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跨海大工程“偶遇”中华白海豚 实践者介绍海洋工程为中华白海豚“让行”措施
广州日报 2024-07-04 10:05

6月30日15时,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通车试运营。深中通道是粤港澳大湾区连接珠江口东、西两岸的战略性通道,北距虎门大桥约30公里,南距港珠澳大桥约31公里,是国家高速公路网G2518(深圳至广西岑溪)跨珠江口的关键控制性工程。

随着深中通道通车试运营,珠江口跨江跨海通道已增加到5条,此前,珠江口的4条跨江跨海通道自北向南依次为黄埔大桥、南沙大桥、虎门大桥和港珠澳大桥。而珠江口在建和规划的通道还有6条,分别为在建的黄茅海跨海通道、狮子洋通道、深江铁路珠江口隧道、澳门轻轨横琴线以及规划中的深珠通道和莲花山过江通道。

越来越多的大工程在珠江口进行规划建设,对在这一区域生长繁衍的中华白海豚的生存环境也会产生一定影响。记者了解到,为了让大工程与白海豚“和谐共处”,在项目单位进场施工前,保护中华白海豚的相关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已经制定完善,而大工程开工建设的同时更是尽量减少与中华白海豚“狭路相逢”,记者近日就此进行了采访。

施工船舶配备“观豚员”“偶遇”白海豚需暂停或降速

中华白海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0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被誉为“海上大熊猫”。而珠江流入南海的入海口是海洋动物生长繁衍栖息的“乐园”。

在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此前建设完工的港珠澳大桥刚好穿行而过,在该桥建设之前,相关规划建设及保护部门就优化了设计方案,旨在减少占用海域面积,以减少对白海豚生存环境的影响,港珠澳大桥为此将桥墩数量从原本的318个缩减到224个。

在港珠澳大桥向北约30公里处,是刚通车试运营的深中通道,尽管该段水域距离保护区已经超过15公里,但依然会有中华白海豚时常出没洄游。在深中通道建设过程中,建设者们偶尔也会与中华白海豚“不期而遇”。

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深中通道项目经理马定强向记者分享了他拍摄的两段“偶遇”中华白海豚的视频,其中一段的拍摄时间是在2021年三四月份,另一段则是在2023年七月份前后,视频中能够看到,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一道白色的身影不时出现在水面,与周围海水的颜色形成鲜明对比,令人印象深刻。

据了解,深中通道是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世界级跨海通道集群工程,创下世界最长双向八车道海底沉管隧道、世界最宽海底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等纪录,它的海底隧道长约6.8公里,其中沉管段约5公里。“我们主要负责的是整个深中通道沉管隧道的基槽开挖及航道疏浚工作。”马定强介绍,在项目施工前,中交广航局提前制定了《中华白海豚保护管理制度》《中华白海豚保护应急救护预案》及水环境监测等全方位保护中华白海豚的措施。“制定系统的保护措施,是每个项目单位进场的前提条件之一。”

他表示,以上是最常规的措施,而由于每艘船的作业内容不同,公司要求每艘船都要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具体的措施是由每艘船针对自己的施工环境去编制的,项目部也会编制相应的保护措施。但本质上就是要求每艘船都要控制作业时对海水环境以及中华白海豚栖息环境的干扰。”

此外,在施工期间,施工船舶还必须配备一个“观豚员”岗位,专门观察中华白海豚的出没,该岗位需要取得上岗证之后才能够上岗作业。“观豚员”会将出海期间有没有遇到白海豚,以及施工期间有没有白海豚出现都登记在册,一旦施工期间发现白海豚,那施工就要暂停;如果是在航船500米范围内有中华白海豚出没,就必须把航速降低至10节以下,让出通道以便中华白海豚先行通过。“等它们离开之后我们再重新开展施工作业。”

“牺牲”成本与效率 保护白海豚的生活环境

“在基槽开挖的标高范围内,有着大约30万立方米的风化岩,其中还有着2万立方米强度很硬的中风化岩。”马定强介绍,中风化岩在疏浚中最难处理,如果是针对这种土质,常规的处理方式是爆破,但如果进行爆破处理,势必会影响中华白海豚的生活环境。因此施工队就要选择另外一种更加环保的处理方式——用岩凿工艺对岩石进行开挖。

他告诉记者,开挖的最大深度达海底40米,由于沉管隧道对地基的要求和精度控制都很高,此前在国内的大工程上也没有尝试过。“因此,当时就面临着一个问题,如果采用凿岩工艺开挖的话效率会比较低,而效率低必然会造成设备投入时间长,整个周期延长,成本也就增加了。”

马定强做了对比,如果使用爆破工艺,施工时间在3个月左右,但如果使用岩凿工艺施工,则需要一年半左右,时间是前者的五到六倍。并且随着时间增加,成本方面也相应增加了。经过比选论证后,项目部最终决定:取消爆破施工,采用更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凿岩工艺施工,即采用重达35吨的凿岩棒进行深水凿岩施工。

最终,尽管在施工过程中“牺牲”了一些成本与效率,但通过改变工艺的方式,建设者们最大程度地减少了项目施工对中华白海豚生活栖息地环境的影响。

“在施工的码头中山一侧我也见过中华白海豚,白色的皮肤上有着粉色或者灰色的点。”马定强回忆道。

制定方案、加强培训、专题论证 海洋工程要与白海豚“共生”

“每个项目的施工内容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中华白海豚的保护措施的情况也不太一样。”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肖尤盛介绍,整体来说,海洋工程对于中华白海豚的栖息环境或多或少会有一定影响,比较明显的如人工岛、填海、桥墩等占用了栖息地等。所以国家在批准涉及保护区的海洋工程建设时,会要求作针对保护区的专题论证报告,报告里会明确特定海洋工程相应的影响、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和修复方案等。同时还包括保护措施和修复方案落实的监督,保护措施落实到位,就能够减少这方面带来的影响。

他举例,如航道开发工程,在航道开发的施工阶段可能会对海底的底栖生物带来一定影响,但是在施工完成之后就没有什么特别的影响了。“比如项目中修建了人工岛,在项目完成后又不可能把这座岛直接‘搬走’,那就改变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原来这个地方是没有岛的,但因为人工介入而多出一个岛,那个地方的海洋生态就略微发生了改变。”

他告诉记者,由于港珠澳大桥是直接穿越保护区,所以大桥在建设过程中各方关于保护中华白海豚的交流也会相对多一些。如大桥管理局和保护区联合成立中华白海豚保护管理组织机构、制定中华白海豚保护的监管监测实施方案、举办港珠澳大桥工程管理和施工人员培训班等,都是港珠澳大桥建设与中华白海豚保护之间“和谐共生”的对应保护措施。

“每一个工程在环评阶段也会请专家进行专题论证。”肖尤盛介绍,在专题论证报告中会提到众多生态补偿的措施,其中就包括了对中华白海豚的保护措施。而相关施工单位也会按照要求落实这些措施,当地政府和保护区也会进行相应的监督。

借助“神器”实时动态监测 用声呐技术“聆听”白海豚

“我们也用新的科技手段来保护中华白海豚。”肖尤盛介绍,珠江口是国际上航运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中心,航道从保护区内穿过,船舶往来如织,中华白海豚的保护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支持下,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先行先试,2022年在国内率先建设了实现“全天候无死角全覆盖”监控保护区内船只的电子围栏系统,又着眼于对中华白海豚进行实时定点监测,于2023年建设了全国首个采用被动声呐技术,实现全天候实时动态定点监测中华白海豚数量、分布和活动规律的监测系统。

这两者组成了如今中华白海豚管护和监测的两大科技“神器”。借助电子围栏分析功能,疑似违规的船只轨迹会被标记,后台可通过现场远程摄像或无人机摄像等方式留存违法行为证据;海豚发出的声音会被记录,其活动会被抓拍并标记位置,这也成为研究中华白海豚的关键资料。

肖尤盛打开自己的手机系统,上面显示着当天通过声呐技术记录的16次中华白海豚出没的“声音”。而通过“电子围栏”也能在单位内部电脑上预警和发现异常,还可以通过监控和派出无人机或船艇前往现场查看情况。若是发现有渔船违规在保护区里捕鱼,也能够及时将相关证据材料提供给海洋执法和渔政部门。

文/张丹

编辑/倪家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