本书里,人类在网络中可以做成远超现实的事,作者所想象的那个网络也远比破破烂烂的现实强,所以很明显翻译要用‘超越’这个意思。”李克勤表示脸书改名实际上也有这个含义:“‘超越’就是比你强,是更高一个层次的东西。现在脸书改名,用的就是这个含意:我这个东西,比现实还强。”

而“元宇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关于宇宙的宇宙’,就是说存在一个先验的、精神的世界,那才是真实的世界,我们日常生活的则是虚幻的,是真实世界的‘投影’。”

脸书为何改名“元宇宙”?可能只是个营销手段

在李克勤看来,“元宇宙”这个概念实际上是一个非常科幻的概念,完全属于科幻作家,而扎克伯格的脸书使用这个概念很可能只是一个营销手段。

“那天看到脸书改名,我笑了。人家做互联网生意的,无论国内国外,都讲究用大词儿,一般人大概知道个意思、同时又不是很明白的那类。网上有个相声,说两个搞互联网人对话,很好玩,扎克伯格他们肯定讨厌那个相声。”李克勤举了一个例子,“就像是一个人说我是从事人机互动的,大家觉得好厉害,换句话说打字员,大家都不愿和他玩了。”

“我们再说元宇宙,按说人类连地球的事都弄不好,太阳系星球都没怎么去过,宇宙根本谈不上,更不用说是超越宇宙的宇宙,和现存宇宙相比更为真实的另一个宇宙了。”李克勤认为元宇宙这个概念是科幻领域的,“这个概念完全属于科幻作家,玩头脑游戏的。至于扎克伯格的元宇宙,那是个营销手段。”

文/封面新闻记者 闫雯雯

编辑/崔巍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