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辘轳把”“东四块玉”等北京老地名正逐步重返公交站牌。2月6日开始,北京启动公交站名规范工作。此次站名规范调整涉及站位1683处,站名843个,自2月6日首车起实施。据介绍,本次调整大多覆盖在东城、西城核心区。
一个老地名的产生和形成有着特殊之义,在作为一地标签的同时,也成了历史、风土和文化的积累与标注,具有“顾名思义”的传承功能,在口口相传中去回味过去,直面现在和面对未来。有些城市名字,延续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已成为不可替代的文化标注,用一个新的名字去替代,则会让文化的延续和传承有断层的风险。
以“铁辘轳把”为例,这个听起来有些怪怪的名称有着浓厚的北京特色,这次把“东花市大街”恢复为“铁辘轳把”。据史料记载,“铁辘轳把”在清朝《京师坊巷志稿》中记为铁轱辘耙,因此处有制铁轱辘和钉耙打铁作坊而得名,1933年《北平地名典》改称铁辘轳把。无论是当地人还是外地人,一接触到这个新奇的名字,就不免会“追踪索源”去考究一番,老北京的历史与文化细节也就会浮现于眼,留存于心。
一个地方的特色与差异,更多靠细节去呈现,包括那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地名。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在城市取名上也有“千城同貌”的趋同性,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规格越来越高,建筑越来越多,很多地方连地名都如出一辙,在甲城有某花市街,在乙城可能“似曾相识”,城市的风格都大同小异,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城市的美誉度和吸引力下降,城市带有的浓郁历史和文化属性也会随之削弱甚至消失。
这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误区,也是文化继承和延续的巨大挑战。城市之美,美在一草一木,一个名称一个标签。比如成都有春熙路、华西坝、盐市口、骡马市、九眼桥、青羊宫、浣花溪,北京有西新帘子胡同、东旧帘子胡同、东新帘子胡同等独具一格的地名,这些地名不会让人感到索然无味,反倒引起大家的关注和好奇,城市“颜值”自会随之上升。
如果说新城建设在地域和文化特色上没有考虑周全,未能充分体现出“城市个性”,延续已有的“文化基因”,还是情有可原的,但是那些已经口口相传多年的老地名,在城市的新改扩翻过程中,就不应该被一些庸常化、世俗化的名称所取代。随着城市建设的高度雷同化,以及业内外呼声的日渐强烈,决策者已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出台了一系列的预防和补救措施。全国很多城市都通过立法的方式,对地名保护作出了刚性要求,“最大限度留住历史印记”“保留传统地名”已成为一种共识和行动。
老地名陆续重返公交站,这种回归式的校正有利于让老北京记住乡愁记忆,也更利于城市历史与文化的延续,让城市更有文化底蕴,更具魅力,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提供最具张力的载体,让个体情感和公众记忆得到更有质量的保障。如此,我们才能延续历史的脉络与印记,在叩问历史中直面未来,在厚重的文化底蕴面前,保持高山仰止的敬意与不越雷池的敬畏,共同呵护美丽的家园,成为精神世界的造梦者和现实社会的文化使者。(作者:唐伟)
编辑/崔毅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