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1-9月 昌平区新设市场主体超3万户 同比增长27.79%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8 10:51

今年1月-9月,昌平区新设市场主体31775户,全市排名第1,同比增长27.79%。截至9月底,昌平区存续市场主体214710户,全市排名第3,同比增长17.1%。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昌平区市场监管局多措并举,畅通区内市场准入环节,着力打造“昌通办”“昌快干”准入服务品牌,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成效。

微信图片_20231018110436.jpg

据介绍,为全力保障优化营商环境各项举措落地见效,昌平区市场监管局坚持高位推动,成立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一把手”专题部署,形成牵头科室统筹,成员单位迅速响应的工作机制。工作中,他们充分利用市场主体数据资源优势,围绕行业分类、区域分布、新设退出、迁入迁出等内容,定期对昌平区市场主体发展情况进行多维度、全方位分析,并为镇(街道)提供市场主体“画像式”服务。

微信图片_20231018110441.jpg

工作中,打造“全业务窗口”。搭建市场监管领域统一行政审批服务体系,将市场主体登记注册,食品药品、医疗器械、计量器具、特种设备等105项许可审批事项调整至一个部门负责,统一承接业务受理、形式审查、派发现场核查单、审批、制证发证等工作。同时,为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设置了7个登记注册分中心,所有事项各中心可通办,彻底改变以往“分散办理”的模式,实现线上线下“一网一门一窗”受理,办事群众“就近办、一次办、快捷办”。

在优营服务上,持续创新实践,将昌平区营商环境金名片擦得更亮。昌平区市场监管局不断深化“全程网办”,拓展网上办事业务范围;通过智能登记审批咨询服务系统、双向寄递服务、全流程电子化审批等措施,形成企业全生命周期零见面办理闭环模式。在自贸区先行试点市场主体登记确认制,并开通“菜单式”“点选式”服务,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1-9月自贸区昌平区组团新增市场主体1766户。颁发全市首张“一证多址”《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率先推出AI智能登记审批咨询服务系统,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供7×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咨询服务。截至目前,累计解答咨询问题19.79万余条次,答复率100%,满意率99%以上。通过此项目,昌平区市场监管局入选成为第一批全国市场监管数字化试验区(北京)建设示范区创建单位。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薇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2023年密云区新设立市场主体同比增长46.53%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01
AI服务再升级 昌平市场监管局开通审批服务虚拟人像咨询系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1
昌平区市场监管局制定8条措施支持受灾地区市场主体恢复发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26
新增市场主体12368户,位列全市第一!昌平营商环境“多面开花”
北京昌平官方发布 2023-04-14
北京市去年新设市场主体同比增5.25%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