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残疾小伙在淘宝做竹编月入过万 天猫上线“非遗购物节”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6-13 18:35

6月13日是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天猫618为身怀非遗绝技的年轻人上线了一个专属会场,在手机淘宝搜索“淘宝非遗”或“非遗购物节”,即可看到数万款非遗匠人的店铺。

微信图片_20200613183352.jpg

90后安徽农村小伙刁宽,从小右手残疾,当所有人都不看好他学竹编时,他凭着热爱咬牙坚持了下来。开淘宝店后,店铺运营、修图、发货、产品制作全靠一人搞定,如今每月收入过万。“跟以前打零工相比,现在生活很富足,很满足。”刁宽说。在淘宝,他也收到了许多暖心鼓励,“有人买了平安竹铃送外婆,外婆年轻时也做竹编,很喜欢,她对我说,希望一直做下去。”

和刁宽一样的年轻的非遗匠人还有很多。85后成都姑娘晓璐是个“非遗二代”,妈妈是国家级银花丝制作技艺传承人。把筷子粗的银条拉到头发丝一样的银丝需要100多道工序,再将银丝制作成首饰、画和工艺品……这门濒临失传的的技艺,在淘宝却深受年轻人喜爱,这让晓璐更坚定自己的选择:“只要有市场,非遗技艺就不会失传。”

“通过营销扶持、创意市集,我们把有趣的手工艺产品推给消费者,并在商家钉钉群里做定制化的免费教学培训。”淘宝特色商家运营小二湘南透露,“比如一家做花丝镶嵌的店铺,祖孙三代都是非遗传承人,被我们发掘和孵化后,年成交额已达千万。”

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上亿的用户在淘宝天猫购买非遗商品,仅淘宝活跃的手工艺非遗店铺就有超过2.5万家,年成交规模将近30亿。淘宝直播成了非遗商家快速增长的新方式,一年直播场次超过200万场。年轻人不仅追新,更是传统文化的爱好者,非遗消费者中,2/3是80、90后,京剧、越剧、观音传说、茶艺、雕刻等相关非遗商品都是他们喜欢的商品。

阿里巴巴集团资深副总裁赵颖表示,创新是最好的传承,阿里巴巴对非遗传承保护的支持将长期进行,用平台化和数字化的方式来为非遗保护、非遗产品创意研发与消费等插上创新的翅膀。当天阿里巴巴联合文化和旅游部启动“非遗购物节”后,还将通过打造非遗爆款、推荐非遗好店、探索非遗跨店等活动,把更多的非遗手艺人和爆款商品,推荐给消费者。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温婧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文化中国行丨非遗银花丝传承千年 看传统技艺如何做出国潮风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3-18
半两财经|京东物流全面接入淘宝天猫平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16
“90后”道明竹编传承人杨隆梅:为非遗传承注入更多青春力量
中国新闻网 2023-12-30
古老莓茶数字化转型 永顺土家族小伙三年帮两千多位老乡们致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16
淘宝天猫年交易额前两百名00后商家,一半做服装生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0-27
2022年“北京非遗购物节”明日开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6-10
淘宝天猫融合半年后首度披露核心战略:从交易走向消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5-23
蒋凡退出淘宝和天猫法定代表人、董事长等职务
澎湃新闻 2022-04-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