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一部好的长篇小说跟人生一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23 08:00

◎路子(媒体人)

◎以前读《三言二拍》,觉得人性其实亘古不变,几百年前的人和现代人不但面目差不多,精神内核也差不了太多。在《茶馆》或者《日出》里走动的各色人等,都是人性的基本盘。只需顺着基本盘去寻找演员,找那些转世投胎的主儿……戏剧作品就是定基本盘。

◎西安快成为话剧重镇了。西话比上话不差,作风甚至更加稳扎稳打,继承了陕西文学的抒情现实主义风格。当然,上话也很有传统优势,比如“五四”进步文学、早期左翼电影、批判现实主义等等。在我看来,风格流派可以多元,文学才是正根。

◎一部好的长篇小说跟人生一样,似乎应该允许它有相当大的篇幅是不精彩不好看的。

◎去年从头到尾读完的几本小说,有止庵的《受命》,作为长篇处女作真了不得,佩服;鲁敏《奔月》,好玩的四角恋故事,标准的情节剧;安妮宝贝《夏摩山谷》,对宗教体验感兴趣所以看了;于一爽《经年》,文笔越发老辣,观察力、记性不要太好,京派文人圈几大酒仙的醉态写得活灵活现,有立此存照的意味。

◎王尔德的笔触最是精巧迷人,玩世不恭但不愤世嫉俗,刚刚好,好消化。他继承了莎翁擅写女才子的传统,笔下女人个个唇枪舌剑、聪明过头、古灵精怪、滑稽可爱。

◎鸟鸟在脱口秀大会决赛的两篇小作文完全可以传世,深得希腊厌世哲学的真髓。北大中文创意专业厉害了。

◎卡列宁、沃伦斯基都十分汲汲于功名。沃伦斯基在仕途受挫时狂追安娜,说到底还是想做点出格的事儿来证明自己的能耐。眼里绝容不下沙子的安娜,却总是被华而不实的人捕获。她的个性与共性都集中在这一点上。

◎看《浮草》,一部职场人的躺平之作。小津所说的电影的余味,也许就是失败者于困顿中领悟到,所有的期望都会落空。而这种空相恰恰可以带来自我解放。片中为爱而滞留在小渔村的年轻女演员(若尾文子饰),感觉是里面最悲催的一个,美丽的浮草在乡野落了户,惯于漂泊的心肯定不自在。

◎《在公交车站直到黎明》,根据新闻事件改编,特别像中国早期的左翼电影,形式略嫌粗糙,有人道主义之光。它取“三佐子事件”的概略,把一个社会大悲剧改编成类似于《好莱坞往事》那样的显豁开朗结局,现实中被害的女子在艺术中得到最后一秒营救。这个题材以后应该还会不断有人去挖掘吧?三佐子是个长相甜美、充满梦想的小个子外地女孩,嫁到东京,很快因家暴离异,之后勤勤恳恳打零工几十年,因为疫情失业而流落街头,最终在公交车站的窄条座椅上被极端分子用塑料袋裹着石头暴打致死。贵为公卿被暗杀,沦为流浪者给市容添堵也是个死,越来越多具体的人死于观念冲突。

◎外国童话充满辩证思维,中国童话善恶立判,各自喝不同的奶水长大。

◎随感。女性主义现在更多是女性的勇敢者游戏,不是什么人都能写和敢于写的。

◎我个人的趣味还是更偏于简·奥斯汀、亨利·詹姆斯一路。松软皮相,衣香鬓影,客套讥讽。

◎高启强这个大反派的巨大魅力在于,多年来他一直与代表地方先进生产力的一方结合,与企图瓜分改革胜利果实的外来与本地落后势力作不懈斗争。两个算到他头上的源头大案都极具偶然性,一是电鱼漏电,二是16岁继子恶作剧式的摩托车恐吓案,其他几个小案又都是自导自演。编导为了让观众共情他也太不容易了。

◎看《重启人生》的评论都在说“女性友谊,没男人什么事儿”,其实里面反复出现的几个梗都是围绕男性展开的,比如阻止幼儿园阿姨沦为“小三”、为了救黑木华不惜跟已婚渣男同事摊牌、地铁咸猪手事件,以及文青小福的理想失意情场得意等等。这些性别斗争中略带唐突与咸湿口味的小插曲,与女性之间始终小心翼翼的挚情相映成趣。

◎《皮诺曹》,陀螺版本的《重启人生》,木偶人被赋予了永生,一次次改换戏码。就我看过的不多几部托罗电影来说,主题思想都非常鲜明深刻。这部片子的主题是“少年志”,年轻人如果太有志向了,很容易被奸商或者所谓的“爱国主义”所裹挟。

2023.6.18

供图/路子

编辑/韩世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