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王世襄110周年诞辰——他不仅是玩家,更是严谨的学者、专业的收藏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7 17:24

近日,众多文化爱好者与学者齐聚三联书店,纪念文物大家王世襄先生110周年诞辰。王世襄这个名字,对于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研究者和爱好者来说,意味着一段传奇,他的身份很难用一个词来定义。启功先生称其“玩物不丧志”,苗子先生谓其“治学凭两股劲:傻劲和狠劲”,杨乃济先生评其“大俗大雅,亦古亦今,又南又北,也土也洋”,张中行先生感叹“唯天为大,竟能生出这样的奇才”,尚刚先生赞他“对文物的深切认知与整体把握,后人无法企及”。

他是学问家:其《明式家具研究》为中国古典家具研究奠定学术基础,编年体漆器图录《中国古代漆器》与《髹饰录解说》被誉为漆器研究“双璧”,他还系统性地研究介绍竹刻艺术,使这一清末以来已式微的传统艺术重见天日。

他是收藏家:家具、铜炉、雕刻、漆器、书画、典籍、古琴、葫芦、鸽哨……上至文人雅玩,下含市井小民善好赏鉴的器具玩物,无一不藏,且著书详细标明年代、来历、材质、制作工艺和传承意义,为鉴赏者打开一个充满情趣与意味的世界。

他更是生活家:爱吃懂吃、烧得一手好菜,酒楼名厨视他为知音。自小摔跤、放鹰、遛狗、猎獾,种葫芦、养蟋蟀、玩鸽子、逗鸣虫……玩得广泛,玩得执着,为玩不惜费时耗力爬梳古今文献、遍访师友,最终把“玩”做成了学问:《蟋蟀谱集成》《明代鸽经 清宫鸽谱》《说葫芦》无一不是填补空白的经典著作,将中国传统的玩好带到了现代,推向了世界。

在这次特殊的纪念活动上,现场的嘉宾们分享了他们与王世襄接触的亲身经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尚刚说,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出版,王世襄先生担任漆器卷的主编,他写就的导论《中国古代漆器工艺》,全文连注释5万字,见解深刻,资料全面、求证严谨,“导论有注释240条,说清楚了他所征引的古代、当代研究的著书,是当代最完备的漆器研究的索引。”

古典家具专家、王世襄的入室弟子田家青回忆,“王世襄先生对每一本书都认真对待,成书交稿都是手写体,每个字都写得很漂亮,他的书稿可以当成书法作品。”也正因为如此,他对于那些编印质量不佳的图书深恶痛绝,他曾写下这样的文字,“交稿长达七载, 好话说了万千, 两脚跑出老茧 ,双眸真个望穿 ,竖版改成横版, 题辞页页倒颠 ,纸案文如蚁阵”。

对于老师“玩家”的称号,田家青表示不以为然。“一个人能成事,绝非像他自己说的就是靠‘玩’出来。其实‘玩家’也不是他自己说的,别人提出,他自己也很宽容,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吧。按我的理解,这个‘玩’字是你干什么干到头,干到极致才能说是‘玩’。”

而说到“玩家”,就不得不提王世襄烧菜的手艺。黄苗子之子黄大刚回忆,王世襄喜欢做菜,有很多特别绝的菜,比如王式炸酱面,海米烧大葱等。关于著名的海米烧大葱也有来历。“他曾说海参没有,咱们照着葱烧海参的办法,用海米代替海参,这是他自己琢磨出来这么一道菜。”

对此,原北京燕山出版社总编辑、文化学者赵珩认为,其实王世襄和汪曾祺先生一样,都是吃主儿。“他们很懂吃,也能实际下厨做几样,但(现在的流传)有很多都是夸张的,不能完全看后人描述。口腹之欲人皆有之,在他们并不是特别刻意。比如那道焖烧大葱,我后来问过王敦煌(王世襄之子),他就说都是瞎扯,不过是老先生现抓挠(北京话,比喻无计划无条理地做事)的。”

“格调和品位总能反映在日常生活中,莫过于烧饭做菜。”田家青介绍,“早先在海外收藏圈就有一句话,吃不到王世襄的焖葱死不瞑目。其实先生做菜,就是用最普通、最便宜的原料做大众菜,关键在于有绝招,核心是掌握火候。不管多忙,先生总要自己抽时间下厨做些家常菜,一定不放味精,味道绝好在于各种细节的处理,这也变成了他的一个生活乐趣。”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祖薇薇
编辑/崔巍

相关阅读
纪念王世襄先生诞辰110周年|怀念王世襄先生一代宗师永存匠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9
纪念王世襄先生诞辰110周年|怀念王世襄先生一代宗师永存匠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9
众学者纪念文物大家王世襄先生诞辰110周年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6-04
赵无极大师纪录片北京发布会举行 “不仅是一个艺术家的故事,更是一个时代的纪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5
雅集|美食家是热爱生活而好吃的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1
别史|双叶丛书背后的故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1
人物|亲朋眼中的辛丰年 音乐文化学者辛丰年先生百年诞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30
文学|除了是青年们打卡的网红大楼,它更是很多人生徘徊的记忆之地
文学报 2023-06-1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