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四川大渡河丹巴水电站迎来最终环境影响评价结果。
生态环境部在其官网公布了《关于四川大渡河丹巴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在这篇长达5000多字的批复中,生态环境部指出:“项目实施将对水环境、生态等产生不利影响,在严格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和本批复所提要求后,不利生态环境影响可以得到一定缓解或控制。我部原则同意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总体结论和拟采取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在此之前,丹巴水电站初期设计并不符合规划要求,生态环境部指导其通过调整正常蓄水位等工程参数,符合法定要求后方予以批复。
“依法审批刚性不松、底线不破”,正是生态环境部在环评方面所始终坚持的原则之一。“坚持依法依规审批,对于适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不予批准情形的项目,坚决不予受理审批项目环评文件,同步做好指导服务,说清‘不行’的制约因素和怎么‘才能行’。”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司长王志华说。
统筹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护
“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在刚刚闭幕的2025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被着重强调。无论是在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的讲话中,还是在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所作的工作报告中,均有提及。
在这方面,环评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方面,要做好重大项目环评保障;另一方面,要始终坚持底线思维,以严格生态环境准入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2024年,生态环境部切实扛起生态环境部门在支撑高质量发展大局中的政治责任,全力做好环评保障工作。
据王志华介绍,在严守生态环保底线的基础上,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全年共审批引大济岷引水工程、长赣高铁、虎林到长春天然气管道、陕西榆林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转化示范项目等重大项目环评文件54个,涉及总投资9800多亿元。全国各级环评审批部门共审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12.95万个,同比增加4.4%,涉及总投资约21.9万亿元。
诸多细节决定了这一成绩的取得绝非偶然。“我们积极主动抓服务。为每个重大项目明确负责人,提前对接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指导环评文件编制。”王志华说,生态环境部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国家林草局等部门,建立了重大项目部际联合办公机制,掌握项目前期进展,协调产业政策、自然保护地政策等,履职尽责、共同把关,为同步推进项目环评提供支撑。2024年先后会同相关部委、地方等,组织召开重点行业调度20次,重大项目专题对接超过200次,纳入台账的项目中约一半项目已完成环评手续,其他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同时强化监督抓效率。生态环境部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对技术评估、内部审查、发文流程逐个环节进行监督,督促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在法定时限内加快审批。其中,重大基础设施和行业发展重点项目,平均审批时间较法定时限压减了近40%。
实施2500多次避让等措施
对于重大工程建设项目,要保障,也要坚守底线。如王志华所说:“我们既重视在战略层面做好支撑和服务,也重视在战术层面把好关,在推动重大规划和项目落地建设的同时,防范根本性、颠覆性、不可逆的生态环境问题。”
在过去的一年间,生态环境部严格“两高”(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准入和区域削减措施落实,全国1700多个煤电、石化、化工等“两高”项目,通过环评“以新带老”“区域削减”,可削减二氧化硫年排放量4.71万吨、氮氧化物6.27万吨、颗粒物2.61万吨、挥发性有机物1.32万吨,实现增产减污,为污染防治攻坚战消除后顾之忧。通过优化选址、选线、严格保护要求,对各级各类法定保护区域累计实施2500多次避让、减缓、修复和补偿措施,切实维护生态安全。
推动生态环境质量只能向好、不能变差。生态环境部在审批陕西榆林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转化示范项目时,推动地方政府对238个固定源采取减排治理措施,实现“增产不增污”,确保项目实施后,不影响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在审批长赣高铁等重大项目环评时,针对城市高层住宅集中区域,通过采取全封闭声屏障、开展区域综合整治等措施,切实改善区域声环境质量。
王志华坦言,“重大工程建设,难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审批时,充分征求相关部门和各方面意见,共同把好准入关,采取系统全面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确保区域生态环境不发生本质性、颠覆性的变化。”
同时,要统筹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环境部在环评审批中,严格遵循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优先避让重点保护单元;对位于其他管控单元的项目,优化工程内容或强化保护措施,推动实现绿色发展。
生态环境部在审批引大济岷引水工程环评时,通过取消和优化沿线动能回收电站等工程内容,避免永久占用大熊猫国家公园等重点保护单元。在审批长江流域波罗水电站、焦岩水利枢纽等重大项目环评时,坚持将“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发挥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以新带老”作用,通过推动支流小水电整改等恢复河流生态连通,推动建设绿色健康河流。
严惩重罚环评弄虚作假行为
环评制度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第一道关卡”,一旦弄虚作假,必将对生态环境保护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2019年,修订后的环境影响评价法生效,环评门槛进一步降低,有能力的建设单位可以自行编制环评报告。然而,环评弄虚作假的案例也频频被曝光:靠抄袭半小时就能编一份环评报告,环评师到现场勘察摆样子甚至有的从未出过现场,许多报告编制人员的署名为代签……
其中最具影响的莫过于山东锦华案、江西展航案。例如,在被称为“环评造假入刑第一案”的山东锦华案中,在环评工程师未参与任何编制、公司未开展任何环评工作的情况下,伪造环评工程师签名,违法者将盖有公司印章的环评报告资质页对外出售,用于编制虚假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900余份;在江西展航案中,一年不到的时间内,违法者在仅有一名环评师的情况下,为全国753家企业出具虚假环评报告,涉及全国20余个省份的100多个县市区。
王志华表示,针对资质取消后环评市场出现的弄虚作假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始终坚持“零容忍”,严惩重罚、综合施策,既猛药去疴,严打典型案件,又努力完善机制,在制度和实践上取得突破,推动环评打假进入遏增量、清存量阶段。
2021年3月1日,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实施,首次将环评造假纳入刑法定罪量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细化环评造假的定罪量刑标准。在上述两个案例中,12名环评相关人员获刑,一些存量案件正在加快查办,对违法从业的单位和人员形成空前强大的震慑。
生态环境部正加大执法监管力度。据王志华介绍,自2022年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以来,将环评造假作为专项整治的重点内容,已查处环评领域违法单位150多家。生态环境部门累计将550多家环评单位和540多名编制人员列入限期整改名单或失信“黑名单”,依法限制或禁止从业。
王志华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以高压态势严惩造假。着力推进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专项整治,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加快存量环评造假刑事案件查办,持续形成震慑,以清理整顿铲除造假土壤。常态化开展“挂靠”环评工程师和“空壳”环评单位清理整顿工作,不断压缩违法环评单位的生存空间,规范环评从业行为,引导环评市场健康发展。
编辑/董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