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完善基础研究人才梯队 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光明日报 2023-07-30 10:45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总开关”、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坚持走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选择。

人才是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人才培养首先要聚焦解决基础研究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问题。了解和评估全球基础研究人才的分布和发展趋势,是相关政策制定和理论研究的重要依据,对我国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和全球重要人才中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加强我国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和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需要,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课题组以10年为期限,以全球基础研究文献大数据为基础,对全球基础研究人才的分布状况与发展趋势开展了系统分析和比较研究,为了解中国基础研究人才队伍总体分布及其发展趋势提供多维度、多层面的分析方法和研究视角,为精准制定人才发展与支持政策提供实证参考。

全球基础研究人才分布态势

连续四年,课题组分别抽取科睿唯安的文献引用数据库(InCites)中自然科学领域198个学科在2009~2018年、2010~2019年、2011~2020年、2012~2021年四个10年间的基础研究文献各5000余万篇,以文献被引频次为主要分析依据,根据文献被引频次的分布,以文献被引频次累计百分比1‰、1%、10%为标线,将基础研究人才划分为A、B、C三个层次,对全球基础研究人才在各学科领域的分布情况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大数据分析,并对中外基础研究人才的分布与发展趋势进行了比较研究。

数据显示,从总体层面看,A、B、C三个层次基础研究人才分布十分广泛,遍及全球212个国家和地区。同时,这些人才分布又极不均衡,主要集中在美国、中国、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其中,美国、中国、英国的基础研究人才的世界占比位居全球前三名。美国基础研究人才优势显著,A、B、C层人才分别为中国的2.1倍、1.6倍和1.5倍,为英国的3.1倍、3.0倍和3.2倍。

从人才的层次结构来看,美国A层基础研究人才的世界占比大于B层人才,B层人才大于C层人才;中国A层人才的世界占比小于B层人才,B层人才小于C层人才;英国A、B、C层人才的世界占比结构相对均衡。这反映出中国虽然在基础研究人才数量上有长足发展,但是在作为更高层次的A层人才上,其发展尚有一定差距。

在发展趋势上,美国A、B、C层人才的世界占比呈现相对下降趋势,但是仍拥有一定优势,其中A层人才的优势最为突出,世界占比始终超过位居第二的中国1倍多;中国基础研究人才近年的发展持续向好,A、B、C层人才的世界占比都持续上升;英国各层次人才的世界占比总体小幅下降。

学科发展不均衡带来的人才问题

加强基础研究,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必须下气力打造体系化、高层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让更多基础研究人才竞相涌现。当前,我国基础学科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学科建设总体偏弱,学科之间发展不平衡,导致基础研究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

数据显示,从学科层面来看,基础研究人才分布更为广泛,不同学科位列全球排名前五位的国家更多,除美国、中国、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意大利常常上榜外,瑞士、日本、韩国、西班牙、伊朗、巴基斯坦、新加坡、荷兰、印度等多个国家也在一些学科上表现出优势,跻身全球前五之列。

A层人才中,美国在165个学科排名第一,中国为29个,英国为6个,韩国为1个;B层人才中,美国在141个学科中排名第一,中国为56个,荷兰为1个;C层人才中,美国在136个学科中排名第一,中国为61个,英国为1个。

总体看来,美国在学科层面依然占据优势地位,有超过80%的学科基础研究人才的世界占比排名第一,且在大多数学科中大幅领先于第二名,并在生命科学、医学、管理科学和交叉科学等领域表现尤其突出。中国各学科基础研究人才分布和发展趋势存在显著的不平衡,在化学、工程与材料科学等领域占据一定优势,但是在生命科学、医学等领域劣势较为明显。英国在生命科学、管理学科、医学等领域具有一定优势。

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各个学科的优势程度有所差异。中国化学工程A、B、C层人才的世界占比均明显高于第二位的美国、第三位的英国和印度,并呈现相对上升趋势,人才发展优势显著;但中国肿瘤学基础研究的A、B层人才与美、法、英、德等国家相比差距明显。

从198个学科的基础研究人才发展趋势看,美国在大多数基础学科上占据优势,但是已呈现相对下降趋势,中国近年来进步明显,已有多个学科的人才占比接近甚至超过美国,但是在大多数学科上存在明显短板,缺乏顶尖人才,仍处在追赶世界领先水平的进程中。

努力追赶世界领先水平

伟大事业呼唤人才,伟大时代造就人才。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大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国家创新发展急需的基础研究人才。

新时代新征程,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把发展和竞争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本研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首先,建议在保持对优势学科人才资助支持力度的同时,加大对中等和劣势学科的投入,特别要关注医学、生命科学、管理科学等学科组中的劣势学科以及交叉学科等。

其次,建议按学科组分类进行年度人才培养绩效评价,并对学科组中的优势、中等、劣势学科各层次人才培养绩效进行细化评价,针对非优势学科基础人才受资助比例过低等问题进行专门研究,查找问题,精准施策,尽快补齐这些学科人才科学基金支持政策的短板。

再次,本研究在分析我国生命科学学科组中的生物材料、生物医药工程、生物物理学等学科人才的世界占比时,发现这些学科的人才占比显著高于该学科组的其他学科,这可能是由于这些学科属于生命科学与材料、工程、物理等优势学科的交叉学科。因此,建议探索依托优势学科带动非优势学科的基础研究人才发展路径,支持优势学科人才与非优势学科人才开展合作研究。

最后,建议要持续跟踪全球基础研究人才的分布和发展趋势,精准了解中国基础研究人才在相应研究领域的优势程度及发展趋势,为相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文/柳学智  苗月霞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强化中国式现代化人才支撑
人民日报 2024-04-22
加强基础研究,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2
形成基础研究持续稳定投入机制
人民日报 2024-02-19
北京依托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推进基础研究跨区域合作
中国新闻网 2024-01-21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
光明日报 2023-12-26
让更多基础研究人才竞相涌现
光明日报 2023-12-24
加强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
人民日报 2023-08-27
让更多基础研究人才竞相涌现
光明日报 2023-08-1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