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晚,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故事会《寻找国乐之王》在中央歌剧院剧场首演。这部由中央民族乐团出品,中央民族乐团团长赵聪任艺术总监、青年导演庄一执导、驻团作曲家李尚谦任音乐总监的演出,是一部以民族器乐为表演主体,辅以戏剧串联、魔幻悬疑、喜剧元素的新样态综合音乐会。中央民族乐团的演奏家们化身剧中角色,边演边奏,以全新的形式和理念,为观众带来了一场民族音乐的视听盛宴。
《寻找国乐之王》以民族器乐为表演主体,融合了戏剧串联、魔幻悬疑、喜剧元素等多种艺术手段,创造了一种新样态的综合音乐会。该剧以中国第一个民族管弦乐团“大同乐会”的成立和破解白石道人古曲谱的真实历史事件为灵感,讲述了一个悬念迭起的传奇故事。艺术总监、中央民族乐团团长赵聪表示,“音乐本身就是巨大的表现形式。”这部作品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音乐会,而是一场“音乐故事会”,它以音乐为核心,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
在这场音乐故事会中,国乐成为了绝对的核心。古琴、笛箫、琵琶、二胡、唢呐、筚篥、笙竽等传统乐器轮番上阵,从单一乐器的音色展现到乐器间的对话交织,再到全体乐器的和合共鸣,每一个音符都蕴含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观众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
作为民族音乐“国家队”的中央民族乐团,此次在《寻找国乐之王》中展现出了极高的艺术水准和创新精神。他们不仅将传统乐器演绎得淋漓尽致,更通过融合综合艺术元素,赋予了剧目多元话题性和吸引力。值得一提的是,《寻找国乐之王》在科技创新方面也做出了积极探索,将电影技术、即时画面和幻术效果巧妙融合,极大提升了观众的参与感和沉浸感。音响系统的升级——“全方位环绕立体声”,则为观众带来真切、动感且高品质的听觉享受。这种科技创新并非传统舞台内容与科技手段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科技赋能,实现了舞台表演行为、环境与内容的深度融合与质变。
“用民族乐器讲中国故事,又用中国故事讲民族乐器”是这台音乐会的一大亮点和特色。这种“双向”奔赴,突出音乐在剧中的统领地位,也倒逼每部作品在创作与演奏上追求高质量。为了突出音乐核心,主创团队最终选择以“默剧”方式呈现。剧场里,观众不是通过对白,而是通过演员的肢体表演和音乐来理解故事,观众在聆听音乐的同时,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
此外,该剧还以“轻运营、小团队、快协作”的模式贯穿全流程。精简高效的演出团队、灵活机动的美术团队以及声光电结合的影音效果,共同打造出这台适应性强、灵活性高,在不同场合、不同地点、不同条件下都能还原最佳状态的舞台艺术作品。
中央民族乐团团长、《寻找国乐之王》艺术总监赵聪表示,“我们身处一个媒介融合和文化融合时代,这个时代人人都可以创作,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作曲家、编剧和导演。这必然倒逼专业文艺工作者进行自我反思与革新,去探索如何与大众进行更有效的沟通,更好地发挥艺术作品的引领作用。”她认为,《寻找国乐之王》正是以这种开放姿态回应时代需求,通过国乐与现代审美的精彩碰撞,展现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娜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田婉婷
编辑/弓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