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网红高管“离任 沃尔沃推进中国管理层“逆本土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19 12:34 阅读量:37306

成都车展进入开幕倒计时之际,沃尔沃汽车出来抢头条了——沃尔沃汽车18日宣布,大中华区销售公司总裁钦培吉离任,其职务将由现负责日本业务、同时具有中国工作经验的Martin Persson接手,后者将越过大中华区总裁袁小林,直接向沃尔沃汽车首席商务官兼副CEO安伯扬(Björn Annwall汇报工作。

在整体业务表现稳定的背景下,沃尔沃汽车不但更换了销售负责人,还对整个大中华区业务管理体系进行了调整。换人、收权,沃尔沃汽车开启了中国管理层的逆本土化。在跨国车企纷纷推进本土人才培养,推进本土化管理的潮流中,沃尔沃的逆本土化做法令人不解。更何况,在一日千里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激烈甚至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沃尔沃汽车的电动化转型还远未完成。

网红高管离任背后:本土管理层离场

很多人都在问:钦培吉为什么会离开?沃尔沃方面并没有更多的解释,在网传的内部通报中只是说现任大中华区销售公司总经理钦培吉将离开沃尔沃汽车公司,寻求外部发展

没有感谢,没有祝福,浸透着一股清冷的北欧风。

销量不好?

这或许能够直击一位负责人的命脉。但在今年上半年,沃尔沃汽车在华销量达到了78526辆,同比增长12%,不但从去年同期的跳水式下跌中恢复过来,还实现了仅次于2021年的史上最佳上半年销量。

从整个豪华车大盘来看,沃尔沃汽车的表现也并不差。即便在销量缩水的2022年,沃尔沃汽车在华销量仍有16.2万辆,在豪华车大盘从预期的300万辆收缩到250万辆的背景下,市场占有率反而提升了0.1个百分点。

所以在当时的媒体沟通会上,沃尔沃汽车给出的自我评价是活得很好

电动化转型不力?

这似乎并不只是销售部门的,但沃尔沃汽车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欠佳也是事实。

今年上半年,沃尔沃在华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为7565辆,虽然同比增长了50%,但总量仍然很低,甚至不及诸多本土品牌一个月的销量。

但需要指出的是,海外品牌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碰壁的远不止沃尔沃一家。以沃尔沃的体量,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经接近10%,与基本上与一线豪华品牌奥迪相当。

当然,钦培吉是不乏争议的,尤其是那段金句:新势力会的,我们三年就学会了。我们会的,新势力十年都学不会。这是第一次有一位传统豪华汽车品牌的高层人物对新势力品牌予以如此直接甚至是挑衅性的评论。

一时间,金句传遍网络,钦培吉成了网红,沃尔沃上了热搜。

不过人们往往记住了钦培吉网红高管的形象,却忘记了他本是沃尔沃汽车当初推进管理层本土化上重要一步。在吉利全资收购沃尔沃汽车之后,钦培吉于2011年加入沃尔沃大中华区,长期在销售相关业务部门工作,直到2019年就任销售公司总裁。

作为本土出身的销售负责人,钦培吉对沃尔沃在华销售业务的创新做了不少工作。在他任上,沃尔沃汽车成了传统豪华品牌在直售模式下走得最远的一家,而且即便如此,经销商的利益也得到了保障——2022年沃尔沃经销商的二级毛利率达到了2.7%,远高于行业均值(0.6%)。

而直怼新势力、成为网红本身,更不失为钦培吉在沃尔沃汽车品牌宣传上的一次新尝试。

如今,随着钦培吉的离任,沃尔沃汽车在华的营销策略将走向何方,成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来了一位懂中国的自己人

虽然人们看不清钦培吉为何离开,却不难看出他的接任者是为何而来。

这次调来接任钦培吉的,是沃尔沃负责日本地区销售业务的Martin PerssonMartin Persson在沃尔沃汽车工作了超过25年,曾在俄罗斯、瑞典、日本等国家任职。在瑞典总部的高层看来,这是自己人。

但光凭自己人的身份,恐怕难以驾驭复杂如斯的中国市场。幸好,Martin Persson还曾在中国工作多年,曾担任沃尔沃中国销售公司客户服务副总裁,也曾得到了裴马丁的中文名,在沃尔沃的高层中,也是对中国销售体系比较熟悉的人物。

用这样一个懂中国的自己人来负责沃尔沃在华销售,沃尔沃的瑞典高层既要、又要的心思再明确不过了。

再度来华之前,Martin Persson负责的是日本市场的销售业务,并且在沃尔沃进军日本高端电动化车型市场的过程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得到了总部高层的认可。

如前所述,与全球其他市场相比,中国可以说是沃尔沃新能源汽车业务的短板。今年上半年,沃尔沃在中国市场卖出新能源汽车7500多辆,无论是绝对数还是占比上都远低于欧洲与美国市场。对于急切要在中国市场进一步推进电动化转型的沃尔沃汽车来说,Martin Persson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他具有丰富的商业知识,擅长培养本地人才、促进跨文化合作。这对沃尔沃加速电气化转型、成为中国豪华电动汽车市场领导品牌至关重要。沃尔沃汽车首席商务官兼副CEO安伯扬便如此评价Martin Persson

管理层逆本土化” 

在显眼的人事变动的同时,还伴随着低调的组织结构调整。在成都车展临近之际匆忙进行如此大规模的调整,可见沃尔沃汽车对中国区管理层逆本土化意志是如此的坚决。

按照原本沃尔沃大中华区的组织结构,销售负责人需要向大中华区总裁汇报。因此即便钦培吉离任,沃尔沃在华业务仍有袁小林把关。但为了将逆本土化进行到底,沃尔沃汽车索性连整个大中华区的组织结构一并变更。

Martin Persson到任后,将跨过大中华区总裁袁小林,直接向沃尔沃首席商务官兼副CEO安伯扬(Björn Annwall)汇报工作。而袁小林的工作范围也有了新的界定:处理政府关系,利益相关者合作,与吉利控股集团战略合作以及在大中华区的战略投资等重要事务。简言之,曾经执掌沃尔沃全部在华业务的袁小林,成了沃尔沃汽车与中国方方面面沟通合作的代表。

这样一来,瑞典总部收回了在华销售业务的领导权,而Martin Persson作为沃尔沃汽车大中华区销售公司的总裁,将成为沃尔沃汽车在华业务事实上的负责人,获得了比前任钦培吉更大的权限。

高管的“华洋之辩一直是跨国车企在华战略风向的体现,此番沃尔沃汽车如此不遗余力的推进管理层的逆本土化,或许是出于自身实力增强、信心提升而争取更多话语权;或者是因为原本就不愿意久居人下,伺机谋求独立。

但无论如何,沃尔沃汽车离不开中国市场。中国市场长期以来都是沃尔沃汽车最大的单一市场。2022年,中国市场贡献了沃尔沃全球26%的销量和21.5的营收,更重要的是,在沃尔沃汽车全力推进电动化转型之际,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发挥关键作用。相比自己人的身份,Martin Persson在中国市场和高端电动化车型上的双份经验更是他赢得这份任命的加分项。

2017年,Martin Persson结束了在中国的工作。这一年的10月,中国造车新势力的首款量产车——小鹏G3正式下线,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此进入了全新的阶段。时隔六年重新执掌沃尔沃中国销售业务,摆在Martin Persson面前的将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市场。当然,也是一个功成名就的机会。

文/杨铮

编辑/杨铮

相关阅读
被魏建军批“不懂营销”后 全新哈弗H6能否“知错就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5
小鹏收缩 MONA降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1
“油耗2时代”成色几何?比亚迪秦L DM-i开启万人交车千媒众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7
电动化转型中的保时捷:911不容有失 中国市场也一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4
与2500亿的年利润相比 准备少挣点儿的丰田将是更有力的对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