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疼痛难忍、无暇赏春:肿瘤患者应该如何应对疼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8 17:30

春色满园,正是一年好春光。部分肿瘤患者却因疼痛无暇踏青,难以享受正常生活。对于肿瘤患者和家属,疼痛往往是治疗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问题。有效的疼痛管理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痛苦,还能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对于疼痛,如何评估、何时就医、如何用药,其中有何注意事项,快来一起看看吧!

“忍”字当头对不对?

日常生活中,大家常常提到“是药三分毒”。因此部分肿瘤患者或家属在面对疼痛时,首先想到的不是治疗,而是通过意志力忍受疼痛。事实上,这是一种非常不可取的观点。长期疼痛会造成患者食欲减退、睡眠不佳,进而可能加重营养不良,造成免疫力降低。在心理层面,疼痛会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长期处于低落的心境中,患者还可能对疾病治疗丧失信心。因此,咬牙忍受不可取,通过适当的药物管理疼痛才是良策!

何种疼痛需就医?

对于从未接受过疼痛评估的肿瘤患者,当疼痛影响影响休息、睡眠时,应引起重视、主动至疼痛门诊/肿瘤内科门诊就医。在日常对疼痛的评估中,也可以应用NRS评分,以0分表示没有疼痛、10表示最严重的疼痛,可根据自己的感受,选择一个最能代表自己疼痛程度的数字,用于监测用药过程中疼痛的变化。需要强调的是,在持续疼痛的基础上,肿瘤患者可能会突然出现短暂、剧烈的疼痛,我们称之为爆发痛。在就诊过程中,爆发痛的次数、程度应注意与医护人员单独说明。

心急吃不了止疼药!

肿瘤患者应用止痛药物后,常常希望给足剂量、一步到位,希望止疼效果立竿见影。事实上,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和耐受程度是不同的。增大药物剂量的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也在提高。因此,为了寻找到止痛效果与不良反应的平衡点,治疗中往往会经历一个药物剂量“爬坡”的过程。在初始用药时,由于药物剂量较小,很有可能存在疼痛控制不佳的情况,当出现这种现象时,请大家不要急躁,需要冷静、客观地向医护人员表达疼痛在用药后的变化,从而帮助医护人员更好的把握调整剂量的力度。所谓“心急吃不好止疼药”,治疗过程中我们要多一点耐心,从而收获更好的效果。

疼了才吃药,不疼不吃药?

当制定好止痛方案后,是否应该疼了才吃药、不疼不吃药呢?这是非常不可取的观点,由于药物本身存在起效时间,延后用药时间会使对疼痛的控制效果变差,同时对方案有效性的评估也会造成偏差。通俗来讲,疼了才吃药的情况下,如果疼痛控制不佳,难以判断是因时间过短、药物没起效,还是本身药物剂量偏小、难以打到控制效果。因此,在疼痛用药过程中,按时服药是非常重要的原则,需要肿瘤患者自己加强注意,同时家属帮助提醒。

两种联用效果好?

在疼痛治疗过程中,联用两种止疼药物的情况非常普遍。但需要警惕的是,对于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洛索洛芬等),切勿同时应用两种或以上非甾体类抗炎药,这会对消化道黏膜造成刺激或损伤,有可能出现消化道溃疡、穿孔等非常严重的后果。

调节心情益处多!

除了药物治疗外,适度加强运动、规律作息、保持良好心情对疼痛的控制也十分重要。如果由于疼痛已经产生了抑郁、焦虑的情绪,也可考虑心理医学科就诊,加用调节情绪的药物。

结语

肿瘤患者疼痛管理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承认疼痛不是懦弱,而是战胜疼痛的开始;疼痛用药不是一拍脑袋,而是冷静评估、逐渐摸索最佳剂量;用药要定时,同时还要避开雷区。总之,疼痛管理需要医生、患者和家属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的管理,疼痛不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山峰!

文/协和医院博士后 焦蕤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