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到底捂哪儿?做好这几点,让你少生病!
江苏疾控 2024-04-12 19:30

俗话说“春捂秋冻”。

近日,气温回升,大街上已然穿啥的都有了,但要说的是医院感冒生病的也不少,尤其是儿童。在这里提醒大家:气温虽有所回升但早晚温差大,还是要注意保暖,该“捂”则“捂”。

说到“春捂”,到底应该怎么“捂”?“捂”哪儿,“捂”到何时?一起来看看!

春天为啥要“捂”?

先说什么是“春捂”。

“春捂”是指在春季,气温刚刚转暖时,不要过早脱掉棉衣,是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功能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春天为啥要“捂”呢?俗话说“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此时天气乍暖还寒,往往是太阳出来暖洋洋,遇到刮风下雨就会冷起来,很容易出现倒春寒。如果不注意天气变化,过早脱去厚衣服,一旦气温降低,身体很容易遭受病菌的侵袭。

研究发现,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侵袭、降温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如感冒、消化不良、气管炎、关节炎、心肌梗死、中风等。因此面对“孩儿脸”似的春天,要经常关注天气预报,跟随气温变化加减衣物,该“捂”则“捂”,一般认为,昼夜温差大于8℃就是该捂得信号。

另外,从中医养生的角度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捂则是顺应春天阳气生发的需要,可以更好地保护身体的阳气。

那到底应该怎么“捂”,“捂”哪儿?

“春捂”虽然是要多穿一些衣服,但并不是越多越好,更不是全身上下捂得严严实实。“捂”的程度应以自身感觉温暖,又不出汗为宜。

“春捂”需要重点关注身体的几个部位:

捂头颈:春天保护好头颈部至关重要,建议根据温度戴好围巾、帽子。

捂腰:不要过早穿露腰的衣服,(从中医角度讲,人体阳气的根在肾,腰为肾之府)如果腰部受凉,可以及时用热水袋等热敷缓解不适。

捂腹:特别是一些胃部怕冷、爱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肚脐部位的保暖。

捂小腿、膝足部:常言说,寒从脚下起,人体下部血液循环较上部差,年轻的女性不要为了漂亮过早穿短裙露小腿、脚踝。春捂穿衣可遵循“下厚上薄”的原则,秋裤先别着急脱。

“捂”到何时?

有些人要问了,那这“春捂”是捂一整个春天吗?

不不不。一般来说,对多数老年人或者体弱多病而需要“春捂”的人来说,15℃可以视为“捂”和“不捂”的临界温度。

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相对稳定时,可以适当减少身上衣物,但减衣还是以气温持续7-14天没有变化时为宜,体弱者或者高龄老人要捂14天以上,身体才能适应,减衣太快,就可能出现“一向单衫耐得冻,乍脱棉衣冻成病”。

另外“春捂”也因人而异。平时体质虚弱的年轻人、抵抗力较弱的老年人、久病之人以及儿童需要“捂”,对于青壮年,尤其是体质偏燥热、湿热的人,春捂就不一定适合了。

春季常见病多发,特别是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疾病等,所以建议在“春捂”的同时应该在生活中注意饮食,加强锻炼。家里也要每天开窗通风换气。

最后,春季昼夜温差大,推荐一个“洋葱式”穿衣法。

“洋葱式”穿衣法:

“洋葱式”穿衣,顾名思义,就是像洋葱一层一层,内层可穿排汗功能良好的衣物,中层衣物保暖,最外层防水防风,应付天气变化。根据场合与温度,可一层层及时增减衣物。

第一层是贴身纯棉衣物,是吸汗速干层。这一层的主要功能是将皮肤表面的水分带走,防止热汗变冷汗,受凉感冒。

第二层是保温隔热层,这一部分主要是制造蓬松的空气隔热层,阻止热量的流失。这一层可以用软壳、抓绒、羊毛、羊绒制品,或者一些小的羽绒和夹棉马甲。

第三层也就是最外层,是防风防水层,目的在于在保温隔热的衣物和外界制造一道屏障。便于穿脱的外套比较合适,保暖效果会好很多。

参考

1. 张正修.正确春捂 远离疾病[J].家庭医学,2023,No.703(03):38.

2. 周赛男.春天为啥要“春捂”?[J].中医健康养生,2024,10(02):48.

3. 张明.“春捂”要注意,更要因人而异[J].祝您健康,2022,No.418(03):19-20.

来源:江苏疾控(微信号:jscdcwx)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