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这个病,近期幼儿园高发!
湖南省儿童医院 2024-05-31 16:30

“昨天还好好在上学,今天突然发高烧了,烧至 40 多度。不愿意吃东西,总是哭闹不安、发脾气,赶紧带她来看病。”在医院感染科门诊,4 岁的浩浩脸蛋发红,额头上贴着降温贴,无精打采地躺在妈妈潘女士怀中。这是我上周接诊过的孩子,经诊断,浩浩患上的正是近期高发的-疱疹性咽峡炎。经及时诊治,目前孩子已经完全康复。近期像浩浩这样得疱疹性咽峡炎的孩子不少,今天就跟大家一起聊聊疱疹性咽峡炎那些事。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春夏季是流行季节,经粪-口途径、呼吸道飞沫、接触患儿口鼻分泌物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接触而感染。幼托机构、早教机构、社区等易感人群较为集中的场所易发生聚集性病例。

疱疹性咽峡炎有什么表现

多发生于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常表现为发热、咽部疼痛、口痛、咽峡部疱疹,小婴儿因口痛影响进食,出现拒奶、厌食、流涎、哭闹,少数可并发高热惊厥、脑炎等。主要症状表现在咽部充血、咽峡部(扁桃体、软腭及悬雍垂上)可见散在约小米粒大小的灰白色疱疹‚周围绕有红晕‚2~3天逐渐扩大后破溃形成溃疡。部分手足口病的初期可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症状,随后出现掌心、足底、臀部及膝部红色皮疹或疱疹。

如何诊断疱疹性咽峡炎

诊断需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来进行综合分析。

一般来说,学龄前儿童在流行季节,突发咽痛、发热,体格检查典型体征为咽腭弓、软腭、悬雍垂及扁桃体上灰白色疱疹或溃疡,则可临床诊断该病。

就诊时,需要采集患儿咽拭子、粪便、血液等标本,若检验结果具有下列之一者即可病原学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

(1)肠道病毒特异性核酸检查阳性;

(2)急性期血清肠道病毒IgM抗体阳性;

(3)恢复期血清相关肠道病毒的中和抗体较急性期呈4倍及以上升高。

得了疱疹性咽峡炎,怎么办?

疱疹性咽峡炎其实并不可怕,对于病情较轻的孩子,居家隔离10天,给予适当的护理即可。

01

日常护理

起病1周内应多休息、多饮温开水。孩子居室内应保持空气新鲜、温度适宜、每天定时开窗通风2~4次。

02

对症护理

发热护理:密切监测孩子体温,观察热型。孩子体温在37.5℃以下无需特殊处理。体温在37.5℃~38.5℃之间,给予松解衣被散热、贴退热贴等物理降温。高热时(腋温≥38.5℃)可用退热剂(如口服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30-60分钟后须再次测量体温,以防高热惊厥。孩子衣被要适宜,勿捂汗。

口腔护理:疱疹性咽峡炎孩子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哭闹不眠等,应特别注意口腔清洁,预防继发细菌感染。家长可协助孩子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擦拭口腔。

饮食护理:孩子因发热、口腔疱疹,导致胃口较差、不愿进食,故饮食一般宜给予清淡、可口、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忌食生冷、辛辣、酸咸等刺激性食物。

03

病因治疗

尚无特效抗肠道病毒药物,无合并细菌感染的依据,则无需使用抗菌药物。

什么时候需要就医

当孩子高热不退,甚至出现高热惊厥时;

精神和饮食状态改变,如出现精神差、总想睡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时;

出现呕吐、惊跳、抖动及神志变化、四肢湿冷等并发症时。

以上情况一旦发生,应立即就医。

疱疹性咽峡炎怎么预防

01

注意口腔卫生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是通过粪-口或呼吸道等途径传播,其传染性较强,传播速度快,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如经常淡盐水漱口、正确刷牙等。

02

预防交叉感染

佩戴口罩,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去人流密集的场所,比如超市、室内游乐场、商场等。

03

提高身体抵抗力

保证充足休息及适当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有助于预防病毒的入侵。

04

清洁消毒预防措施

酒精对肠道病毒无用,对紫外线和干燥敏感。日常消毒可将孩子衣被及玩具放到太阳下暴晒,奶瓶、餐具煮沸消毒,家居环境可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擦拭,孩子的粪便需经含氯的消毒剂消毒2小时后倾倒。

END

本文作者:谷芬

来源:湖南省儿童医院

相关阅读
近期不少大人孩子都喊“嗓子疼”?专家:多与三种情况有关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5-22
手足口病进入高发季节 提醒:家长多关注孩子这些部位的表象
三河市儿童医院 2024-05-22
家长请注意!又到手足口病高发期,小心孩子的这些症状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13
家长老师请注意!这种传染病即将进入高发季!!
人民网科普 2024-04-09
非高峰期,也要警惕手足口病|科普时间
健康中国 2024-01-2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