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近3万册藏书服务村民 昌平区十三陵镇退休教师开办公益书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09 19:19

在昌平区十三陵镇长陵村内,一个有着近三万册图书的公益书屋———立成书屋是附近村民的精神文化园地。书屋的创办者朱立成、刘振华夫妇是退休教师,想要让更多孩子有书读、读好书,夫妇俩自2018年开始创办了这个书屋,至今已坚持了六年,服务了近千名周边村民。

立成书屋就位于朱立成、刘振华夫妇家中,乡间小院虽然不大,但是却被主人家朱立成、刘振华夫妇安排得诗意十足。院内有五个房间,其中三间满满都是藏书。“我外孙女很喜欢读书,让我有了建立书屋的想法,希望让更多的孩子有书读、读好书。”朱立成说。

2018年,朱立成把自己和爱人多年来收藏的图书全部都拿了出来,按照儿童读物、散文诗歌、纪实文学、名人著作古书典籍等多个不同类型进行分门别类,在不大的空间内打造出了不同的阅读区。同时,他们还拿出自己的退休金添置了风扇、台灯、书架、座椅等相关设施,与墙上散发墨香的书法作品一起营造出一个“闲情可读书,无事可静坐”的环境,让人们更好地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在朱立成夫妇的带动下,不少爱心人士也向书屋捐书,如今“立成书屋”已经拥有了近三万册的图书。

经过六年的时光,“立成书屋”已经成为长陵村深受村民们喜爱的“文化阵地”,有近千名读者造访过这个书屋,这其中既有伙伴相约读书,也有村民带着孩子一起学习;既有朝气蓬勃的青年,也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既有初次登门的新读者,也有经常往来的老熟人……“我经常和我的小伙伴过来一起读书、写作业,在这里写作业也会很踏实,如果有什么问题,刘奶奶、朱爷爷也会帮助我们,不写作也就看看书,让我的课余时间变得更有意义了。”10岁的张若萱说。

在这个小院子中,还有一个房间被人们津津乐道,在这里,旧帆布袋子、旧衣服上的布料、旧毛线……这些在人们眼中“无用”的东西都是刘振华的宝贝。一个操作台、一台缝纫机就能变废为宝。在这间房间里,刘振华开设了“振华手作室”,公益教授工艺品制作方法,与“同好”们分享作品。“无论是做包送给别人,还是教别人做包,我都不会收一分钱。”刘振华说,现在提倡环保生活,她也希望年轻人也能把生活中的废旧物品重新利用起来,减少浪费。

朱立成夫妇并非长陵村人,而是为了照顾无儿无女的阿姨和姨夫才搬到这里的。多年来,他们悉心照顾两位老人,与邻居互帮互助,成为村民们心中良好家风的典范。朱立成表示,只要村民们都喜欢这个小院子,他和老伴就会一直做下去。谈起未来的计划,他笑呵呵地说:“将来我还要再做一个主题展室,把好的家风故事讲给人们听,让大家一起把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继承和发扬下去。”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月朦 通讯员/贾凡 康锡雯

编辑/李晓萌

相关阅读
国际禁毒日昌平区十三陵镇开展禁毒、反诈主题宣传活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6
抢抓晴好天气时机 昌平区十三陵镇正式开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2
个大饱满、汁水丰盈!昌平区十三陵镇近3000亩樱桃迎来采摘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3
昌平区十三陵镇开展首都义务植树日活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07
昌平区十三陵镇开展森林防火宣传 筑牢清明安全“防火墙”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