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 | 欣慰于“文博热”呈现“年轻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16 15:54

曾几何时,考古、文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专业是冷门和小众的代名词,而近年来,却成为一些年轻人在考虑的优选。北京师范大学考试与评价中心曾参与发布的一份《00后高考志愿兴趣报告》显示,人文专业方向,学生最感兴趣的前3个专业分别是历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以及考古学。(7月16日工人日报)

近年来,随着年轻群体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不断升级,文化体验已成为文旅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博物馆为代表的文化类景观在年轻人中的热度与日俱增。据有关平台统计,关注博物馆信息人群中,18-30岁的总占比近50%。以往“高冷”的博物馆让新时代青年找到了全新的“打开方式”,年轻群体参与文博游的热情不断高涨。

当前,社交媒体上,越来越多年轻人分享打卡博物馆的体验,线下打卡展览、线上云逛博物馆成为年轻人的一种休闲、社交、生活方式。某短视频平台《2023博物馆数据报告》中显示,00后中爱看博物馆相关视频的人,相较其他年龄占比更大。这表明,“文博热”已呈现出低龄化的可喜局面,未来可期。

5月18日,国家文物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增备案博物馆382家,全国博物馆总数达6565家,排名全球前列,相比2012年的3069家,增长了1倍多。文旅部相关负责人曾介绍,“十四五”期间将加强考古学科和队伍建设,力争到2025年文物科研人员数量增长25%。这表明,文博高质量发展的软硬件条件已经具备。

而考古专业“变热”就是直接反映,考古专业的就业前景也广阔。目前全国一年考古学专业的本科、硕士及博士毕业生仅2000人左右,但相比于全国考古学专业机构的人才需求量远大于这个数字。可见,报考考古学专业,已不再是单纯的出于情怀,而是有现实条件作为支撑,这对于该专业的未来有了更大信心。

“文博热”吸引着更多年轻群体走进博物馆,极大提升了年轻人的兴趣与参与感,甚至开始学习考古专业,满足了年轻人对个性化、体验感的追求,催生了文创不断迭代升级,还使过去少有关注的“考古专业”从偏门冷门走向热门。总之,欣慰于“文博热”呈现“年轻态”,这充分展现了文化自信,也是国家和民族之幸。

文/刘天放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爆款文创”助推“文博热”
新华社 2025-01-07
文博短视频走红网络——让更多年轻人爱上历史文化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1-01
北青快评|持续升温的“博物馆热”更要力求细节至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03
“文物修复师比文物还稀缺”何解?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08
湖南文科第四名报考北大考古的女孩钟芳蓉毕业,学院:她将前往文博相关单位工作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 2024-07-04
冷门专业变“热”了,快来看一下你适合考古吗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26
北青快评 | 年轻人兴起“文博热”的多重意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9
人才缺口大 这些冷门专业“热”起来
中国青年报 2023-08-2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