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游”市场大有可为
经济日报 2024-08-19 10:00

旅游业是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出游人次达27.25亿,同比增长14.3%。今年夏天,许多景区接待游客人次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暑期旅游热度不减,特别是清凉资源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何进一步优化旅游产品供给,满足大众“求新、求奇、求知、求乐”的旅游愿望,成为当下需要思考的问题。

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其中,自然景观涵盖山、水、林、田、湖、草、沙、冰、野生动植物和气候等。随着暑期旅游的不断加码,带有清凉属性的地貌、水文和气候资源快速转化为旅游产品,并与文化、科技、教育、交通、体育、工业等融合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创造新场景,催生清凉旅游新业态、新产品和避暑文化新内涵、新价值。

具体来看,一是以山川、江河、湖泊为肌理,以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水利风景区等为载体,让游客走进绿草如毡、碧波如洗、清风徐徐的消夏时光;二是以夜间消费为主题,以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旅游休闲街区、历史文化街区等为载体,串联城市公共空间和热门商圈,开发手持风扇、降暑冰圈等夏季“降温神器”和文创产品,加速形成“昼游、夕赏、夜养”的夏季清凉旅游热点;三是以夏季冰雪为主题,以室内冰雪馆、滑雪场和奥运场馆等为载体,开发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体验项目,拓展夏季旅游和清凉旅游新体验;四是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以乡村自然风光、生产和生活方式、清凉气候等为载体,让游客到乡村亲近自然、体验民宿、品尝美食、自驾露营等,打造夏季出游胜地。在此类清凉旅游中,东北地区和青海、贵州、云南等地均涌现出一批独具特色且认可度较高的清凉旅游目的地城市和村镇,并逐渐成为夏季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宠。

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已建成数量庞大、类型丰富、创新活跃的旅游供给体系,发展清凉旅游基础深厚、空间广阔。不过,实现让人民满意的清凉旅游仍面临一些问题。例如,从清凉资源到拳头产品的转化效率不高、同质化问题突出,除长白山、呼伦贝尔、玉龙雪山、坝上草原等清凉旅游热门目的地外,一些久负盛名的生态旅游资源尚未转变成耳熟能详的避暑旅游产品。又如,有的清凉旅游城市和场所人满为患,智慧服务设施、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公共服务与人流量等不匹配,有的乡村旅游景区环境卫生不达标,影响旅游消费体验。此外,城市室内冰雪旅游项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地域、季节和气候等的限制,但不能解决运营成本高、场景复制难等问题,夏季室内冰雪文化展演和冰雪娱乐活动等仍处于开发初期。对此,应多措并举,高质量发展清凉旅游。

应以“奇、情、逸、趣”为核心,二次挖掘避暑经济和清凉旅游特色,发展森林康养、生态旅游、夏季冰雪、文化演艺等业态,拓展室内冰雪旅游项目场景应用,逐步淘汰重复低质的景区和乡村清凉旅游项目。率先在夏季热度较高的清凉旅游景区完善智慧游客服务中心等设施,鼓励结合人流量和场地情况配建停车场充电桩等,对景区及周边餐饮、住宿环境卫生进行高标准管理,完善医疗救援和安全管理系统。持续深化南北互动、东西协作,鼓励相关省市点对点开展夏季清凉旅游产品推介、精品旅游线路推广等,共享文化和旅游消费补贴等优惠政策,拓展暑期清凉旅游客源和市场。

文/刘敏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串门”式文旅大有可为
人民日报 2025-01-06
发展县域文旅大有可为
人民日报 2024-11-08
哈尔滨避暑游“热辣” 中秋游接力
中国新闻网 2024-09-08
重庆酉阳:清凉山水带活“避暑经济”
新华社 2024-07-23
中国最北省份“清凉游”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新华社 2024-07-23
“凉资源”变“热产业”!高温来袭,多地避暑游火了
央视财经 2024-07-12
“延续火爆出圈态势”!省委书记实地察看露营地、冰雪馆
北京青年报政知见 2024-07-09
持续高温带火避暑清凉游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