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名院士做科普”是一种率先垂范
光明日报 2023-09-11 10:45

近日,“科学与中国”20周年大会暨“千名院士·千场科普”行动在京启动,当日举行的首场报告会上,武向平、丁奎岭、邵峰、姚檀栋、梅宏、高德利、金涌、孙凝晖等8位两院院士作了天文、地理、生命、资环、数字与计算等领域的科普报告,引发广泛关注。

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方面和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是这一至高荣誉的获得者,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威望。目前我国两院院士总数在1700人左右,除去其中年纪较大、不便外出作报告者,以及因其他原因无法分身者,“千名院士做科普”意味着几乎所有院士都将参与进来,活动规格之高、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可见一斑。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既然是两翼,就意味着必须相对对称发展,不能长短不一;既然同等重要就意味着要同等重视,不能厚此薄彼。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科普工作,大力鼓励科学家参与科普。相关部门之所以如此重视科普,是因为今日之中国,科学普及已经成为全民科学素质提高的关键,乃至成为中国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关键。

科普是提高公民科学素养、营造科创氛围的撬动点,没有科学的大众化,就没有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没有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科技创新就缺乏足够的群众基础、社会基础。科学不是小圈子的游戏,而是社会系统的成员。对科学家而言,科普不仅不是不务正业,恰恰相反,是“守正业、务正业”,是发挥专业所长、自身优势的鲜明体现。所以,科学家搞科普是分内之事,是一种不可推卸的应尽责任。可以说,科学家是从事科普工作的“正规军”“王牌军”。尤其是对一些社会上流行的伪科学、假科学,科学家更应该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及时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答疑释惑、澄清谬误、以正视听,让虚假知识、伪科学谣言没有横行之机,让真知识、真科学广泛传播和普及。有关部门、科研院所、高校要顺应“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时代要求,着力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完善考核评价制度,为科学家从事科普工作奠定制度保障。

从八旬院士汪品先在互联网平台上成为吸粉百万的“科普大V”,到欧阳自远、谭天伟、张福锁、高福、欧阳钟灿等5位院士参与的《院士科普》节目获全网超过十亿次点击;从不久前陈孝平、桂建芳等7名院士在武汉联名倡议将科普工作放在心上、落在行动上,到日前“千名院士·千场科普”行动掀起科普高潮,受到公众欢迎……事实一再说明,让科学贴近生活与大众才更具人气,更有影响力。

科研求真知,科普尽善美。千名院士做科普是一种率先垂范,是一种积极引导。不光是院士,所有科学家、科研工作者都应该在埋头钻研、攻克难题的同时,努力把掌握的新知识、新思想、新技术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传播出去,实现科学知识的“效用最大化”。

文/郭明飞(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分中心研究员、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科普经费创新高彰显创新发展决心
光明日报 2025-01-06
打造科学传播“梦之队”需选配好三大主力
光明日报 2024-08-15
北理工公众科学季:为中小学生展示天地之美、万物之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13
做好科学教育加法,蓄积创新创造活力
光明日报 2024-07-11
2024年“光影科学梦”电影巡映启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5
2023年北京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27.68% 海淀区最高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6
把科学普及科技创新放在同等重要位置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18
北青快评 | 厚植创新沃土 释放科技自立自强澎湃动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1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