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柱难产 短刀上位 蜂巢能源发布10分钟短刀快充电池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05 09:25 阅读量:40909

2024年开始,超充电池已经成为动力电池企业争夺的技术高地之一,多家动力电池及主机厂推出了10-15分钟充电至80%SOC,或者充电5分钟续航400-500公里的方形、软包、大圆柱电池,快充成为了电池企业和车企的共同追求。

7月4日,蜂巢能源在全球合作伙伴峰会上发布了多款竞争力十足的短刀新品。针对纯电市场,蜂巢能源带来了行业最领先的5C磷酸铁锂短刀电芯,10-80%充电时间缩短至10分钟,以及6C三元超充电芯,同时满足超高续航与超充体验,充电5分钟,续航可高达500-600公里。针对PHEV市场,蜂巢能源推出了全行业首款4C混动短刀电芯——“800V混动三元龙鳞甲”;至此,蜂巢能源的快充产品已经全面覆盖2.2C至6C,并全面适配PHEV、EV等不同动力形式的乘用车车型。

混动4C龙鳞甲,开创PHEV超充时代

继去年第二代混动专用短刀电芯发布后,蜂巢能源本次带来了行业首款热电分离的三元短刀电池——“800V混动三元龙鳞甲”。

顾名思义,800V混动三元龙鳞甲电池适用于800V平台架构,支持超快充,最高可以达到4C的充电倍率,并沿袭了龙鳞甲热电分离技术,安全性更高,在800V+4C快充技术的加持下,成为行业充电最快的PHEV产品。这款专为下一代混动车型打造的革命性电池产品,将在2025年7月量产。

当下市场,PHEV车型已经成为拉动新能源渗透率继续提升的主力。蜂巢能源的短刀产品天生适合PHEV车型的内部构造,可以有效避开排气管,做到高集成、高电量。

800V混动三元龙鳞甲的产品力更为突出,该产品相比传统的PHEV电池包,做到了体积利用率提升20%,再加上250Wh/kg的能量密度,可以为PHEV车型提供55-70kWh的电量选择空间,最高带来300-400km的纯电续航。这已经达到了不少纯电车的续航水平。

更关键的是,这一产品还做到了单位成本降低5%,在价格上更有优势。

5C、6C超充电池,引爆纯电市场

蜂巢能源针对EV市场也发布了短刀铁锂和三元两款超充电池,满足车企对提升充电速度的迫切需求。

首先是一款基于磷酸铁锂体系的短刀5C超充电池。此款短刀快充电芯能在10分钟内完成10%-80%的补能,并且循环寿命也可以做到超过3500次,将于今年12月实现量产。

另一款则是基于三元体系的6C超充电池。6C已经成为电池企业的兵家必争之地,蜂巢能源打造的6C超充电池在10%-80%SOC区间内峰值功率可达6C,可做到充电5分钟,续航500-600km,一杯咖啡时间即可满足长途需求。此外,该产品整包电量高达100-120KWh,续航最高可达1000KM以上。  

深耕叠片工艺,筹备固态电池

在固态电池的预研上,蜂巢能源在峰会上也发布了能量密度266Wh/kg的三元半固态电池产品,这是蜂巢能源综合可量产搭载时间、成本和应用场景定义的首款产品,主要用于异形包大电量车型。相比液态高镍电池,该款产品强制触发热失控时的耐热时间增加了一倍,失控后最高温度降低200度,热稳定性更好,更不容易扩散到相邻电芯。

叠片技术方面, 目前蜂巢能源“飞叠”技术达到了0.125秒/片的叠片速度,已在盐城、上饶、成都基地大规模投产,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飞叠工艺的每GWh设备投资已低于卷绕工艺。

飞叠技术的持续突破,也符合当下电池行业持续降本的竞争态势,再加上蜂巢能源大单品的策略,制造越多,规模化效应越强,产品的一致性和良率也将持续提升。

本次峰会,蜂巢能源全面展示了最新的产品体系和持续深耕短刀叠片技术带来的综合优势,还发布了各项领先课题,与供应商实现共创共赢。随着特斯拉大圆柱项目暂缓,大圆柱的未来更加存在不确定性。在动力电池行业内卷加剧的背景下,蜂巢能源短刀快充无疑成为面向下一代动力电池产品的代名词。随着飞叠技术加持的短刀快充加快量产装车步伐,蜂巢能源发展势头将进一步上升。

编辑/赵一棠

相关阅读
蜂巢能源放大招:越野电池亮相、6C超充时代来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14
59度超大电量、6C+800V超充体系 蜂巢能源第五届电池日放大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08
蜂巢能源热复合短刀电池单月出货量破5万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31
历史性突破,蜂巢能源热复合短刀电池单月出货量破5万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31
连续两个月装机量前五,蜂巢能源稳步增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12
蜂巢能源10月装机量增长迅猛,短刀电池获市场认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12
蜂巢能源大单品战略奏效,插混市场掀起“短刀”热潮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24
蜂巢能源杨红新:热复合短刀电池是刀片最优解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