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15楼财经 | 经济学家报告涉嫌辱华引怒国内金融圈 瑞银急忙公开致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19-06-13 17:47

今日(6月13日),瑞银全球财富管理首席经济学家唐纳文(Paul Donovan)的一篇涉嫌辱华的报告掀起了轩然大波。这份公开发表的报告使用了涉嫌侮辱歧视华人的词语,在国内金融圈引起愤怒。今日下午,北京青年报记者收到瑞银公关部发来的邮件。瑞银在邮件中对此事予以回应并致歉:“关于瑞银财富管理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唐纳文(Paul Donovan)先生昨天发表的观点中所引发的任何误解,我们深表歉意。我们已经撤下该播客评论。在此特别澄清,其观点仅探讨由于猪肉价格上涨而导致的通胀及中国消费价格上涨。”

事件

谈中国通胀影响提到“中国猪”(Chinese Pig)

唐纳文的这份全英文报告于6月12日发表,标题直译为《非常正常的通胀》(Very Normal Inflation)。唐纳文在这篇报告里主要点评了美国最新发布的消费者价格指数、中国的CPI、日本的新增机械订单,以及欧洲央行行长的发言。

在涉及中国的部分中,他写到:“中国物价上涨。这主要是由于病猪。这件事情是否重要呢?如果你是头中国猪(Chinese Pig),这很重要。如果你在中国喜欢吃猪肉,这也很重要。但这和世界其他地区,没什么关系。中国没有大量出口食物,中国通胀对全球唯一的影响取决于它是否影响了政治和其他政策。”

目前,这份报告已经从瑞银官网上撤下。但有收到上述报告的外资银行高管表示非常气愤,已经向瑞银投诉要求严肃处理这件事。

据业内人士透露,今天一早,经济学家、交易员的微信群就开始集体声讨这一报告。除对报告本身的不妥表达表示气愤外,也认为瑞银允许这样的内容公然发表,是管理上出现了严重疏漏。

回应

瑞银为研报不当言论致歉

瑞银在致歉声明中称,对唐纳文发表的观点所引发的任何误解深表歉意。同时还特别澄清,其观点仅探讨由于猪肉价格上涨而导致的通胀及中国消费价格上涨。

微信图片_20190613182959.jpg

在瑞银发来的一段最新音频中,唐纳文本人也表示了歉意:“首先,我要就昨天有关中国通胀的播客向中国听众道歉。我为我无意的评论引起的任何误解毫无保留地道歉。我们已将音频评论从流通中删除。需要明确的是,这一评论是关于通货膨胀和中国消费价格上涨的,这是由同比上涨14.4%的猪肉价格推动的。”

关注

大部分网友认为报告用词绝对涉嫌辱华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网友们对唐纳文的用词是否算辱华有不同观点。少数网友认为报告指的就是猪,大家不要想多了。但大部分发表评论的网友都坚持认为,唐纳文绝对是用词不当,无法洗白。

有网友在评论中说,报告上下文的确都是在说通胀的事,是说猪瘟影响的是中国的猪和在中国喜欢吃猪肉的人。if you are是一个很常见的假设句式,这里说的是中国的猪又不是人,没必要玻璃心。

微信图片_20190613174408.jpg

更多网友则认为, Chinese pig是多年来外国人歧视中国人的特定用语,在国外肯定是不能用的,受过西方良好教育的唐纳文不应该不知道。

有海外留学生表示:“这100%是老外在玩小心机借机骂人,就像我们汉语中使用一语双关骂人一样。这本来无可厚非,就比如我在国外他被人这样讽刺,我也可以回击他是在丢他们国家的人。但在这个人物的影响力层面,使用这种措辞,已经不是可以忽略的了,应该抵制。”

还有“学术派”人士从语法角度进行了诠释,按照报告上下文的意思,这个地方用a pig in China(在中国的猪)是正常表述,Chinese pig是带侮辱性的。Chinese后面加名词一般表示与中国人的特点相关的东西,不是什么名词都能随便加在Chinese后面的,“英语不好的人不要再为瑞银辩解了,就是不雅用语,没得洗。”

聚焦

唐纳文是谁?

在瑞银官网的介绍中,唐纳文是瑞银全球财富管理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根据简历,他有着光鲜耀眼的学历背景和从业经历。

唐纳文是英国人,曾在牛津大学获得哲学、政治和经济学硕士学位,在伦敦大学获得金融经济学硕士学位。同时他也是牛津大学圣安妮学院(St Anne’s College, Oxford)荣誉院士,是该校投资委员会和发展委员会的成员。

1992年,唐纳文以经济学实习生的身份加入瑞银,在投资银行工作。他还是瑞银全球投资委员会的成员、瑞银诺贝尔展望项目的成员,也是瑞银女性经济学项目的支持者。

唐纳文自称倾向于认为自己是一个政治经济学家,而不是数学经济学家。他对经济学的很多东西都很感兴趣。多样性、通货膨胀、教育、贸易、不平等和社会变革是他非常热衷的话题。

他在自我简介中称“我坚信经济学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也应该理解的。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做经济决策。问题在于,经济学家倾向于用术语和方程式来概括经济学。我们不需要这么做。我的工作是帮助人们认识到他们可能已经知道的事情——以一种明确的方式发展和解释瑞银的经济观点。”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程婕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知名经济学家发文:赶紧报警!
上海证券报 2023-06-04
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预计CPI同比增速下半年回升至2.5%以上
上海证券报 2023-04-24
谈判加速!欧美银行“生死时速”?美经济学家警告
证券时报 2023-03-19
中原银行拟聘“网红经济学家”任泽平为该行首席经济学家
澎湃新闻 2023-02-19
IMF首席经济学家:全球利率将进入上升期,恐给新兴市场复苏带来阻力
第一财经 2022-01-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