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半数在施工程为智慧工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02 07:27

2023年是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这一年里,北京多项重点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以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为代表的公共服务类项目投入使用,丰富了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北京最大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等民生保障类项目的建设,为城市运行提供了保障;北京商务中心区(CBD)核心区Z4地块项目等产业科技类项目运用了大量“黑科技”,展现了北京重大工程建设的智慧化,项目将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重大工程项目在扩大本市有效投资的同时促进了新需求。不仅如此,还有效提升了本市工程项目的智慧化施工率。据北京市住建委统计,截至2023年10月底,全市已有1600余项工程实施了智慧工地做法,占全市在施工程的50%以上。

三大文化建筑等大批项目投入使用

2023年12月27日,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从此,北京城市副中心有了新文化地标,将提升和改善北京东部地区以及河北、天津部分地区的城市文化功能,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市民多样化文化需求。

北京艺术中心形似古粮仓,被誉为“文化粮仓”,包括4个室内剧场,分别是歌剧院、音乐厅、戏剧场、小剧场,1个户外露天剧场。项目对标世界级一流剧院标准进行设计、建设。其中,歌剧院拥有国内最大、功能最全的沉浸式扩声系统。

北京城市图书馆又名“森林书苑”,藏书能力达800万册,设有少年儿童馆、非遗文献馆、古籍文献馆、艺术文献馆4个特色资源主题馆,以及元宇宙图书馆、文化交流区等多元服务空间,打造出世界最大的单体阅览室、国内藏量最大的智能化立体书库、国内首家综合性非遗文献阅览空间、国内面积最大的少儿室外阅读活动空间和最专业的视听艺术馆。

大运河博物馆又名“运河之舟”,设计理念源于古运河图景中的船、帆、水三个元素,建筑南侧形似巨帆高高扬起,北侧形如船只坚实厚重,描绘出一幅运河图景。大运河博物馆上展文物约6000件,将与首都博物馆一东一西配合诠释好“都”与“城”的关系。

同样在2023年亮相的公共服务类建筑还有新工体。2023年4月15日,崭新的北京工人体育场整体亮相并正式投入使用。遵循“传统外观、现代场馆”的原则,历时两年多的改造复建,北京工人体育场作为“全国首批、首都首座”的国际标准专业足球场正式回归。同时,它还以球场为核心,以公共空间、商业空间和数字空间为载体,创新文体产业消费模式,打造高品质商旅文体综合体,形成首都北京城市地标、文体名片、活力中心。

垃圾焚烧发电等项目保障城市运行

2023年,北京在施工程中还有大量民生保障类项目。2023年12月6日,北京最大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在安定循环经济园区建成亮相,同时标志着安定循环经济园区全面建成亮相。安定循环经济园区是全国规模前三、北京市最大的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项目,按照欧盟标准设计建造,是一个全流程的循环经济园,不仅可以对普通垃圾、医疗废物垃圾等进行处理,还可以实现对自身产生垃圾的循环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能量可用于发电。该项目的投用,可有效缓解大兴机场运营后北京南部垃圾处理缺口加大的困扰。同时,对北京全方位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构建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年底,位于通州区马驹桥物流基地的北京东南高速公路智慧物流港一期项目主体结构正式全面封顶,向着竣工投产迈出关键一步。作为新型智能化冷链物流园区,项目将采用智能导航、无人驾驶、BIM及数字孪生、物联网、区块链、多系统联动等技术,解决传统物流园区环境污染大、资源能耗高、经济效益低等问题,形成车少、人少、垃圾少、经济效益高的智慧物流供应链。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以冷链物流为主的综合性物流枢纽,对保障首都城市冷链运输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10月30日,新国展二期项目主体结构全部完工,进入外立面施工和内部装修阶段。新国展二期项目包括1栋会议中心、1栋酒店、9栋展馆和3栋登录厅14个单体,钢结构总量约6.9万吨。项目计划于2024年竣工,建成后将成为北京市建筑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善、技术最先进的综合性会展场馆,极大地提升北京会展业的整体竞争力,成为北京对外交流、国际交往的又一张靓丽名片。

大量“黑科技”为建设提供“加速度”

2023年,北京在施重大项目中,大量智能建造“黑科技”的应用,不仅消除了施工现场安全常见隐患,提高了工程质量和建筑品质,还为项目快速推进提供了“加速度”。

2023年11月,北京商务中心区(CBD)核心区Z4地块项目完成地下结构施工。项目建设中的一大亮点是采用了“第四代+”空中造楼机,不仅集成了卸料平台、布料设备、垂直运输、喷淋养护、洒水降尘等诸多功能,而且有效解决了核心筒结构外伸牛腿多且大、结构墙体收缩尺寸大等难题。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像搭积木一样,重新拼装之后在不同项目之间周转使用,大大降低了成本。项目预计将于2025年9月竣工。

2023年10月,位于丰台区的中央芭蕾舞团业务用房扩建项目进入地上结构施工阶段。项目施工现场使用的智慧工地系统——“智慧大屏”,相当于建设了一个数据实时汇总、生产过程全面掌握、项目风险有效降低的“智慧大脑”。覆盖整个工地的“智能安全帽”具有语音预警、紧急呼救、一键撤离、查看轨迹、考勤定位、周转使用等优点。项目预计2025年正式交付使用,将集舞蹈、交响、舞美、排演、管理、生活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成为一座大型综合性文化建筑,进一步助力南中轴地区服务保障首都功能。

位于昌平区未来科学城西区南部的史各庄街道集体经济产业用房项目,采用的“虚拟样板间”技术,不仅能展示未来的建成成果,还把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工艺节点的模型、图纸、关键性的数据、交底视频等全部集成在一个二维码上,只要扫码就能进入虚拟的施工现场,查看工地现场的每个角落。作为高端产业园区项目,其建成后将充分发挥昌平区在医药健康领域的产业优势,助力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建设成为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生命谷”,聚焦医药健康发展,提升城市品质。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赵婷婷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北京移动“智慧工地”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31
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 北京开展智慧管理标杆工地观摩活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22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交通枢纽主体工程结构施工已完成85%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1
北京最大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成亮相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06
北京朝阳呼家楼执法队开展施工工地专项执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5
大风天气 海淀城管严查施工工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17
海淀近200家施工工地停止土方施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30
北京1600余项工程用上智能化技术 占全市在施工程50%以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