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安徽亳州市长:当好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上进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6 20:05

位于安徽省西北部的亳州,有着“中华药都”的美称。

中医药产业是亳州市首位度产业,也是亳州藏富于民、推动共同富裕的特色路径。近年来,亳州正全力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目标之一,正是“现代中医药产业规模达2100亿元”,并培育产值超10亿元医药制造大企业6家。

不过,亳州市长秦凤玉告诉北青报,当地中医药产业转型发展,也面临一定的堵点。未来,亳州将从育龙头、引品种、促贸易、重研发等四个方面发力,推动实现产业发展目标。

近年来,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等一系列政策落地,亳州也在持续积极融入,并且已经获得一些成绩,包括入选“长三角高铁旅游小城”,聚力打造长三角精品“菜篮子”等。

秦凤玉表示,未来,亳州将持续拼经济、促发展,多措并举,当好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上进生”。

(1)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从四个方面发力

北青报:您于2月16日春节假期期间主持召开了2024年新春药业企业座谈会,并与现场企业家互加微信好友,体现了对于这项工作的重视。当前亳州中医药产业发展有什么难点或者瓶颈?亳州计划如何实现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目标,有哪些务实举措?

秦凤玉:亳州是神医华佗故里,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中药材交易中心和全国最大的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中药保健饮品生产基地,去年成功入选中央财政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正全力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全国中医药产业高地、中医药进入国际市场的“桥头堡”。2023年现代中医药产业规模达1852.5亿元、增长11.3%,其中,中药材种植业产值46.5亿元、增长9.2%,医药制造业产值426亿元、增长19.5%,中医药流通贸易额1380亿元、增长9.1%。但客观来说,我市中医药产业发展依然存在产业层次不高、龙头企业较少、交易市场升级困难等问题,中医药产业转型发展面临一定的堵点。

围绕实现中医药产业发展目标,我市制定《亳州市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三年实施规划(2023—2025年)》,出台《亳州市支持医药及大健康产业发展若干政策》,计划从“育、引、销、研”四个方面发力。“育”就是育龙头,增强产业集聚力。顶格推进招商引资,发挥本土企业、行业商协会作用,开展以商招商、基金招商、商协会招商,招引中医药头部企业。实施“扶优育规”和“大树培育”计划,鼓励中药饮片企业向中成药、中药配方颗粒领域拓展,扶持药业企业做大做强。“引”就是引品种,提升行业竞争力。大力支持优势药品品种的引进和研发,鼓励企业利用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盘活中药批准文号等品种资源,推动优势单品进医保、进基药,实现单品规模突破。安徽省卫健委批复亳州成立“安徽华佗互联网中医院联盟”。“销”就是促贸易,拓展市场吸引力。做大中国·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深化RCEP等中医药行业国际合作,推进中药材市场国际化建设。加快建设中药材互联网数字化交易平台,探索推进中药材仓单交易和类期货交易。“研”就是重研发,增强创新驱动力。落实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用好安徽中药材种植联合研究中心、亳州医药公共研发平台、华佗中医药研究院等平台,争创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创成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

(2)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打开品牌建设新局面

北青报:今年初,商务部网站发布了“商务部等5部门关于公布第三批中华老字号名单的通知”,亳州的古井贡、华佗、承庆堂三个品牌入选,填补了亳州市此前无中华老字号的空白。这对于亳州来说意味着什么?将如何利用好这个发展机遇呢?

秦凤玉:中华老字号是优秀民族品牌和传统商业文化的集中体现,“古井贡”“华佗”“承庆堂”获评中华老字号,对亳州来说意义重大,主要体现为“两新”:一是打造了文化传承新名片。亳州自古就有崇商、开放、包容、创新的文化基因,尊礼重道、精诚守信是亳商精神的重要内容。3个品牌获评中华老字号,有助于企业继续传承自身的独特产品、技艺和服务,也有利于亳州更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二是打开了品牌建设新局面。3个品牌历史悠久、产品上乘、信誉良好,彰显了亳州中医药、白酒产业领域的特色,有助于进一步推动行业品牌建设,提升亳州品牌影响力和产品竞争力。

中华老字号既是企业来之不易的荣誉,也是市场对品牌一份沉甸甸的信任。亳州市将坚持守正创新、精益求精,推动存量、增量“两手抓”:一手抓存量,传承运用老字号。运用各种宣传平台,做好老字号宣传,扩大老字号品牌优势。发挥老字号在消费促进、质量管理、技术创新、文化传承等方面示范引领作用,

围绕老字号开展特色消费活动,鼓励老字号技艺传承人开展专题讲座、培训,在消费中感悟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建立健全老字号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强对老字号知识产权、企业名称和注册商标保护。一手抓增量,大力培育老字号。实行老字号品牌梯队培育,加大对符合老字号申报条件企业摸排和指导,鼓励企业传承传统技艺、创新产品服务、改进经营模式。积极搭建交流平台,鼓励企业分享创建经验、互相学习借鉴。

北青报:亳州白酒及保健酒产业发展有什么新规划与进展?如何推动相关消费?

秦凤玉:亳州酿酒历史悠久,酒文化底蕴深厚,是世界十大烈酒产区之一、全国浓香型白酒核心产区。围绕白酒及保健酒支柱产业发展,我市制定了《亳州市华夏酒城建设三年实施规划(2023—2025年)》,明确提出构建“一核一区一圈多点”发展格局,计划到2025年,规上白酒企业营业收入超350亿元,酿酒总产量达到22万千升,培育年营业收入超300亿元企业1家。当前,亳州白酒及保健酒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一是产业基础更实。基酒规模超20万吨,已建成古井贡酒、徽酒现代化白酒产业园2个。2023年规上白酒产业产值229.4亿元,增长7.1%。全年新签约落地白酒及配套类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0个,计划总投资32.6亿元。二是名片招牌更亮。拥有中国驰名商标8个,获批“古井贡”中华老字号1个、安徽省老字号6个。古井贡酒居全球烈酒品牌价值第7名,古井集团米斛酒、“明和、静和、清和”系列酒等养生酒及欣肝保倍等饮品市场极速扩大。和法国卡慕集团合作的草本威士忌项目正加快建设。三是创新动能更足。古井集团工业互联网平台获评国家级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古井贡酒先进过程控制入列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名单。

亳州市充分发挥地方特色优势,多措并举促进白酒及保健酒产业消费。一是讲好亳酒故事。开展特色专场酒类企业和产品展销活动,古井集团“全球读亳”活动参与人数创吉尼斯记录,连续9次特约央视春晚,5次携手世博会,冠名中央一套《中国诗词大会》、全国215组高铁列车,让亳酒文化享誉全国。二是丰富产品内涵。古井特色小镇入选首批安徽省特色旅游名镇,古井酒文化博览园获评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推出古井酒系列旅游商品,“古20”酒具礼盒荣获2023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推动药酒融合,虫草蜂王浆酒、华佗固元酒等已陆续上市。三是创新营销模式。按照全国性招商、重点区域商业布局、经销商动销的模式,快速打通生产、营销、消费链条。探索采用抖音、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一体化营销产区品牌和产品品牌。开展网红代言等零售新模式,提升亳州白酒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

(3)当好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上进生”

北青报:据此前官方媒体报道称,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重点在安徽,短板也在安徽,而人口最多、经济最薄弱的皖北地区,则是区域协调发展的“短中之短”,于是有“皖北振兴”的提法。亳州如何积极推动“皖北振兴”?目前成绩如何?

秦凤玉:亳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抓项目、拼经济、促发展,努力实现“皖北走前列、全省靠前站、全国有位置”目标。具体做法有“五个坚持”:一是坚持谋深做实,紧抓机遇重谋划。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机遇,厘清思路,科学确定发展定位和着力重点,印发系列落实举措,全面提高参与区域分工和竞争的能力。二是坚持实干为要,齐心协力攻项目。创新“双招双引”赛马机制,建立全市重大项目顶格服务、周日项目要素会商协同办等工作机制,绘制项目“甘特图”挂图作战。三是坚持产业强市,凝心聚力兴产业。结合实际确定“4+6”产业集群发展方向,围绕打造“药酒农旅”4大传统支柱产业和6个百亿级产业集群,逐个细化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四是坚持对外开放,创新思路促合作。加强与长三角先发地区交流合作力度,举办国际(亳州)中医药博览会等国际性活动,与沪苏浙地区新签署园区合作协议4项,实现41个城市、206项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五是坚持建强基础,上下一心优环境。实施交通道路、市政道路、城市管网、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4个“三年行动计划”,常态化开展“周六政企面对面解难题”等活动,帮助企业找政策、找市场、找订单、找人才、找员工、找资金,每季度开展产销、银企、校企对接会,营造良好的生活和创业环境。

经过奋力拼搏,亳州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2023年,安徽省反馈的26项主要经济指标中,全市有11项居前3位、22项居前8位。2023年全市经济运行季度考核总评居全省第3位,连续4个季度居皖北6市第1位。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综合排名连续3个季度居皖北六市第1位,下辖的蒙城、涡阳、利辛三县全部进入全省县域经济20强。

北青报:亳州更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难点在哪里?将如何进一步推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秦凤玉:亳州市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开放融合不断深化,发展后劲加速积蓄,各项工作呈现争先进位的良好局面。但对标更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目标,还面临着科技创新资源不多,承接中高端生产要素转移较少,交通、城建、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待提升等难点。

下一步,我市将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全面学习先发地区经验,充分发挥四省交汇、左右逢源等优势,全面实施“六一战略”,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当好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上进生”。一是拓展交流合作广度。加强奉亳结对合作,建成上海市东方美谷亳州产业园一期项目,推动人社、文旅等领域更多合作事项取得实效。开展多层次人才交流,定期选派干部到沪苏浙地区党政机关、园区、企业等挂职锻炼。二是挖掘产业融合深度。围绕“4+6”产业集群,在沪苏浙地区开展驻点招商,完善交通、金融、土地等要素支撑,吸引长三角先发地区重大项目落户亳州。探索“区中园”“园中园”等模式,与更多沪苏浙地区开发区开展合作共建,实现利益共享、合作双赢。高标准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推动更多优质农产品销往沪苏浙地区。三是提升创新驱动强度。深化与沪苏浙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联合江南大学等高校合作建设离岸孵化中心。探索飞地用才、柔性引才等方式,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双倍增”,创建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和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四是增强惠民利民温度。在教育、医疗、政务服务等方面深化合作,推动教育资源共享、医保直接结算、长三角区域劳务协作“点对点”、居民服务“一卡通”应用、政务服务长三角“一网通办”等,增强亳州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帆
编辑/马晓晴
校对/熊伟

相关阅读
助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海关总署出台新一轮支持举措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30
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海关总署出台16项新措施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12-30
种好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试验田”
光明日报 2024-06-14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更大突破
经济日报 2024-06-05
长三角观澜:一体化,五年变了啥?
中国新闻网 2024-06-05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走深走实
经济日报 2023-12-10
做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篇大文章
新华社 2023-12-02
《潮涌长三角》讲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故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1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