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十年协作促增收 | 库区移民成“股东” 品牌分红助致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12 07:31

“国民饮料”北冰洋以武当蜜橘为原料;“坝首第一村”盖起了联排别墅,老人靠刷积分就能在幸福食堂吃饭;李宁公司授权合作伙伴红晟鞋业进驻移民产业园,移民一天就能赚上150元……为确保南水北调这一世纪工程顺利推进,湖北、河南两地多次开启大规模移民。本次丹江口水库移民总数为34.5万人,包括湖北库区移民约18万人,河南库区移民约16.5万人。通水十年以来,北京始终关切着水源区搬迁群众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在扎实做好搬迁入住的“后半篇文章”上动足脑筋,通过发展特色产业、绿色产业等系列举措,促进库区渔民上岸转型发展,已带动水源区5万余名群众增收致富。

南水北调移民 动迁“移”出新天地

作为移民安置大县,河南省邓州市于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共接收安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移民6917户30003人。“搬迁新居不会一劳永逸,发展产业才是长远之计,得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 河南省邓州市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保障中心(邓州市移民服务中心)副主任辛泽安介绍,为了让搬迁群众能够安居乐业,北京市安排对口协作资金,支持邓州市建设了南水北调移民产业园,产业园总投资2.3亿元,分两期进行建设,一期建设了4条先进的运动鞋生产线,并配备了研发中心、仓储中心,每年可以生产200万双成品鞋,产值约2亿元。

北京青年报记者在产业园里看到,一期生产线已经开工,宽阔的厂房内,工人们正熟练地飞针走线,手下是李宁牌运动鞋的半成品。“李宁公司授权合作伙伴红晟鞋业有限公司选定这里作为进驻之地。现在每个工人工作一天就能拿到150元至200元左右的工资,等到项目全部竣工后,将优先招录移民,可解决1500人的就业。”辛泽安表示,除了可以就业,产业园每年的实际收益一部分归移民群众所有,一部分用于移民村集体公益事业和滚动发展。“去年,中心召集29个南水北调移民社区法人,在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督指导下,依照《公司法》规定,依法设立登记了由29个南水北调移民社区共同入股的‘邓州市兴水移民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并制定了管理章程,落实管护措施,加强对南水北调移民产业园项目资产的监管运营,实现了对园区资产的规范管理与高效运营,确保移民群众能够真正享受到项目带来的实惠与红利。这样,就可以有效解决移民群众搬迁后续发展和增收问题,让他们稳步过上幸福美好的新生活,促进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高效快速发展。”辛泽安说。

刷积分吃食堂 屋顶也能收租金

距离丹江口水库大坝直线距离不足500米,有着“坝首第一村”之称的蔡湾村就坐落在这里。夕阳下,这个湖北省丹江口市最后一批移民的安置村落,白墙黛瓦的一座座小联排静谧地立在那里,每户门前的一小块菜地碧绿,房前屋后干净整洁。这时,在村委会旁边的“幸福食堂”飘出包子的香气,73岁的村民刘淑梅准备出门去吃饭。当问起食堂的付费标准时,她说:“我能用积分兑换。”原来,蔡湾村的每个村民都有一本“积分存折”,房前屋后卫生打扫干净、参加公益活动、参加村集体会议、按要求进行垃圾分类等都可以获得积分。积分在蔡湾村“通用”:在超市可兑换日用品,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还可以在幸福食堂兑换就餐,80岁以上直接免费用餐。

刘淑梅说,最初移民到蔡湾村时,条件就比之前的小土房好了很多,经过去年的一翻重建,“现在更是好得很!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有广场、有老年活动中心,没事儿出去转转、打个牌,日用品基本不用花钱,真是做梦都没想到。”

据蔡湾村第一书记敏希介绍,2022年8月,在北京市对口协作资金的帮助下,为蔡湾村的人居环境整治和产业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村民们的房前屋后建起了微型花园,村道被重新修整,整个村庄也被重新设计和改造,才有了如今整洁而漂亮的风格;村里积极盘活撂荒农田2000余亩,北京市对口协作资金支持高标准打造了350亩的南水北调水源地(丹江口)数字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在示范园内,幼苗睡在“温床”上,蔬菜泡在“温泉”里,4米多高的西红柿来自航天育种,采收期长达半年。因为有机蔬菜的品质好,南来北往的客人纷至沓来。甚至有城里人特意开车几十公里来村里采购。2023年,蔡湾村集体经济已达47万余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1万余元。

 在蔡湾村,土地流转给农业示范园可以收租金,连自家的屋顶也能产生效益。“你看家家屋顶上还有个光伏板,可别小瞧了它,一年下来,光利润就有20多万。我们会支付给村民屋面租赁的一个费用,而结余的钱,就会补贴到幸福食堂以及超市的日常开支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如今,蔡湾村已经成为农业观光区,常年有人来村里参观游览,这也为村里带来了新的收入,村民们的幸福生活才刚刚开始。

修建富民路 销路直接找上田间地头

要想富先修路。在北京与水源区的对口协作中,一条条富民路纵横于水源区的大地上。

 在河南省西峡县丁河镇,一条长14.7公里的双向车道沥青公路串联起了沿线6座村庄,也让周边的千亩猕猴桃销售更加便捷。这条名为“顺义大道”的路,正是北京对口协作的例证。“我们猕猴桃产业从上世纪90年代就发展起来了,但因为在山区,行路难,销售就到不了田间地头。得益于北京对口协作,我们的交通条件极大改善了,连带的就是销路的打开、运输的便捷。”丁河镇相关负责人表示,2017年开始,北京市安排对口协作资金支持建设猕猴桃小镇,集中修建了一村、一路、两馆、三园。

同时,为提升猕猴桃保鲜储藏能力,扶持资金还建成冷库10余个,其中电商物流园冷库库容量达1000吨。在南阳西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一个大型冷库区内,北青报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对猕猴桃的大小进行分选,然后打包。“红心、黄心的销量都不错,每天都有1500至2000单的订单量,你们看外面那么多空箱子就是出完货的了。现在临近年底,我们将迎来销售的最旺季,预计最高峰每天可达1万单。”西树农业的总经理杜明源表示。

据悉,北京还通过很多平台帮助当地推荐商品,让西峡的猕猴桃等产品进入大型商超,助其扩大销路。目前,通过电商渠道销售的猕猴桃能占到整体销量的百分之三四十。“现在种一亩猕猴桃大部分都有一万五左右的纯收入,之前在村外打工的都回来了,平时村里都找不着人,都在地里忙活着呢!”木寨村村支书张栓志说。

在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青山镇琵琶滩村,北京市对口协作资金支持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于2022年10月23日开工建设。从此进村的5.7公里琵琶行道成为“坦途”,成为琵琶滩村乡村振兴的致富路、民生路和民心路,成功带动400余户群众增收致富,方便3000余群众出行。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解丽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变温催熟,并保证摆上货架还有半个月保鲜期 猕猴桃“即食密码”被破解了
武汉晚报 2024-12-23
水利部: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十周年,库区移民群众人均收入逐年提高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12
水・缘 | 十年共护一库碧水,京堰协作为库区发展注入新动能
北京新闻广播 2024-12-11
北京智慧为水源区发展提供新动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11
通水十年:百亿立方南水进京,55亿北京协作资金南下
新京报 2024-12-09
南水北调移民故事:渔民成了护水员,荒山上建起橄榄园
新京报 2024-12-09
北冰洋汽水有了丹江味儿
北京日报 2024-12-09
64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确定,陈佳洱、万平入选
教育部 2024-08-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