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超七成受访大学生自认受到网暴影响
中国青年报 2021-10-11 19:20

胡颖的社交媒体“炸了”——前所未有的200多条评论赫然罗列在评论区,一条又一条的抨击和谩骂压得她喘不过气来。这是因为她发表了一条评论网络热点事件的消息,因为话题热度高,一些网友“冲进”她的账号,要么评论,要么私信,只有极少数持反对意见的网友比较理性地发表自己的观点,绝大多数都在直截了当地骂她。

作为北京某高校法学专业的研究生,李智伟一直非常关注网络暴力相关问题。虽然自己没有亲身接触过网络暴力,但多个舆论事件均让他印象深刻。“就拿新冠肺炎感染者因流调行程被网暴的事情举例。虽然媒体多次呼吁理性看待,但网络暴力的触角依旧像顽疾般难以消弭。”

网络暴力作为不同于现实暴力的“软暴力”,是指在互联网上发表具有攻击性、侮辱性的言论、图片、视频,通过人肉搜索揭露当事者的隐私,对未证实的信息进行先入为主的道德评判,甚至介入现实,侵犯当事者人格权益的网络失范行为。

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大学生在网暴漩涡中受到的影响更为直接且深刻。为了了解青年对于网络暴力的态度与看法,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面向全国高校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共回收来自107所高校的2397份有效问卷。结果显示,88.44%受访者认为,网络暴力是一群人凑热闹所产生的非理性行为,50.02%受访者表示这是群体宣泄愤怒情绪的出口,14.27%受访者则认为网络暴力是网民为了伸张正义所作的努力。此外,20.82%受访者认为自己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网络暴力事件的影响,包括情绪、说话方式等。56.70%受访者认为自己会受到部分影响,例如影响对事件的判断。此外22.48%受访者认为自己基本不会受到网络暴力事件影响。

藏在键盘下的“利刃”

在大三的一堂《媒介素养》课上,李昊向老师和同学们讲述了自己在高中时遭受网络暴力的经历。因为在社交平台上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自己对考试作弊的鄙视,同时希望学校严肃考场纪律,李昊陷入了一场“被网暴”的噩梦。很快,他的社交媒体账号下多出了千余条不堪入目的评论。有人说他不给成绩不好的学生留活路,有人用脏话辱骂他。不仅如此,他的手机号码、家庭和住址也被“曝光”,有的网友扬言到学校找他算账。“此后的一个星期,无论白天还是半夜,我的手机电话就没断过,一接起来就是来骂我的。很多留下谩骂的人甚至不是我们学校的学生,还有部分ID显示来自周边城市。”他说。

“如果你想要网暴一个人,花点钱就可以了。”就读于上海某高校新闻专业的詹诗妍对网络暴力深恶痛绝。在好友遭受网络暴力伤害的经历中,她发现:“普通人也可以有组织、有计划地发起一场网暴。”詹诗妍简单地阐述了一场小型网络暴力的组织过程。詹诗妍表示,这对于她的好友而言是一场无妄之灾,“还好,我的朋友没有被辱骂压垮,理性地选择了报警,网暴的始作俑者也对她进行了道歉与赔偿。”

就读于河南某高校文学专业的朝陆也一直关注着各类网络暴力事件。2020年东京奥运会期间,射击运动员王璐瑶在女子10米气步枪比赛失利后在网上贴出一张自拍照,不料却遭遇网络攻击。“因为一张自拍,她遭受了一场严重的攻击。这让我觉得匪夷所思。”朝陆和舍友一起到相关的超话下发帖呼吁大家理性看待该事件,但收效甚微。“一般类似事件中都有‘大V’发帖引流,拥有相当数量的粉丝和流量坐镇。相比之下,我感觉自己势单力薄。”虽然整个事件时长没有超过一天,但依旧给朝陆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李智伟看来,网络暴力的本质是一种攻击行为,“可能涉及侵权,严重的甚至是犯罪。”李智伟了解到,网络暴力实施者利用网络的隐匿性,在网络对公众人物、素人,甚至未成年人进行诽谤、威胁。此外,网络暴力往往伴随着恶意攻击,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

胡颖也曾见过自己的好友为了自己喜欢的艺人在网上和“对家”发起语言斗争,“两拨儿人互相向对方施暴”。“网络空间戾气太重,一些网友看到什么都想‘开炮’。”中青校媒调查显示,85.48%受访大学生认为网络暴力会对当事人造成精神和情感损伤,79.22%受访者认为网络暴力对当事人构成侵权。在谈及网暴行为的影响时,混淆是非(76.3%)、损伤网民的道德价值观(71.13%)、导致网络环境戾气愈发严重(69.55%)是受访者认为其最主要的影响。

“盲目站队”的背后,是“法不责众”的错觉

“他们为什么要这样说?”被将近200人辱骂,让胡颖看到那个社交软件就难受。她卸载了软件,告诉自己“眼不见心不烦”“专注到别的事情上”,几天后才从不好的情绪中解脱出来。但这件事成了她心里的一道坎儿。“我知道,有的人只是想发泄自己的情绪,反正发帖也是匿名的。”她甚至发现,一些网友对热点事件的评论不仅不就事论事,还会加入自己的推演,越扯越玄乎,最后变成耸人听闻的谣言。

在朝陆看来,网络空间自由度高、包容性强,“可以随意发帖,也不需要对评论、发帖的内容负责,所以就导致很多人无所顾忌地发表言论。”此外,“对事件了解不全面、以偏概全、断章取义也是可能导致网络暴力的原因。”

学者姜方炳在《“网络暴力”:概念、根源及其应对——基于风险社会的分析视角》一文中分析网络暴力根源时表示,网络技术的风险特性是催生网络暴力的潜在根源。一方面,借助虚拟技术构造而成的网络交互空间,为网络暴力的产生提供了主体多元、责任分散的舆论场域;另一方面,互联网作为一个信息生产和再生产系统,其中的海量信息强化了网络受众的风险感知度。

在学习《媒介素养》课程的过程中,李昊发现,每个人都是一个传播中心,越是看到不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事,人们越倾向于去评论,甚至去谩骂。

李智伟认为社会环境、网络环境,以及网民心理是导致网络暴力产生的主要原因。“相对自由和隐匿的网络平台,为这一部分群体提供了宣泄出口。网络环境的社会监管和自我监督相对弱化,传播者责任心和犯罪感较少,因而言论控制难度较高。一些媒体平台为了所谓的引流,故意引战,产生对立和撕裂。此外网民的猎奇心理和娱乐心理、盲从和宣泄等心理因素也是可能导致网络暴力的重要原因。”

李昊见过不少账号肆意地传播一些未经核实的信息。“他们有时候仅仅为了吸引眼球而向错误的方向煽动舆论,引导许多网友参与网暴。这样没有任何调查和核实的‘带节奏’行为应该受到惩罚。”李昊说道。

学者姜方炳表示,社会转型过程中风险的无序释放是催生网络暴力的现实动因,而网民群体年轻化的结构特点和泛道德化的文化心理是催生网络暴力的重要因素。中青校媒调查发现,78.56%受访大学生认为网民媒介素养不足、对事情认识不清晰就草率评论促使了网络暴力的滋生,缺乏道德和法律约束(76.43%)、宣泄私愤(73.09%)、网络监管不力(59.66%)也是网暴背后的重要成因。

超九成受访大学生愿“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网络暴力事件发生后,对个体及整个社会产生的潜在影响让李智伟忧心。“对个体而言,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网络暴力的受害者;对全社会而言,如果网络暴力不受约束,将有可能破坏公共规则、打破道德底线。”

网络暴力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多,其中混淆是非、让人难辨真伪,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网民的道德价值观,是朝陆觉得最值得担忧的地方。“网络暴力事件下输出的畸形价值观可能会导致部分人的盲从,对网民尤其是未成年网民影响非常大。”

胡颖觉得,网络空间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观点,这本来是一件好事,能让更多人的声音被听到。”但是一旦有人开始用不健康的方式加入论战,大家都发现在这个空间发泄的成本非常低,演变成网络暴力,不利于健康的网络空间的形成。”

胡颖曾经在学校里上过《媒介素养》相关的课程。“大部分时候,我们对一个事件的了解都是片面的,而且事件是变化的,我们对事件的了解,往往要随着媒体传播的深入而推进。所以作为一个网民,应该有理性的思维,知道我们所听到、看到的事件是不完整的,发表看法的时候,要就事实理性地发声,而不是只追求一时的情绪宣泄。”

“证明自己没做过某件事是非常难的。”詹诗妍希望网友在进行“云评判”之前可以先理性思考一番事件的原委与证据,也就是现在网友常说的“实锤”,“就像电影《让子弹飞》里的六子被人污蔑‘吃了两碗粉,却只给了一碗粉的钱’。等到人把刀捅进了肚子自证清白,一切都晚了。”

中青校媒调查发现,90.53%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将通过“遇到事件时先详细了解、理性分析、不跟风发声”的做法助力网络暴力的消除,77.89%会发动身边的朋友一起拒绝网暴行为。为了避免自己在无形中受到他人言论的影响,每当有热点事件发生时,朝陆总是第一时间查询相关资料,了解事情的原貌。“只有在了解全面的情况下,才能完善自己的观点,不会被一些看起来正确的观点影响。”面对网络暴力,李智伟同样认为,大学生要努力提高个人素养,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不盲从、不站队,不做网络暴力的发起人。

尽管“深受其害”,李昊仍期待通过互联网与更多同伴在观点交锋下进行思想交流。因此,现在的李昊还是会在网络平台发表自己对一些事件的看法,如果有人来骂他,他就用逻辑、道理和对方沟通。

“如果自己是网络暴力的受害者,要学会自我疏解压力,必要时寻求外界帮助。”作为法律专业学生,李智伟希望自己能通过专业手段帮助网络暴力的受害者,“我们要努力提升法律素养,在遇到网络暴力的时候,积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此外,李智伟觉得大学生要增强自身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做侵犯他人权益和违法犯罪的事情。

调查结果显示,86.07%受访大学生希望对青少年从小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增强独立思考和理性表达能力;83.44%希望出台相应的法规及制度,对网络暴力行为制定明确的判定和处罚标准;73.8%期待网络平台进行一定规范并对网暴行为予以处理。

在朝陆看来,身为大学生的自己能力有限,但是要从自身做起,自觉抵制网络暴力。除了利用专业特长,朝陆也时刻提醒自己,保持鲜明的立场,不能盲从、不随大流。“我们还应该学会不做沉默的人。”朝陆觉得虽然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小,“但无数个水滴汇聚便是海洋”。她希望大学生在遇到类似事件时能积极看待,明辨是非。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朝陆、詹诗妍、李昊为化名。)

文/见习记者 罗希 程思 毕若旭

编辑/高艳

相关阅读
受访大学生青睐“几分糖”的社交方式
中国青年报 2024-09-02
超九成受访大学生感到恋爱课上收获颇丰
中国青年报 2024-04-22
​超九成受访大学生喜欢“上冰雪”
中国青年报 2024-01-15
超七成受访大学生认为“如何找准人生方向”是主要困惑
中国青年报 2023-11-14
超七成受访大学生认同购物节消费应“依计行事”
中国青年报 2023-11-03
诈骗话题引发热议,超九成受访大学生期待反诈教育进校园
中国青年报 2023-08-29
超六成受访大学生想做网络谣言“粉碎机”
中国青年报 2023-03-31
近九成受访大学生观看喜剧综艺
中国青年报 2022-11-1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