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国两会 解码中国动力源 | 持续改善空气质量 建设美丽中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9 21:01

我国是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在向大气污染宣战之后,PM2.5的平均浓度从2015年的46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3年的30微克/立方米,8年之内下降了35%。

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建设美丽中国的七个重点领域,排在首位的就是“美丽蓝天”。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要推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深入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

在PM2.5浓度已经大幅下降的背景下,我国空气质量继续改善的空间在哪?北京青年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代表委员。

全国政协委员,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

下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立项已启动

全国政协委员,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推动PM2.5浓度稳定下降、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压力依然较大,要最大程度发挥“人努力”的作用,用更多减排量冲抵污染排放增量和气象条件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空气质量质变的拐点何时到来?

北青报:在向大气污染宣战之后,我国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您认为,我国空气质量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是否已经到来?

刘炳江:我国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特别是“煤烟型”污染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较重,重污染天气依然多发、频发。结构调整也仍然在路上,“偏重”的产业结构、“偏煤”的能源结构和“偏公路”的运输结构没有根本改变。二氧化硫治理现在比较充分,但VOCs和氮氧化物这两项PM2.5和臭氧的重要前体物治理还有短板。

此外,春季沙尘、夏季异常高温、秋冬季“厄尔尼诺”等不利气象因素也给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带来很大不确定性。

应该说,空气质量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没到来,大气污染治理仍处于爬坡过坎、负重前行的关键期,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

北青报:《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中提出,到2027年,全国PM2.5平均浓度要下降到28微克/立方米以下,到2035年要下降到25微克/立方米以下,实现空气常新、蓝天常在。在PM2.5已经大幅下降的背景下,空气质量继续改善的空间在哪里?

刘炳江:2023年11月,国务院印发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明确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下降1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1%以内,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0%以上。

从科学规律和发达国家经验来看,当空气质量改善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空气质量会随着气象条件的变化出现短期波动。当然,这也意味着要在大幅下降的背景下再进一步改善,需要付出更大努力。

我们要扎实推进产业、能源、交通绿色低碳转型,强化面源污染治理,以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油品储运销为重点削减VOCs排放,以移动源和工业炉窑为重点推进氮氧化物减排。统筹运用源头防控、结构优化、末端治理等手段,实施一批重点领域大气污染减排工程项目。结合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以污染减排推进重点行业绿色发展,实现“减污降碳”多赢。

北青报:机动车是我国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我们注意到《意见》中提到“研究制定下一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开展新阶段油品质量标准研究”,现在是否有新进展?

刘炳江:生态环境部已经启动下一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立项和预研究工作,初步明确了下一阶段标准的主要思路和目标。要研究同步控制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持续加严污染物排放要求,进一步降低NOx和VOCs污染排放限值,尤其是降低实际行驶中的排放。

考虑到未来车辆智能化、网联化的趋势,以及目前国六已经具备的基础,下一阶段仍然要对在线监控、OBD等智能监管技术重点研究和关注。还要关注非尾气排放管控,加强对刹车磨损颗粒物排放、轮胎磨损颗粒物排放、电池耐久性等问题的研究。

机动车排放标准的实施也离不开油品质量的同步升级。下一步我们会配合有关部门推动油品标准的研究和制修订工作同步开展,为我国汽车行业转型升级、参与国际竞争奠定基础和保障。

最大程度发挥“人努力”作用

北青报:我们也注意到,日益显现的气候变化给大气污染防治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在“天不帮忙”的情况下,“人”要如何“努力”来稳住空气质量的改善成果?

刘炳江:近几年来,受日益显现的气候变化以及蒙古国等境外沙源地起沙传输影响,我国沙尘天气频发,对空气质量影响显著。去年沙尘天气为近十年来最多,比平均值高50%,其中沙尘暴及以上强度过程达到5次,是近十年同期平均的2倍左右。去年还经历了一次厄尔尼诺事件,特别是12月中下旬遭遇极寒后快速回暖天气影响,华北、华中、华东、成渝大部地区受长时间、大范围高温、高湿、静稳等不利气象条件,导致出现重污染天气过程,仅此轮过程就使得全国PM2.5浓度上升1.1微克/立方米。

在“天不帮忙”的情况下,需要各地区各部门共同努力,按照《空气质量改善行动计划》相关要求,聚焦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大力推进VOCs、NOx等协同减排,最大程度发挥“人努力”的作用,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强化面源污染治理,多污染物减排,加强机制建设。

我们还要会同相关部门和单位,认真做好沙尘天气监测评估,开展预报技术专项研究,提高沙尘天气过程的预测预报能力,加强沙尘等异常气象条件和非人为因素对空气质量影响的科学评估。

北青报:您对今年全国空气质量状况以及全年目标有何预判?

刘炳江:2023年全国PM2.5浓度比2022年上升1微克/立方米,同2019年相比下降12%,与三年疫情期间相比基本持平。空气质量主要受污染排放和气象条件两方面影响,但去年这两方面都相当不利。所以坦率地讲,能稳定在这个水平是非常不容易的。

今年前两个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同比改善,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4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9%。优良天数比率为80.1%,同比上升1.6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比率为3.0%,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考虑到随着2024年全国经济生产活动进一步复苏,能源消耗、主要产品产量、交通流量同比增加,污染物排放水平仍可能同比增加。需要说明的是,2024年,如果煤炭消费量大幅增长的趋势不能得到有效遏制,那PM2.5浓度可能再次面临上升风险。另外从气象条件看,虽预计厄尔尼诺事件将于今年4月前后结束,但从以往经验看,由此产生的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一般还要持续几个月,发生极端天气的概率依然较高。

今年推动PM2.5浓度稳定下降、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压力依然较大。我们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各地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用更多的减排量冲抵污染排放增量和气象条件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坚持稳中求进的原则,按照时序进度,即完成“十四五”总目标的80%设定2024年空气质量改善目标。

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仍复杂艰巨

北青报:过去10年来,京津冀地区污染治理成效显著,三地平均PM2.5浓度下降了65.1%,。去年10月,中办、国办发文,不再保留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也不再加挂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环境管理局牌子。这个小组是否已经“功成身退”?

刘炳江:2013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建立了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2018年调整为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统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在这个机制框架下,2013年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形成了大气污染防治共同治理的格局,实现了空气质量的大幅改善。

不再保留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并不代表这个小组已经“功成身退”。我们要清醒认识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成果还不稳固,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以公路货运为主的运输结构没有根本改变,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仍是全国污染最重的区域之一,秋冬季重污染天气依然高发、频发。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仍然存在。

随着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持续深入,污染减排的边际效应越来越凸显,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下一步,更需要在精准、科学、依法治污上下功夫,也更需要区域统筹的领导机构,不断深化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机制。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相关工作将通过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等手段统筹推进,进一步提升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权威性。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所长贺泓:

推动PM2.5与臭氧协同控制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所长贺泓表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已经到了深水区,PM2.5下降的同时增强了太阳的辐射,太阳辐射则加剧了大气光化学反应,产生了更多的臭氧,PM2.5跟臭氧的协同控制面临严峻挑战。

贺泓说,从国际经验和国内实验观测结果来看,氮氧化物的深度减排是降低臭氧浓度的主要方式。“当氮氧化物大比例地消减时,不仅有利于颗粒物进一步降低,臭氧也会跟着降低。“经过测算,氮氧化物的浓度要降低70%以上,臭氧才会降低,在没有达到这个阈值的时候,必然有一个时期臭氧会反弹,这个时期可能还会相当长。”

要如何应对不断加剧的臭氧污染?贺泓带来了关于建设“自净城市”的建议。他介绍,臭氧分子的结构并不稳定,在室温条件下就可以慢慢分解为氧气,只是过程比较慢,而高效的催化材料可以大大加速这个过程。根据臭氧特性,他们研制了一种材料,其活性、稳定性非常高,使得臭氧的分解速度达到了毫秒级。该催化剂能够在没有任何的外加能量、没有光照情况下,在200多万空速下的环境温度中实现臭氧的完全分解。

“我们突发奇想,既然这个催化剂效率这么高,能不能用在外大气中?”贺泓说。在北京大兴黄村公园,将催化剂做成功能涂料应用在公园的建筑上,并进行了长达3年的外场测试。观测结果显示,涂料使用区域的臭氧浓度绝大多数天数都下降了5%-20%。这一结果让贺泓感到非常惊喜,公园的建筑密度低可供使用涂料的建筑表面较少,如果将该涂料使用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就形成了一个具有自净功能的城市,实现了对大气环境中臭氧没有能耗、成本极低的清除,并且能够有效缓解氮氧化物深度减排过程中必然会带来的臭氧反弹,进而推动PM2.5跟臭氧的协同控制。

“北京是首善之区,也希望北京能够率先推动建设‘自净城市’,应对臭氧污染。”贺泓说。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海生:

科技创新支撑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阶段性重要进展,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海生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黄河流域天生“体弱多病”,要实现目标任务依然艰巨,科技创新在解决黄河流域大尺度复杂环境系统问题中尤为重要。

李海生介绍,2023年,黄河流域水质首次提升到优良水平,干流连续两年全线达到Ⅱ类水质,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持续向好,源头、三角洲等区域生物多样性稳步提升。但是,黄河流域天生“体弱多病”,面临生态环境脆弱敏感、资源环境承载力弱、水资源水沙不平衡、水—气—土—固复合污染、产业倚能倚重等复杂生态环境问题,协同推进流域环境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依然艰巨。

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联合研究中心成立已有两年时间,围绕流域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开展23个共性项目联合攻关,并在32个城市开展驻点科技帮扶。李海生介绍,国家黄河中心相关研究成果支撑了生态环境部有关部门水生态调查评估、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农村黑臭水体和生活污水治理、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等相关制度制定和工作实施,共为国家和地方提供政策建议34项、重要研究报告或工作方案等178份。同时,通过驻点实现研究成果的快速落地应用,助力30个城市水体消劣达标及水质提升、18个城市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等12项重点工作,全面支撑了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

“黄河流域污染治理是涉及复杂系统工程的重大科学问题,科技创新在解决黄河流域大尺度复杂环境系统问题中尤为重要,可以发挥桥梁纽带和支撑引领作用。”李海生说。

图片均为受访者供图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鑫 张月朦
编辑/马晓晴
校对/王唅

相关阅读
中国何以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6
海南省2023年环境空气质量刷新该省最佳监测记录
中国新闻网 2024-03-04
来之不易的空气质量改善成果须全力稳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04
36项措施护航“蓝天保卫战” 一文解读《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
央视新闻 2023-12-08
36项措施!一文解读《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12-08
生态环境部:4月上半月全国空气质量以优良至轻度污染为主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4-02
我国将开展3大攻坚行动改善空气质量 到2025年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新华社 2022-11-18
北青快评 | “故宫星轨图”晒出空气质量改善“北京奇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9-1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