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观·非遗丨西兰卡普:织锦里的土家风情
新华社 2024-07-19 14:00

7月3日,湖北省来凤县桂花树社区,唐洪祥在纺线。 夏日的午后,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桂花树社区浓荫如盖,一座位于半坡的三层小楼里不时传来木织机“吱呀”作响的声音。

7月2日,唐洪祥整理用西兰卡普制作的土家服饰。 走进这座名为土家织锦博物馆的小楼,81岁的博物馆负责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唐洪祥和老伴刘秀琴在向大家讲解示范土家织锦西兰卡普的编织过程。

7月2日,湖北省来凤县桂花树社区,唐洪祥的老伴刘秀琴在操作织机。 只见刘秀琴坐在织机低的一端,用绕腰绊带将裹棒扣好放置胸前,脚踏竹竿、手握梭刀,时而喂入纬线,时而用梭罗扣紧织锦面,边挑边打、连挑带织,如此循环,看得众人屏息凝神。唐洪祥则在一旁注视着老伴,眼含笑意。

湖北省来凤县桂花树社区,一件“西兰卡普”字样的作品在织机上成形(7月2日摄)。 西兰卡普是土家族传统手工织锦,在土家语称谓中,“西兰”意为铺盖,“卡普”意为花,早先通称“打花铺盖”或“土花铺盖”。土家孩子出生时外婆要送织锦,婴幼儿时要盖织锦,女孩子自小学习织锦,出嫁时在织机上制作西兰卡普作为陪嫁。西兰卡普记录了土家族的风俗和情感,与土家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被誉为土家族的“五彩活化石”,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月3日,湖北省来凤县桂花树社区,唐洪祥(左)与孙女唐鸣珂讨论西兰卡普图案。唐洪祥出生在“西兰卡普世家”,从小就对西兰卡普感兴趣。20世纪70年代,唐洪祥师从西兰卡普传承人叶玉翠,学习土家织锦技艺。随着手中经线、纬线交织变换,织机旁的时光一晃儿就过去了数十年。

织锦女工在来凤县龙凤文化中心广场现场制作西兰卡普,展示非遗技艺(2023年10月28日摄,无人机照片)。西兰卡普主要原材料是棉、麻、丝,主要以红、蓝、黑色线为经线,各种彩线作纬线,采用通经断纬、反面挑织的传统方法手工挑织而成。从根根棉线、丝线变成土家织锦,要经过20余道工序。由于花色复杂,做工精细,织者需全神贯注,若有经线或是纬线错乱,就得拆掉重织。

7月2日,唐洪祥对比设计图样和织锦成品。 西兰卡普图案取材自山水风光、文化娱乐、生产生活等,图案中还有一种特殊勾状纹样,比较典型的如八勾、十二勾、二十四勾、四十八勾。西兰卡普构图均衡对称,纹样丰富饱满,色彩鲜明热烈。纹饰多用亮色搭配,红与绿、黄与紫、橙与蓝,底色以黑色和蓝色为主。

织锦女工在来凤县龙凤文化中心广场现场制作西兰卡普,展示非遗技艺(2023年10月28日摄,无人机照片)。 “在变换纬线过程中,图案颜色便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根据织者的审美和心情,西兰卡普也会变换出不同颜色的图案。没有两件一样的西兰卡普。”唐洪祥说。

7月3日,湖北省来凤县桂花树社区,唐洪祥在纺线。 为了让这门精妙的手工艺代代相传,唐洪祥悉心教授子女西兰卡普织造技艺,举办多期西兰卡普培训班,开办土家西兰卡普织锦作坊,招聘工人从事西兰卡普加工生产,让更多人了解西兰卡普的魅力。

观众参观唐洪祥收藏的西兰卡普作品(2023年10月28日摄)。 心怀对传统手工艺的热爱,唐洪祥撰写了《西兰卡普》《土家织锦》等图文专著,并收集了多种西兰卡普实物及相关物品。2016年4月,由唐洪祥创办的土家织锦博物馆开馆,馆内收藏各个年代的织锦实物、织锦生产工具等物品百余件。 如今,博物馆一楼已成为西兰卡普培训基地。喜欢西兰卡普的人们在这里忙碌起来,数十台大大小小的织机齐声作响,歌唱着手工艺人对传统工艺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图文/新华社发

编辑/耿蕾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