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了解俄国百年思想史,从交流中获取新知《俄国思想史》出版座谈会举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28 09:00

俄国的19世纪是一个具有鲜明特征的文化时代:正是在这一时代,作为一个群体的知识分子在俄国出现,他们关于俄国命运、关于自身使命等问题的思考,都具有重要的思想史意义。近日,首都师范大学燕京人文讲席教授刘文飞的全新译作《俄国思想史:从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下文简称《俄国思想史》)由译林出版社重磅推出,这也是波兰历史学家安杰伊·瓦利茨基的著作首次引入中国学术界。作者集中描写了俄国一百多年间的思想交锋与路径挣扎,为我们展开一幅19世纪俄国思想史全景图。

12月15日下午,《俄国思想史》出版座谈会在首都师范大学书中洞天会议室举行。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王洛忠教授,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会长李永全研究员,中国前驻波兰大使、外交笔会副会长周晓沛等专家参会并发言。各位专家从各自的学术背景、专业领域出发,从多个角度探讨《俄国思想史》的特点和亮点,深入浅出,异彩纷呈,为理解这部著作打开了广阔视野,现场交流热烈。

《俄国思想史》出版座谈会现场

一部兼具学术与审美价值的思想史

王洛忠副校长介绍了《俄国思想史》的出版价值和学术地位。刘文飞教授作为首都师范大学人文社科学部主任、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长期活跃于国际学术前沿,《俄国思想史》的译介正有赖于刘文飞教授敏锐的学术眼光。本书出版仅一个月,就受到了国内媒体和读者的广泛关注,入围“2024年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等多个榜单,足以证明《俄国思想史》厚重的翻译、出版和学术价值。

李永全研究员指出,《俄国思想史》的内容丰富而厚重,对我们研究俄国历史,乃至整个世界思想史都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书论述的范围跨越了100多年的漫长岁月,在此期间涌现的启蒙主义、斯拉夫主义、民粹主义、马克思主义等思想流派都得到了清晰而客观的阐释。而这本书的中文译本能以如此高质量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更离不开刘文飞教授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严谨的翻译态度,可以说这本书的出版是作者、译者和出版社的一次精彩配合。

前驻波兰大使周晓沛引用了俄国诗人丘特切夫的名言:“用理智无法理解俄罗斯。”俄罗斯民族的性格充满矛盾和难解的谜团,而这本《俄国思想史》可以帮助我们破解这一难题。作者瓦利茨基是一名波兰学者,他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从哲学层面系统地梳理了18、19世纪的俄国思想,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俄国百年发展史,对进一步理解中俄关系也具有重要价值。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晏绍祥教授和文学院张桃洲院长从翻译角度肯定了《俄国思想史》的价值。作为一部融汇了俄国大量历史与文化背景的思想史,这本书的内容有一定难度,对于译者而言也是不小的挑战。刘文飞教授在翻译过程中做了不少“归化”处理,将繁复的长难句转化成更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短句,对关键词句的把握妥帖而优美,不仅准确严谨,更表现出丰沛的美感。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张建华教授介绍了本书封面的寓意。封面油画出自俄国“巡回展览派”著名画家涅斯捷罗夫之手。画中所绘是两位重要的俄国思想家:弗洛连斯基和布尔加科夫。他们分别代表了苏俄和沙俄,代表了无神论的俄国和有神论的俄国,使用这副充满戏剧性的油画作为封面,很好地呼应了本书的氛围和主题。

在东西方之间构建思想的桥梁

《俄国思想史》这部享誉斯拉夫学界的著作,最初用波兰文写成,在华沙出版。在欧美斯拉夫学界30余年的执教和研究生涯,使瓦利茨基对西方的斯拉夫学,尤其是西方学者的俄国思想史研究有广泛把握。作者毕生的学术研究,就是致力于在俄国与波兰,乃至俄国与西方之间构建起一座思想的桥梁。他也确实完成了这一使命。

首都师范大学邱运华教授指出,波兰与俄国在历史上的关系错综复杂。在这种背景下,瓦利茨基身为波兰学者,虽然带有某种“西方视野”,但他关于俄国思想史的叙述始终平心静气、不偏不倚,公允而又不失民族立场,这样的态度非常难得。

北京大学哲学系徐凤林教授认为作者的比较思想史视野构成了本书的一大特色。瓦利茨基曾担任欧美各高校的客座教授,长期与欧美学界研究俄罗斯问题的杰出学者保持密切交流,而这些欧美学者对俄罗斯思想的研究,也都是在东西方比较的视野下展开的。欧美斯拉夫学界的学术传统,为本书的思想比较视野创造了客观条件。

南开大学文学院王志耕教授谈到了《俄国思想史》彰显出的不同思想资源的杂交性。新知往往是在交流中诞生的,俄国的思想也产生于与西方的交流中。本土思想与欧洲思想的杂交性是俄国思想史的一大特征,也是瓦利茨基的方法论底色。

张建华教授建议将这本书与刘文飞教授的另一部译著《俄国文学史》一起阅读。两部著作都是东欧学者到西方国家执教后,用英语写成的教材。两位学者都从旁观者的视角在俄国与西方之间展开比较,由此更容易看清俄国文化的突出特点。

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傅光明教授认为,俄国思想家与现当代中国文学家、思想家有一个共性,即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西化的产物。刘文飞教授在译序中对全书内容进行了提纲挈领的总结,在介绍作者瓦利茨基时,特别提到了作者与以赛亚·伯林等学者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学术承传关系。正是平等的交流使作者拥有了更加广阔的学术视野。这也是特别值得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借鉴的一个方面。

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社会思想史

瓦利茨基对俄罗斯思想的论述,并非从理论哲学,而是从实践哲学层面上展开的,侧重于社会思想史,探讨人与社会的关系。书中提到的“后发优势”长期存在于后发国家。从这个角度看,把本书放在现代化的大背景下阅读,对今天的我们仍有借鉴意义。本书责编陶泽慧指出,《俄国思想史》不仅梳理了俄国自启蒙运动以来思想发展的脉络,更揭示了后发民族在思想上如何回应历史变革,并塑造社会发展的复杂图景。相信这样的选题能为国内学者和读者打开一扇观察俄国思想与文化的独特窗口,为全球思想的传播和影响提供新的视角。

北京大学世界文学研究所凌建侯教授认为,作为面向欧美学生的教材,这本书可以让我们了解到西方人认识俄罗斯的立场、视野和方法,为中国的区域国别学研究、斯拉夫学研究注入更多的活力。

北京大学历史学院庄宇副教授特别注意到了《俄国思想史》中的人文关怀。这本书创作于解冻时期,书中处处流露出作者对自己人民的同情和对外部压力的回馈。多方矛盾的集合,碰撞出这样一部思想史。这本身也是对知识分子传统的延续。

“得到APP”会员总编辑贾行家讨论了《俄国思想史》对普通读者的吸引力。俄国作家、思想家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他们往往是理想主义者,且容易走极端;他们不喜欢抽象的思考,而是永远在思考人的实际问题;他们坚守着“真理即正义”的信条。这些特质在本书中得到了充分彰显,也是会令中国读者读来感到亲切和迷人的地方。

理解俄国思想,才能理解俄国文学

阅读这部《俄国思想史》,我们会发现作家、诗人和批评家在其中占据了大量篇幅。拉季舍夫、别林斯基、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等十多位作家和批评家得到了专章或专节论述。把文学家纳入思想史的考察范畴,把文学理论和美学思想也视为思想史的重要构成,同时并重俄国思想家的美学遗产和俄国文学家的思想遗产,是这本《俄国文学史》的一大特色。

海南大学人文学院张百春教授指出,作者抓住了19世纪俄国思想史的特点:文史哲不分家。很多问题都是文学家、哲学家共同关心的。俄国思想中的一些重要问题、重要倾向,并不是思想家通过系统的理论阐述出来,而是作家经由文学作品来反映的。张桃洲院长从比较文学的视角点明了阅读《俄国思想史》的意义,理解俄国思想,也有助于厘清俄国文学对现当代中国作家的影响脉络。

正如作者在本书的波兰版序言中谈到的,对于那些渴望了解俄国文学背景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应当引起关注。俄国文学是一种具有厚重思想内涵的文学,若想更好地理解俄国文学,首先就必须对俄国的思想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其中或许就包括对这部《俄国思想史》的阅读。

最后,首都师范大学王宗琥院长对座谈会进行了总结:《俄国思想史》从创作、翻译到出版的全过程,都体现了穿梭于各语种、各领域的广阔知识面。在人工智能的时代,在学科间的界限渐趋模糊的时候,不同领域的交互与结合,往往能碰撞出真知。思想史就是这样一个包罗万象的领域,将一个民族的全部思想精华凝聚于此,因而也最容易彰显一个民族的本质特征。座谈会上来自不同学术背景、不同角度的观点形成了对话,让我们对俄国思想史的认知更加清晰。也期待在这部《俄国思想史》的启发下,有更多的国别思想史研究成果得以问世,为人类思想的交汇与共鸣贡献力量。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新知|要了解中国,首先要了解儒家思想 牛津通识读本《儒家思想》出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09
首都师大召开《俄国思想史》出版座谈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31
新知|复旦大学陈引驰教授以三十年授课经验,“话”里“画”外讲文学史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21
历史|一课三十载,文脉五千年《文脉的演进:中国古代文学史讲录》出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21
对谈|是文学家更是思想家,群星闪耀的俄国思想史 《俄国思想史》新书分享会在京举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16
历史|《俄国思想史》出版 追寻俄国知识分子的源起,重走俄罗斯文明的转型之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16
儒家思想如何为今天所用?《良治:来自儒家政治的启示》出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07
新知|《当代台湾人文学术九讲》:读懂60年来台湾社会的人文嬗变与思想转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