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 中国汽车出口超越日本
证券时报 2023-05-16 14:17

中国正朝着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的目标大踏步前进。

5月15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4月,中国汽车企业出口37.6万辆,同比增长1.7倍。今年一季度,中国汽车企业出口数量达99.4万辆,已经超越日本拿下全球第一。

从2021年以来,中国汽车出口就打破了多年来徘徊在百万辆上下的僵局,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已经突破了300万辆,超越了德国,仅次于日本。

今年全年来看,中国的汽车出口能否保持对日本的超越姿态?中国的汽车出口又为何能在近几年实现突飞猛进的发展?

中国汽车“苦练内功”,新能源成出口引擎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3年1-4月,中国汽车企业出口137万辆,同比增长89.2%。

汽车出口量的持续攀升,也让中国在全球汽车工业的地位日益提升。今年一季度,中国已经超越了日本,成为全球汽车出口量最高的国家。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今年一季度,我国汽车企业出口99.4万辆,同比增长70.6%,而日本一季度汽车出口仅有95.4万辆,单季度已经落后于中国。

“日本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口径与中国存在差异,中国主要统计新车出口,而日方则将旧车的海外销售也纳入到了出口统计口径中。客观地说,如果按统一口径,日本新车出口数量在去年就已经被中国全面赶超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独立国际策略研究员陈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而中国汽车出口的“弯道超车”,其实是最近三四年发生的事。从2012年到2020年,中国汽车出口数量始终在100万辆上下徘徊,一些年份甚至下滑到六七十万辆,直到2021年才打破这种出口僵局,汽车出口量达201.5万辆,同比增长一倍。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共311.1万辆,再创历史新高,让中国超越了德国成为了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到了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依然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

为何中国汽车出口能在近几年实现腾飞?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梁海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是中国及时抓住了电动汽车发展的有利时机,在电动汽车方面进行了大量科技投入,同时提高了中国汽车制造企业的延伸服务能力,从而引发世界市场的兴趣,让中国的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成为了世界各国的抢手货。

在中国的汽车出口中,新能源汽车是增长主力军。中汽协数据显示,2023年4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0万辆,环比增长28.6%,同比增长8.4倍,占当月汽车出口总量的比重达到26.6%。前四个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34.8万辆,同比增长1.7倍。

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速度也实现领先。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为25.5%,大幅领先于全球13%的平均水平,而德国、欧洲、美国、日本等分别仅有18%、15.3%、8.8%、2.8%。梁海明认为,国产品牌有望担当全球新能源车市场的主导者。

“另一方面,是中国在汽车工业发展领域建立了国际国内一体化汽车市场发展格局,拥有了健全、成熟的汽车制造国内产业链,具备较强的规模效应。中国的汽车产品制造和设计不仅面向中国市场,更面向国际市场,在产品研发、设计阶段就从全球化角度考量,以此制造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汽车产品。因此中国品牌汽车在外观设计、产品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供应链质量和效率管理、服务体系的发展和创新等方面,均不亚于国际汽车大品牌,甚至在不少汽车智能技术上超过了国际汽车大品牌,因此扩大了汽车的出口规模。”梁海明表示。

北京社科院研究院王鹏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全球低碳转型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有广阔的市场,而在区域冲突、石油价格波动的情况下,新能源车的能源成本也更低,无论在欧洲还是全球需求都较为旺盛。

王鹏称,此前常年以来,我国以合资车为主,对技术不断消化,整车制造能力和产业链控制能力都在不断提升,而在新能源汽车时代,中国起步早、技术发展快,目前新能源汽车在质量、价格、能耗等方面相比海外品牌都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这些因素使得中国汽车出口在近几年受新能源车发展的驱动实现了大幅跃升。

除此之外,日本汽车巨头在新能源方面的发展速度缓慢也让中国汽车出口在新能源时代有了超越日本的机会。今年4月,日本丰田宣布,原执行董事佐藤恒治升任社长兼首席执行官,原首席执行官丰田章男将出任具有代表权的会长。在外界看来,丰田时隔13年更换社长的主要原因就是丰田对电动化反应迟缓。

“以近期丰田品牌新能源转型遇阻、不得不历史性换帅为代表,日本汽车工业近几年深受疫情、日本经济贸易和金融震荡的影响,其技术进步速率不断放缓。相比中国在新能源动力产业链领域不断加速自研创新,点错‘科技树’的日本汽车在新能源领域可谓起个大早赶个晚集,其在氢能、半固态固态电池领域的投入迟迟未能收到合理的经济回报。这是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崛起条件下能迅速后来居上的重要原因。”陈佳说。

龙头企业“带队领跑”,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中国汽车出口的腾飞,也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带动,比亚迪就在今年实现了汽车出口量的大幅增长。

今年1-4月,比亚迪海外销量接近5.36万辆,已经接近去年全年5.59万辆的汽车出口量。仅4个月的出口量就几乎赶超去年全年,意味着比亚迪在今年跑出了汽车出口的“加速度”。

“凭借在全球市场超过20年的业务拓展经验,比亚迪已经组建了成熟的国际化业务和管理团队,累积了丰富的全球化业务运营经验,并已逐步实现各市场人才的本土化,这些优势有力支撑比亚迪在全球各市场的新能源汽车业务稳步有序开展。” 比亚迪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介绍,比亚迪在国内外市场销售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在动力、性能、质量和安全性等方面保持一致,不过出口产品也会根据目标市场的法律法规和需求进行相应调整,比如日本、英国和泰国等国家要求驾驶舱位于汽车右侧,比亚迪就会进行相应调整。在产品命名方面,比亚迪也会适应全球市场的认知习惯,比如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元PLUS”车型在海外部分市场被称为“BYD ATTO 3”。

3月30日,比亚迪在墨西哥城举行品牌发布会,面向墨西哥推出三款纯电动车型汉EV、唐EV和元PLUS EV。除墨西哥外,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已进入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多个国家,足迹遍布全球51个国家和地区。

比亚迪的出海成绩,只是国产品牌进击海外市场的缩影。据中汽协数据,从今年前4个月的整车出口前十企业来看,比亚迪出口5.8万辆,同比增长13.4倍;奇瑞出口24.4万辆,同比增长1.9倍;长城汽车出口7.4万辆,同比增长99.1%。

财经评论员张雪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比亚迪为代表的国产品牌出口大幅增长,主要原因是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和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同时国内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此外,国际市场对环保和节能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各地送上“最强助攻”,助力汽车出口腾飞

除了龙头企业的带动之外,中国汽车出口腾飞也得益于各地的政策扶持。

以深圳为例,4月14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起草了《深圳港汽车出口资助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意见稿》中提到,对经深圳港海上运输(含滚装、集装箱等方式)出口的汽车,根据单个企业每年实际承运汽车的数量予以分档资助,2023年-2024年每辆分别资助800元-1200元、600元-1000元。此外《意见稿》还提到,将对汽车滚装航线航次、车辆驳运费、新增滚装船舶进行资助。四项资助两年合计不超5.35亿元。

今年2月,《深圳金融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也提出了12条具体举措加大对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为支持新能源车企出口,《意见》鼓励有条件的中外资银行深圳分行协调行内和境外分支机构资源,强化与境外金融机构的合作,为企业境外生产和销售提供包括国别风险预警、国际结算、汽车消费金融等服务,支持企业拓展海外销售渠道和客群。

深圳海关表示,为了助力深圳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开拓市场,深圳海关与企业开展了“点对点”对接服务,全面了解出口新能源车辆具体型号、电池规格和安全性能等方面的信息,指导企业规范申报的同时还安排了专人专岗进行审核,确保了出口的安全性和速度。通过“提前申报+抵港直装”的方式,深圳海关实现了新能源汽车出口的“货到放行”,大幅缩短了货物在港时间,降低了企业的通关成本。

“早在十年前,中央就在产业链政策层面将新能源汽车定为国家战略支柱产业,十年来各地方各部门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持续出台经济、产业、金融、人力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创新政策,综合扶持新能源产业发展。这种政策的持续扶持,让我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技术进步与全球化布局方面的国际比较优势日益凸显,拿下全球出口量王座是政策优化接续效能充分释放的自然结果。”陈佳说。

机遇之下仍存挑战,进击海外道阻且长

尽管中国汽车出口增长迅猛,但想要在海外市场真正“生根发芽”还面临许多挑战。

“当前中国只不过是在出口数量口径上超过了日本,但在全口径日系车全球销量上,中国品牌和日本品牌还有相当数量的差距。尤其是在欧美市场等日本汽车工业市场的‘后院’,日系品牌在产业链布局、供应链区域性保障、销售策略和渠道创新方面都依然具有强大的局部优势,要真正将其拉下王座尚需卧薪尝胆、厚积薄发。”陈佳说。

梁海明向记者表示,中国汽车出口主要面临三大挑战:

其一,知名度低。中国汽车有众多品牌,但除了个别品牌外,大部分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的知名度相比国际汽车品牌还是比较低。中国汽车未来需要加强持续的品牌建设。

其二,竞争激烈。随着欧美国家不断加强对电动汽车产业链的重视,未来中国电动汽车的出口将面临激烈的竞争。中国电动汽车品牌须考虑如何加强在欧美国家本地化生产,建立本地化的营销能力、研发能力,以及在海外打造企业品牌的能力,以此落地生根,吸引更多欧美国家消费者的兴趣。

其三,海外市场电动汽车基础设施不足。充电设施众多、充电快速和便利,是国外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的主要考虑因素。中国汽车品牌需要进一步加强与海外市场的合作伙伴更多建设电动汽车基础设施,以及加强售后服务,从而吸引更多国家消费者购买中国汽车产品。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些国家对汽车进口设置了贸易壁垒和政策限制,如高关税、技术要求和市场准入限制等,对中国汽车出口带来一定挑战。”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也认为,目前中国汽车出口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要转入在当地投资生产、发展当地产业链的阶段,能否保持出口增长势头面临着国际政治、经济的不确定性考验。

如何应对这些挑战,让中国汽车出口实现稳步增长?洪勇表示:“一是继续加大对汽车技术的研发投入,加强自主创新,提升产品的技术水平和附加值,推动中国汽车品牌走向高端市场。二是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谈判,争取降低贸易壁垒和政策限制,扩大汽车出口的市场准入。三是提供财政支持、税收优惠、技术支持等方面的政策引导,支持汽车出口。”

梁海明认为,相比欧美国家的市场,中国汽车品牌应更多开拓、进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通过中国自主的汽车品牌,彰显中国在汽车制造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制造的硬实力,增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众对中国制造的信心和购买中国产品的兴趣。

证券时报 安宇飞

相关阅读
“欧盟关税下中国汽车出口增速放缓,但2025年仍将是全球第一”
观察者网 2024-12-26
汽车出口创新高,中国车企加快海外市场本地化生产
中国新闻周刊 2024-11-17
中国汽车今年出口有望达到600万辆 新能源车企开始跨越盈利拐点
上海证券报 2024-11-02
新能源业务拉动车企业绩 中国汽车出口增幅大于内销
上海证券报 2024-05-13
新能源车成一季报“胜负手” 中国汽车出口增幅大于内销
上海证券报 2024-05-13
从燃油到新能源 从整车到建厂海外,中国汽车出口之变 | 预见2024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17
日媒:中国超越日本成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
中新网 2024-02-01
中国汽车出口量跃升世界第一 新能源汽车成主力军
证券时报 2024-01-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