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互联网+监管”是筑牢放心养老的利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15 15:35

据新华社消息,7月13日,全国养老服务监管工作会议上,民政部要求积极探索“互联网+监管”模式,探索新技术运用,为养老服务监管赋能。会议要求聚焦质量安全、从业人员、养老资金、运营秩序、突发事件应对等重点领域,着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

养老问题是当前和未来中国社会面临的重大考验之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29697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1.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167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5.4%。越往后,老龄化程度还将不断加深。如何对养老服务加强监管,是个重要的民生问题。

目前,养老服务领域问题不少。譬如,不法分子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开展“养老帮扶”等名义实施非法集资或诈骗犯罪,坑害老年人。一些养老机构则存在乱收费、未尽安全保障义务致老人受伤死亡、合同不规范等弊病。

老年人群无论是在家养老,还是入住专业机构养老,显然都需要规范的养老服务、安全的养老环境。虽说目前养老服务领域总体比较规范,但少数机构的不规范行为,给老年人群带来了不安全感,不免影响其幸福感。对此,有关方面从职责出发强化监管,为老年人群派发“定心丸”。

譬如,国务院办公厅2020年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通过强化综合监管助力养老服务。今年5月,民政部等七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强养老机构预收费监管的指导意见》。此外,最高法也在今年发布了多起涉养老服务民事纠纷典型案例,以案示警。

此次民政部要求积极探索“互联网+监管”模式,这是适应互联网时代、探索新技术、完善养老服务监管、助力老年人放心养老的重要思路。当“互联网+养老服务”方兴未艾,养老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现场检查方式无法有效实现监管目标,探索“互联网+监管”势在必行。

比如,针对养老服务领域的质量安全问题,就可通过“互联网+远程监控”来实现。由于养老机构多采取封闭式管理,老人在里面无论是受到暴力虐待,还是遭遇其他人身伤害,外界往往不知情。探索“互联网+远程监控”,监管部门和老人家属随时查看内部情况,可倒逼服务升级。

再如,针对养老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养老资金、运营秩序等方面,可探索“互联网+大数据”进行监管。此前在打击明星网红偷漏税等方面,已证实大数据是一种利器。在养老服务领域,之前监管面临的多个难点堵点问题,都有望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破解,压缩违法侵权空间。

目前,很多行业很多地方都在积极探索“互联网+监管”或“互联网+监督”,已经取得积极成效——既降低了监管成本,也提升了监管效率和效果。对养老服务领域而言,要以行业特点和问题为导向,量身设计属于养老服务领域的“互联网+监管”,这需要政策、资金和技术多重支持。

上述会议还提出加快推进养老服务法治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深化养老机构信用监管试点,充分发挥养老服务行业自律作用。当完善法治建设与多种监管机制同时发力,有望使养老服务更规范,老年人群更放心。

文/老鹰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