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淡季、需求不足,制造业PMI连续三月位于荣枯线之下
第一财经 2024-07-31 13:02

因传统生产淡季、市场需求不足以及局部地区高温洪涝灾害极端天气等因素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7月制造业PMI出现回落。

国家统计局7月31日发布的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4%,比上月略降0.1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均为50.2%,均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我国经济总体产出继续保持扩张。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特约分析师张立群表示,7月份制造业PMI指数在荣枯线下小幅下降,表明经济仍有下行压力,回升基础需着力加强。新订单指数在荣枯线下继续小幅下降,价格类指数在荣枯线下明显下降,表明需求不足问题仍然突出,供求总量失衡明显。生产指数回落,表明需求不足对工业生产的制约明显。

张立群强调,要高度重视市场主导的需求收缩,表现为企业、居民越是不容易挣钱,就越不敢花钱,需求就会进一步收缩。要大力加强非市场力量,加大政府公共产品投资作为扩大内需启动键的关键作用,通过显著扩大政府投资规模,带动企业订单增加和生产投资恢复,带动就业形势好转和消费需求回升。通过超大规模国内市场持续回暖,显著增强经济回升的内在动能。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专家文韬表示,分项指数变化显示,企业生产稳中有增,市场需求相对稳定,原料成本有所下降,消费品制造业和高耗能行业有所升温,经济后市回升动力也在蓄积。

从生产端来看,7月份尽管多地出现高温多雨天气,但制造业企业生产活动继续稳中有增,生产指数为50.1%,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仍连续5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显示企业生产稳定扩张。

从需求端来看,7月份,受多地高温多雨天气以及部分行业进入淡季影响,国内制造业市场需求有所波动,但需求整体相对稳定的大趋势没有改变。新订单指数为49.3%,较上月小幅下降0.2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在49%以上小幅波动。外部需求有趋稳回升势头,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8.5%,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

成本方面,7月份国内重要生产物资价格整体有所下降,制造业企业感受比较明显,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49.9%,较上月下降1.8个百分点,在连续12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后降至收缩区间。企业调查显示,反映原材料成本高的制造业企业比重连续3个月下降。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受市场需求不足和近期部分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49.9%和46.3%,比上月下降1.8和1.6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价格总体水平有所下降。从行业看,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等行业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均回升至扩张区间;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均下降4.0个百分点以上。

分行业来看,消费品制造业和高耗能行业有所升温。7月份,在暑期消费带动下,消费品制造业有所升温,消费品制造业PMI为50.1%,较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在连续2个月运行在收缩区间后回到扩张区间。同时,高温天气带动了能源消耗,推动高耗能行业趋稳回升,高耗能行业PMI为48.6%,较上月上升1.2个百分点,其中石油加工及炼焦业较好回升。

文韬分析,尽管经济运行短期存在波动,但后市回升动力仍在蓄积,一是制造业企业原材料备货储存趋稳回升,采购量指数和原材料库存指数分别为48.8%和47.8%,较上月上升0.7个和0.2个百分点;二是制造业企业吸纳就业人数趋稳回升,从业人员指数为48.3%,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创2023年6月以来新高;三是制造业企业对后市仍保持乐观预期,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仍运行在53%以上的较好水平。

赵庆河也认为,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1%,比上月下降1.3个百分点,仍位于扩张区间,表明多数制造业企业对近期市场发展较为乐观。从行业看,医药、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位于57.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企业对相关行业发展信心较强。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宏观政策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要加强逆周期调节,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快全面落实已确定的政策举措,及早储备并适时推出一批增量政策举措。

文韬认为,综合来看,当前企业正在夯实运行基础,随着各项稳经济扩内需政策继续落实以及高温多雨天气影响消退,市场需求将较快释放,企业生产活动加快上升,经济景气趋稳回升。

编辑/樊宏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