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人文城市研究跨学科学术共同体”成立,如何探寻上海的时代之风、精神之源?
文学报 2024-11-24 19:00

在全球化背景下,上海的城市形象与中国的国际形象紧密相连,“上海学”日益成为海内外城市研究的一门显学,在对上海进行探索与书写的过程中,作为城市的上海也在进行自我发现。“用一种‘半玩票、半旅游、半个人’的文体,以写故事的方式来发现上海,是人文城市研究方法论的一次大胆尝试。”

近日于上海社科会堂举办的“文明互鉴与城市中国——2024人文城市研究跨学科学术共同体学术研讨会”上,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哈佛大学荣休教授李欧梵以线上致辞方式分享了自己对上海的人文学术情结。他的著作《上海摩登》曾打开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都市文化风景,而近百年后,身处现代化浪潮新变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下的当代上海,又该如何被人文城市研究所捕捉和探寻?

城市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曾说,大城市犹如一个包罗万象、琳琅满目的博物馆,“它历史悠久,巨大而丰富,比任何别的地方保留着更多更大的文化标本珍品。”城市日渐增长的复杂性促使城市研究也成为了一门综合学科,涵盖哲学、人类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建筑学、美学等诸多内容。在中国式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来自人文领域的声音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今后的人文城市研究,也在为“人民城市”理念提供着人文内涵和思想力量。

近年不断翻新改造的城市空间,不仅改变着市中心的街区景观,也让郊区逐渐拥有了丰富的公共文化空间,而大众也在不断讨论着城市形象如何更“美”更“好”。上海市社联主席王战在现场演讲中便指出,上海的城市更新要体现中国特色,城乡一体是关键。上海拥有广阔的郊区,城市建设必须统筹考虑中心城区、郊区和周边地级市的关系,通过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实现城市的全面发展。除了国家特色、城市特点等宏观层面的把控,细处的地标建筑、城市天际线、城市色彩基调、建筑风格、文化符号、生态打造等更需要精细化设计与营造。“在建筑风格上,上海既要传承老底子的历史记忆,也需与时俱进,挖掘并创新建筑的历史记忆,创造出既似曾相识又独具新意的城市风貌。”

以人民为本的城市更新获得了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的回应,他观察到的是当下学术界在涉及古代城市研究时游刃有余,一旦涉及当下则可能捉襟见肘,这背后是不同学术思路的视野。站在人民的视角来看,他认为“城市建设应更多考虑市民的需求,把适合于居住以及本地民众的感受放在第一位。小巷深处,平常人家,才是一个城市的精髓所在”。

现在很多城市,都被裹挟到网红打卡的潮流中,而北京、上海这对代表着中国一南一北极具特色的两大城市如何发挥城市魅力,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刘勇当下所关心的话题,“城市文化的领导者要思考什么是自身所在城市的文化底蕴,怎样才能促进这种底蕴持续发展,让人真正体会到这个城市的气息。”

上海的城市魅力在市文联副主席、作家孙甘露看来有时是通过文化“秘密”来呈现的,他从欧仁·苏的著作《巴黎的秘密》《人类的秘密》以及自己的长篇小说《千里江山图》为例,认为城市中除了有宏观的城市规划和建造,也有日常生活中密而不察城市人的行为。因为秘密的关系产生了秘密的书写,这就需要在城市的日常中制造“空白”。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熊月之看到的魅力则是上海的多元文化,他从近代上海的多元社会出发着重阐释了社会的多元特征与自发秩序、自发理性的关系,“建立在这种自发秩序与自发理性基础上的文明互鉴具有灿烂前景。”

从印刷媒介到数字媒介,媒介悄然推动着城市形象的改变,浙江大学黄旦教授认为城市是由媒介运作而造就的,是媒介赋予其活力和形态。“人、媒介、城市是一种存在论意义上的契合,城市已经是媒介城市。媒介既构成城市,也形成理解城市的范式。主导性媒介的变更必定导致城市的形态、运转、控制等的演化。”

《探索与争鸣》杂志主编叶祝弟表示,“从乡土中国、城乡中国到城市中国,这不仅是中国正在发生的巨大的经济社会现实,更意味着人文城市的新生与城市文明的新变。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在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化的征程中,来自人文领域的声音不可或缺,甚至理应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是基于相同的信念和志趣,由《探索与争鸣》编辑部发起并成立“人文城市研究跨学科学术共同体”在本次研讨会上正式揭牌,《探索与争鸣》联合《当代文坛》《东南学术》《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江海学刊》《江西社会科学》《南方文坛》《人文杂志》《山东社会科学》《上海大学学报》、上海师范大学期刊社、《社会科学战线》《文艺理论研究》《天津社会科学》《学术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上海大学文学院等18家学术单位共同成立,未来将继续聚焦“文明互鉴与城市中国”这一主题,以一种对话式的研究方式拨开都市表象,去捕捉时代之风,去探寻精神之源。现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赵修义、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熊月之、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浙江大学教授黄旦、《新华文摘》原总编辑喻阳,共同为“人文城市研究跨学科学术共同体”揭牌。

“人文城市研究跨学科学术共同体”的成立也为首次研讨会带来诸多新视野,来自全国给地高校的专家学者,在“城市中国”“文明互鉴”“褶子城市”“文学城市”“长程城市”“间性城市”“流动城市”“烟火城市”“晶体城市”“万象城市”10个主旨单元中,从全球视野、历史文脉、理论瓶颈、现实问题等维度,共同探讨在人文城市发展中如何实现文明互鉴、和谐共生与可持续发展,探讨如何推进和升华中国人文城市研究。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光明日报 2024-12-16
第八届中国学术评价论坛举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04
纪念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CIPSH)成立75周年国际学术会议在北京举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5
“立德树人与君子人格养成”学术研讨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3
新知|《当代台湾人文学术九讲》:读懂60年来台湾社会的人文嬗变与思想转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3
“二外人文交流论坛”首期理论发展研讨会举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08
第七届中国学术评价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 围绕原创学术概念及示例展开研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7
首师大成立人文社科学部,搭建跨院系学科的交叉学术平台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6-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