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中西医结合,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加快筛选研发具有较好临床疗效的药物。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强化中西医结合,促进中医药深度介入诊疗全过程,及时推广有效方药和中成药。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医队伍尽锐出击,深入防控一线,全国中医系统630多家中医医院共派出3100多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中医方案纳入全国诊疗方案,中医药专家全面参与全程救助。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如何让中西医结合落到实处,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中医力量,请看记者从抗疫一线发回的报道。
——编 者
2月13日,在湖北省武汉市汉口医院新冠肺炎隔离病房,一位女性患者因舍不得吃中药被发现。她开始不信中医,吃了中药,原以为几个月才有效果,结果一天就明显起效。她把中药当成了救命药,舍不得吃,怕喝完药就没有了,被查房的广东省中医经典病房主任颜芳发现。医生承诺保证供应,她才答应一定按量服药。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介绍,根据临床调查,重症患者有80%愿意接受中西医治疗,轻症患者90%愿意用中药进行干预,隔离患者希望中医药早期介入。中西医结合,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带来更多希望。
中医力量在武汉汇聚
湖北确诊病例的治疗中,中医药参与度在75%以上,全国其他地区的比例占87%
69岁的武汉市民老王发烧、咳嗽、喘息严重,被确诊为新冠肺炎。老王是坐着轮椅,被护士推进病房的。入院后,老王呼吸困难,缺氧严重,用上了呼吸机,血氧指数也只有80多一点,不断打寒颤,病情逐渐加重,不能起床活动。
“病情不等人。”武汉市中医医院汉阳院区呼吸科副主任丁念调整了老王的治疗方案。从中医的角度看,老王的病是疫毒闭肺,非常危险。丁念调整了中药方,并辅以中成药。第三天,老王症状逐渐缓解。第五天,老王摘掉呼吸机,直接用鼻导管。如今,老王已经治愈出院了。丁念说:“老人能治愈出院,对于我们医务人员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鼓舞。”
怎么治疗新冠肺炎,对中医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1月21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急诊科主任齐文升和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作为第一批中医专家一起前往武汉。齐文升介绍:“我们对70多位患者发病情况、发病时的症状以及病情演变、舌苔和脉象变化进行了详细检查,发现无论是危重症病人还是轻症患者,不管舌苔偏黄还是偏白,总的呈现厚腻腐苔,湿浊之象非常重。”专家组通过诊察、研讨得出结论,新冠肺炎当属“湿疫”,是感受湿毒邪气而发病。
1月2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仝小林带队从北京出发,他被任命为国家中医医疗救治专家组的共同组长,与各路中医专家在武汉会合。抵汉后,他们进医院、入社区看病人,仝小林分析,新冠肺炎在病性上属于阴病,是以伤阳为主线。从病位即邪气攻击的脏腑来看,主要是肺和脾,所以在治法上,一定是针对寒和湿,治疗寒邪和湿邪,这是一个大的原则。
1月25日,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闫树江和黄璐琦领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组建的第一支国家中医医疗队赶赴武汉。根据巡诊、查房情况,黄璐琦结合当地医疗救治人员的实际经验,并以视频方式征求远在北京的王永炎院士、国医大师晁恩祥和薛伯寿等专家组顾问及刘景源、中日医院张洪春等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后,不断优化新冠肺炎诊疗中医方案,力求让中医药发挥更大作用。
目前,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天津、江苏、河南、湖南、陕西等地中医医院的医务人员组成4支国家中医医疗队,共588人支援武汉。分别入驻武汉金银潭医院、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江夏区方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开展救治,全国中医药系统共向湖北派出3100多名医务人员。
截至2月14日,国家中医医疗队累计收治确诊和疑似患者248人,症状改善159人,51人出院,22人符合出院标准转至缓冲病房。不止在武汉,中医抗击新冠肺炎的好消息不断传来。目前,湖北确诊病例的治疗中,中医药参与度在75%以上,全国其他地区中医药参与治疗确诊病例和症状改善占87%。
中医药全程发挥作用
早期介入,全面覆盖,关口前移下沉到发热门诊乃至整个社区,从源头切断疫情
在武汉,李晶的妈妈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抗病毒药连用5天,高热不退,呼吸衰竭,都上了呼吸机。李晶为此忧心忡忡。一位中医为李晶的母亲开了3服“清肺排毒汤”。患者只吃一服半,便大汗淋漓,退烧后呼吸平稳,再不用上呼吸机,度过了危险期。李晶激动地说:“中医救了妈妈的命。”
防治新冠肺炎,关键是迅速找到针对疫病有良好疗效乃至特效的核心方药。
1月27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紧急启动“清肺排毒汤”的临床疗效观察应急科研专项,项目涵盖山西、河北、黑龙江、陕西4省。截至2月15日零时,该方在10省份804例患者中使用,通过综合观察,治疗新冠肺炎总有效率达到94%。
近日,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通知,推荐“清肺排毒汤”用于各地新冠肺炎的救治,要求各地首选“清肺排毒汤”救治患者,正在治疗中的病例推荐使用,发热流感患者参考使用。此方为新冠肺炎治疗用方,不作为预防方推荐使用。在武汉,“清肺排毒汤”作为首选推荐药物,加大推广力度。
近日,一辆红色重卡驶达武汉市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满载的是新冠肺炎防控治疗中药协定方药物。这是仝小林研发的新冠肺炎防控治疗中药协定方药物,专用于确诊和疑似病人轻中症患者。
在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仝小林在发热门诊发现病人非常多,排着长队看病。病人多,医护人员少,中医医师尤其少,确实没有办法一个一个到家里去给他们把脉开方,要模仿古代大疫之时大锅熬药集体救治的模式,开出通治方。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前线总指挥闫树江和湖北省卫健委、武汉市卫健委的同志及时作出决定,尽快让每一个社区的居家病人吃上中药。仝小林拟定一个通治方,由武汉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医疗救治组发布实施。仝小林说,由政府签发文件,大面积发放汤药救治病人,这可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他希望中医药能早期介入,全面覆盖,把防控关口前移下沉到发热门诊乃至整个社区,打赢“武汉保卫战”。
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正式同意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申报的透解祛瘟颗粒(曾用名“肺炎1号方”)在全省30家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临床使用。此前,临床使用该药方治疗新冠肺炎(轻症)确诊病人50例,全部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无一例患者转重症。
黄璐琦介绍,国家中医医疗队研究制定做好新冠肺炎集中隔离观察点隔离人员及有需求居家密切接触者中医药防治方案,发放5种中成药和3个协定处方汤药,由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组织实施,目前累计发放11万余份。
“治疗新冠肺炎,中医药可以全疗程、全方位发挥作用。”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介绍。由他牵头的国家科技应急攻关项目——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在武汉启动,湖北省、京津冀地区和广东省多地区的医疗机构参与研究。此项研究主要服务临床救治,进一步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病死率,促进恢复期康复。
建立中西医协作机制
强化中西医结合,促进中医药深度介入诊疗全过程,及时推广有效方药和中成药
武汉市民老刘今年50岁,在家发烧、咳嗽了十几天,经检测确诊为新冠肺炎。他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医生用了各种抗病毒的西药,症状没有好转。该院肿瘤血液科副主任许树才调整治疗方案,服用中药3天后,老刘退烧了,经两次核酸检测阴性出院。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沈氏女科分会副会长王学谦认为,病毒侵犯人体产生的病理变化虽然复杂,但万变不离其宗,无非中医辨证十纲所谓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气血”。以此为纲,结合历代医家留下的足够丰富的、宝贵的方药、方法和方略,辨证施治,帮助患者恢复自身正气,减轻缓解病情,截断逆转病势,从而促进患者尽快痊愈。
面对疫情,如何建立中西医结合救治工作机制?金银潭医院是武汉市的传染病医院,所接诊的都是已确诊为新冠肺炎且病情较重的患者。金银潭医院将南一区病房的医疗工作交给中医医疗队,奠定了中医药防控新冠肺炎的基础,成功开辟了中医药防控新冠肺炎的战场,使中医药能够与西医协力合作,共同防控疫情。
2月14日,第三支国家中医医疗队正式进驻武汉市江夏区大花山方舱医院,5个病区分别由5支省市分队负责。张伯礼介绍,大花山方舱医院是由中医整体接管的第一个方舱医院,所有患者保证用上中药汤剂。该院配备一台中药配方颗粒调剂车,可根据病人病情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个性化用药需求,实现因人施方。医院将综合运用针灸、按摩、灸疗、太极、八段锦等中医特色疗法。
“组建中医病区,确定中医定点医院,中医队伍成建制介入,这是以往疫情防治从未有过的,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冠肺炎具有标志性意义。”张伯礼总结。
为确保患者第一时间用上中药,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日前联合发文要求,在新冠肺炎等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建立健全中西医协作机制, 强化中西医联合会诊制度,制定完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提升临床救治效果,齐抓共管、精准防治,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等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强化中西医结合,促进中医药深度介入诊疗全过程,及时推广有效方药和中成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蒋健介绍,截至2月17日,全国中医药参与救治的确诊病例共计60107例,占比85.2%。
“面对这场重大疫情,中西医的愿望是一致的,只要有益于疾病康复,就要联合起来。”刘清泉说,该用中医就要用中医,该用西医就用西医,这样才能战胜疫情。
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中西医结合治疗交出了阶段性答卷。张伯礼认为,中西医是两套不同的医学体系,各有优势,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在疫情面前,应建立起有效的救治机制,自上而下,有机结合,协作攻关,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文/王君平 申少铁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