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抗疫故事|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战“疫”,村两委+防疫防火防偷猎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3-02 16:42

2月10日的雪下了一天一夜,祁连山腹地积雪厚得足以没过小腿。葛文荣的手机不时亮起,前方发到工作群的图片,好几张都是车子陷进雪地的场景。作为青海省祁连山自然保护协会会长的他深知,大雪断路意味着很多管护站的巡护就会中断,甚至与外界隔绝,采购基本生活物资就会很困难。实际上自春节以来,一线管护人员早已坚守在各个站点,他们一边深入辖区巡护,保护野生动物;一边在防火风险期严阵以待。看着窗外的大雪,他心中不免阵阵焦虑。

微信图片_20200302163852.jpg

昆仑山横贯青海,祁连山林海莽莽。作为青海的一张名片,祁连山国家公园在气候调节和物种保有等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可以说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如今的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内,多只雪豹同框,珍稀野生动物豺、荒漠猫的珍贵画面被多次拍到,并且在国际重要湿地申报工作中,时隔30年后再次记录到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黑鹳。

微信图片_20200302163802.jpg

微信图片_20200302163806.jpg摄影:鲍永清

新冠病毒肆虐以来,打击野生动植物犯罪被提到最高立法层面,如何保护野生动物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与此同时,首席生态摄影师鲍永清镜头下的雪豹、藏狐与土拨鼠的图片再次被刷屏。2月22日,葛文荣向记者讲述了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度过疫情的经历,以及野保的现状。

天没亮就爬到山顶拿着灭火工具蹲点守着

葛文荣记得很清楚,刚进入2月,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大家立即扛起防控的第一要务,没有援手,更不能有丝毫松懈。一想到前方管护员们的防护用品还非常缺乏,身为祁连山自然保护协会会长的他不得不在朋友圈发出求援消息:祁连山国家公园一线管护人员缺乏必要的防护用品,手中有多余防护用品的爱心人士,有愿意捐赠的请联系我,非常感激!幸运的是,第二天就收到青海自媒体联盟捐助的两包口罩,和管理局筹集的物资一起送到了“前线”。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的东部地区有农业区,这个地方的居民相对来说是固定居住的,而西部地区则多是游牧的牧民。疫情爆发后,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的一个重点区域门源县城出现确诊病例,由于是人口密集区,当地管护员的职责就变成防疫第一,压力比较大。疫情期间所有的路口、所有的村庄要防控检查,他们都是一边巡查野生动物,看有没有偷猎的,一边参与进联防防控的力量。

同时,防火任务也是最吃劲的时间。东部地区的森林和灌木覆盖量也比较大,又是固定居住区,冬春季由于气候干燥、取暖等原因,防火任务相当严峻。“他们一年有九个月的防火期,这个时间任务量本身就比较大。山里头的牧民们在节庆时间有祭祀山神的传统,祭祀山神的话就会用火。东部居住区里有的农民还有祭祀上坟的习俗,而且这些坟地基本上还在林地里头。西北地区的冬春季特别干燥,一旦溅到火星,风险特别大,必须严防死守,一旦有火灾,可以说中国东部这些地方的森林系统可能三五年难以恢复了。更为严峻的是,这里山大沟深,一旦有火灾,消防设施都进不去。”他们怎么防火呢?葛文荣告诉记者,“如果说哪儿有祭祀活动,或者是谁家有上坟的活动,他们就拿着灭火工具守在跟前。老百姓天一亮就开始祭祀山神,而且基本上都是在山顶上。通常情况下他们都是在后半夜,天没亮就往山上爬,提前爬到山顶拿着灭火工具在那蹲点守着。”

微信图片_20200302163739.jpg

四五月份的鸟类迁徙会不会带来疫病?

与此同时,山里的野生动物怎么越冬的呢?山上的野生动物会下到山底来觅食,除了觅食方便一些,它们还能躲避天敌。还有一个原因是为取暖,野生动物在这个时候喜欢一群一群地合在一起,好过冬。他接着说道,“冬天合群的动物就会发生一些非正常死亡,比如有时候会出现被狼咬死的动物,那防护员就得时刻防止动物尸体出现在辖区,一旦出现就迅速地去做无害化处理。”

但恰恰这个时期,也是偷猎的高发期。葛文荣记得很清楚,森林公安仅仅在过节的短时间内就处理了两起偷捕的案子。他认为一个是柴达木边上的地域比较开阔,那里的管护力量可能相对弱一些,会有偷捕现象。还有就是过去本地的老百姓历史上有捕猎的习惯,他们有些法律意识淡薄,总觉得到这个季节了,有打两只野味的心理在作祟。

这段时间还有一件事总让他感到一丝隐忧。什么隐忧呢?“虽然新冠病毒有可能在一些野生动物身上携带的科学论断还没最后公布,但到了四五月份南方的鸟就会往这个地方迁徙。传统上来说每年鸟类迁徙时会不会带来病疫,本身就是我们要关注的一个点。那今年在疫情下的迁徙会是个什么样子,会不会带来疫病?目前来说国家层面还没发布相关的东西,我们也不好揣测,但是马上要到这个季节了,依然还是会有一些压力。”

口罩用的时间长一些、反复使用,紧紧巴巴能应付

这次防疫的严防期,也恰恰是管护员们其他工作的高峰期。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的防护站点非常多,总共有40个,但突然整个增加人员的可能性不大,只能是“一方面他们工作量比平时大了很多,另外一个就是更合理地调配岗位”。因为“大量的管护员都是来自脱贫攻坚下好多村子里头的贫困户,把他培训以后就去做管护员,帮助他们脱贫”。

疫情发生的突然,防控物资非常紧缺。葛文荣有切身的体会,“想去市场买也都没有”。前面通过一些爱心企业、媒体等等,管理局也想了一些办法,后来相关的部门做了一些调配。实际上也谈不上物资,仅仅是发了口罩和消毒液。“口罩他们要用的时间长一些、反复使用,紧紧巴巴能应付。防护服这些就谈不上,其实这时候他们去无害化处理动物尸体,按道理应该是要穿防护服的,但那些目前肯定是没有,过去相关部门也没考虑到这方面。经过这次的疫情,下一步也考虑到陆续去解决这些问题。”

管护员、森林民警、村两委+、志愿者组成联防联控

微信图片_20200302164035.jpg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的试点区里头有很多的牧业村和农业村,这次疫情出来以后,跟防疫相关的工作就立即发动村两委的班子参与进来,“比如相对来说压力比较大的门源地区,村两委的干部、党员,加上村里头的志愿者,很好地解决了人力不足的一些问题”。葛文荣感到欣慰的是,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一直积极探索的“村两委+” 在这次的疫情中发挥了突出作用,“这是特别好的一种模式,可以从两委上加很多的东西,撬动基层的力量参与疫情防控。”

实际上去年提出村两委+以来磨合的时间并不算长,他们原本是设想加一些关于生态宣传、生态教育的政策普及,以及开展一些志愿活动。没想到突然而至的疫情激发了村两委+模式,重点区域里头有管护站的管护员,森林公安的民警,村两委的党员,还有志愿者组成联防队伍巡查,特别是寒冷的黑夜,大家夸奖一下,互相打打气,干劲倍增。

防控工作也落在实处:设卡封村,24小时专人执勤看守,每日向村委会报告村民健康状况,每家每户的防控责任落实到人。“坚决阻隔往周边跑的,往省里头跑的”。到了后期的防控显然又多了一重压力,“青海人本身有踏青转山的习惯,陆陆续续开始解冻,路面上的冰慢慢融化,大家似乎也憋不住想出门。” 实际上天气还是很冷,屋外还是传来风扫树叶的声音。“这边气候要比北方城市至少迟一个半月”,春天的脚步还没到来。

手把手地给基层管护站做培训

2月26日青海实现疫病清零,陆续放开管制交通,非重点地区要求全面复工,复产,经此艰苦一疫,人们开始恢复工作的节奏。让葛文荣感到庆幸的是,保护协会的好多工作基本上是在三月份正常开展。“青海每年的冬季漫长,当地年俗活动又特别多,过年的时间会比较长。”不同于大城市,禁足期他居家只得做些案头工作。“对于管护站来说转到线上工作不现实,一个是山里头的网络信号没有那么理想。再加上一些管护员的文化程度不高,还有大部分藏族人,需要下到实地。后面的设想就是去调研的时候,手把手地给基层管护站做培训。”长年生活在山里,天蓝蓝的,山料峭的,生活平常,葛文荣却时有来自大自然的思想源泉,从野生动物身上,他更能感受到生命的智慧和力量。

3月3日,是第7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祁连山这片土地孕育了大面积的荒野,荒野之上是孕育生命的乐园。疫病过后,人们更期待所有生命健康、快乐、和谐,在这里展现出自然野性之美,生命奔放之美,生态和谐之美。祁连山有“十大明星野生动物”,比如雪山之王雪豹,颜值担当的黑颈鹤,想不想走近它们?那么请一起保护生物多样性,不参与非法野生动物买卖,做文明旅行者,与自然和谐相处。

文/李喆   供图/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

编辑/陈枫

相关阅读
珍稀鸟类斑尾榛鸡与血雉 现身祁连山国家公园
央视新闻 2024-03-13
祁连山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站首次对放归动物进行卫星跟踪
中国新闻网 2023-09-23
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科普馆正式开馆
中国新闻网 2023-05-28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迎大批迁徙鸟类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5-07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迎大批迁徙鸟类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5-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