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费师范生就业严禁“有编不补”有何深意?
熊丙奇看教育
2024-01-29
+ 关注

新年已过,又一批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毕业生即将迎来毕业,为各地中小学校注入新的师资力量。近日,教育部就做好2024届部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发布了通知。

通知强调,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保障符合就业条件的公费师范生有编有岗,全部落实学校,严禁“有编不补”。2024年5月底前,确保90%的公费师范生通过双向选择落实任教学校。2024年6月底仍未签约的公费师范生,其档案、户口等迁转至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统筹安排到师资紧缺地区的中小学校任教。公费师范生离校前须全部落实任教学校。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制订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明确公费师范生履约任教服务期为6年,通过双向选择等方式切实为每位毕业的公费师范生落实任教学校和岗位。因此,“保障符合就业条件的公费师范生有编有岗”是严格落实公费师范生政策。但从现实看,一些地方存在招聘公费师范生不积极,放着编制不用,招聘合同教师等问题。

有人认为,在存在教资考试热、考编热的当下,不少地方通过就业市场,就可以完成新教师招聘,因此,对于解决公费师范生就业不那么积极,这是情理之中。另外,由于已经“包工作”,一些公费师范生并不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业,就业竞争能力被认为不如从人才市场招聘的其他非公费师范生,这也有一定的道理,但却没有准确理解公费师范生政策。

总体看来,我国中小学教师招聘存在冷热不均现象,发达地区、大城市学校的教师招聘报名火爆,而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招聘却遇冷。培养公费师范生,要求公费师范生毕业后到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学从教,就是为了解决这些地区的优秀师资短缺问题。

由于毕业后“包工作”而选择“躺平”的,在公费师范生中只是极少数。他们清楚地知道未来的职场竞争,因此不只是考虑在毕业后获得一份工作而在混日子。更重要的是,公费师范生教育也强调严把质量关,不认真对待学业的学生很难顺利毕业获得学位,而将被淘汰出公费师范生计划。

落实公费师范生的编制、岗位问题,根源在部分地方政府部门,并不想给公费师范生编制,而且“有编不补”,甚至压减编制。这与我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国家政策是不一致的。2019年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各地要按照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做好编制核定工作,并制定小规模学校编制核定标准和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寄宿制学校提供生活服务的实施办法。对符合条件的非在编教师要加快入编,不得产生新的代课教师。县级教育部门要按照班额、生源等情况,在核定的总量内,统筹调配各校编制和岗位数量,并向同级机构编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财政部门备案。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增强教师职业的职业荣誉感与吸引力。要激发教师队伍的活力,关键在于保障教师的待遇、权利,赋予教师教育教学自主权。在当前,我国要完善教师编制管理,而不是取消教师编制。尤其是应对出生人口下降带来的适龄学生减少,不能简单地按原来的师生比减少教师编制、实行合同聘用让教师灵活退出,而是要提高学校建设标准,降低学校班额,提高师生比,在中小学实施个性化教育。这才能整体提高我国基础教育质量。

供图/视觉中国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