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主创团队谈《鳄鱼》:演这部戏用上了“洪荒之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5 19:02

作家莫言以鳄鱼的习性影射人类欲望的著作《鳄鱼》,自从今年1月被央华戏剧官宣将搬上话剧舞台后,关于剧中鳄鱼这一“角色”如何呈现便引来遐想无数。近日,该剧以分享会的形式邀请各位已经进入排练的主创聊角色、谈感受,其间甚至还有重磅主创、享誉世界的日本作曲家梅林茂加盟创作的发布,但一直让人牵肠挂肚的鳄鱼如何呈现在舞台却依然是个迷,或许这一悬念只有大幕拉开的一刻才能揭晓。

分享会上,央华戏剧艺术总监、话剧《鳄鱼》导演王可然以及赵文瑄、张凯丽、邓萃雯、么红、白凯南等剧组所有演员第一次集体亮相。该剧从2月28日正式开始排练,将于5月至9月展开全国巡演。此次央华戏剧集结国际化创作阵容,多位主创活跃在法国各大剧院,艺术家菲利克斯·德尚-马可、安东·格朗科恩担任舞美设计,玛缇德·富尔提耶-盖丹出任灯光设计,服装则由玛卓兰·芒梭设计。

值得一提的是,曾为《花样年华》《十面埋伏》《夺冠》等中国电影创作过配乐的日本作曲家梅林茂为该剧打造原创音乐。据悉,在进入排练前期,梅林茂多次与导演王可然及剧组视频会议,了解戏剧工作规则、央华戏剧的艺术理念以及导演创作构想,在观看了导演王可然执导过的话剧《你好吗》《你和我,剧场奇妙七步》及央华版《雷雨》的录像后,开始了《鳄鱼》的音乐创作。从现场展示的一段最新出炉的音乐小样中不难捕捉到全剧人性的沦丧、堕落与死亡的主题,以及在悲剧中又给予人抚慰、希望甚至温情。

经过半个月的排练,两岸三地演员在摸爬滚打相互融合中已经俨然一个大家庭。对于这部充满寓言性、荒诞感与梦幻感的作品,如何表达出在欲望中沉沦以及向往光而不得的主题,每个人的理解又和而不同。

在男主角单无惮的扮演者、中国台湾演员赵文瑄看来:“这个角色的名字就很有感觉,他在每一个场合都觉得自己是高高在上、俯视众生的角色,在面对欲望诱惑的时候可以说是无所畏惧,在面对欲望的时候也有胆色有智慧。”第一次在戏剧中担纲如此之重的角色,赵文瑄称戏剧和影视最大的不同就是台词,“影视是一个减负的过程,演完一场就丢掉一场,话剧则不是,台词是那么繁重,却又好似一笔沉重的财富。”

对于饰演“巧玲”的国家话剧院演员张凯丽来说,《鳄鱼》是她离开话剧舞台七年之后的一次回归,她更将这个角色称作自己从艺40年来最具挑战的角色,用她的话说,“这个角色好像没有边界”。

饰演“瘦马”的中国香港演员邓萃雯称,自己已经很多年没有在剧中被人欺负过,但在这部剧中却是每天都被别人欺负得很爽,每天的对白都是在骂人,还总担心自己的普通话不到位,骂不出那个味道。因此排练的每一天在她看来好像上了一个大学课程,每天都在学,她甚至开玩笑说希望演完这个戏之后,自己还可以再有30年。“如果在电视剧里演一个这样年纪和个性的人,我可能会觉得别扭,因为高清很可怕,你的演技多好都不行,但舞台不一样,只要你相信,你就可以是她。”在剧中,邓萃雯的角色不仅要空中飞人,还要上天、落地、跳水甚至“武打”,因此连她自己都对最后的呈现充满期待。

女高音歌唱家么红跨界出演的“灯罩”一角是一个行为艺术家,她表示,开始时对行为艺术家的概念非常模糊,为了这个角色,她形容自己都用上了“洪荒之力”。“唱歌没问题,但让我在台上说话,把吃奶的劲儿都用上了。”对于这个台词不多但出场不少的角色,么红说,“为莫言先生的话剧甘当绿叶,值得!”

在饰演“牛布”一角的相声演员白凯南眼中,自己的角色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坏人,而且台词量非常大,很具有挑战性。

对于每个角色,导演王可然都谙熟于胸,“莫言老师这部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都特别复杂,每一个角色都代表着某一类人,都是人性复杂个体的代表,无法用单纯的好与坏去定义,是人性千姿百态面貌的一次结合。”

当天,央华戏剧还与大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围绕内容、营销、市场展开全方位合作。伴随分享会,话剧《鳄鱼》首演北京站也正式开票,8月30日至9月1该剧将登台北京保利剧院。此外,福州海峡文化艺术中心、河南艺术中心、江西艺术中心、烟台大剧院、苏州湾大剧院、杭州剧院、广州友谊剧院、南京保利大剧院的巡演也已开票。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柴程
编辑/崔巍

相关阅读
人艺团队专业辅导 10部高校学生主创戏剧登上人艺舞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5
“大团带小团”,高校学生主创剧登北京人艺舞台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5-25
话剧《鳄鱼》演员对谈:能演莫言的作品是幸运的
中国新闻网 2024-05-09
青睐·戏剧文化之旅|第四站·观看莫言话剧《鳄鱼》 一部好戏就是人生的一面镜子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07
话剧《鳄鱼》首演,莫言:每个人都能在戏中照见自我
澎湃新闻 2024-05-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