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黄陂村民为烈士义务守陵57年
武汉晚报 2023-04-05 16:09

山丘绵延,翠柏森森,白色陵园静静坐落其间。牺牲时年仅20岁的烈士杜崇杰,安息在黄陂区姚家集街道崇杰村小石板桥前的杜崇杰烈士陵园里。

清明前夕,70岁的村民陈金国像往常一样,大清早骑着电动车从一公里外的家来到陵园。陈金国将箩筐、扫帚搬下车。不一会儿,陵园里响起“沙沙”的扫地声。

“那里葬着我的干儿子,你要照顾好他。”奶奶韩氏去世前的嘱托一直被陈金国记在心里,陵园里的扫地声从1966年陵园建好至今持续了57年。

“他是为穷人闹翻身得解放牺牲的”

每逢清明,陈金国就会格外忙碌。

清早到杜崇杰烈士陵园打扫,遇到有人到烈士陵园祭扫,他就赶紧回家烧一锅开水,担着茶水到陵园招呼“客人”。有时候,来人对烈士生平不了解,不善言辞的陈金国会清清嗓子讲起往事,讲得最多的一句就是“他是为穷人闹翻身得解放牺牲的”,从小到大,同村人都是这样讲给下一辈听。

杜崇杰烈士牺牲时,陈金国还未出生。九岁那年,陈金国跟随父亲从武昌小东门搬回崇杰村家中,才通过奶奶韩氏和同村其他长辈的讲述“认识”了长眠于此的烈士。

据《黄陂文史》第二辑记载,杜崇杰是湖北浠水人,1922年出生于一个革命家庭,其父杜承才是某县抗日民主政府副县长,其妻杨从新也是一位革命者。杜崇杰牺牲前任黄陂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五区区长。

抗日战争时期,鄂豫边区新四军和游击队在李先念、陈少敏、任士舜等同志的领导下,在黄陂北乡柏叶山一带开展抗日活动。日伪特务组织勾结当地反动地主、恶霸所操纵的封建迷信团体“黄学会”拼凑成“防务团”,对抗抗日军民。1942年,为应对紧张形势,中共黄陂县委在驻地杨家河召开全县党政军紧急会议,作出各级抗日组织和武装力量暂时分散隐蔽,以保存革命力量的决定。杜崇杰作为指挥长,率领区乡干部和武装力量五十余人转移到姚集、河口两个日军据点之间的柏叶山一带。

“那时候,他就住在我家隔壁。”通过同村长辈的讲述,陈金国还原了历史原貌。来到柏叶山的战士们,分散住进碾子湾村民家中。两名战士住在韩氏家,杜崇杰住在邻居家,两家仅一墙之隔。为不引起敌人注意,战士们趁夜色活动,发动群众进行田亩登记,扩充武装力量。白天,这些战士就像普通的邻家小伙,抢着为百姓挑水、砍柴,韩氏家门口的柴垛总堆得满满当当。因为心疼这些年轻人,韩氏就揽过为他们缝缝补补的活计。一来二去,杜崇杰干脆把韩氏叫作干娘。

当年9月11日午夜,国民党黄陂县党部负责人詹钧勾结反动地主密谋了一场“黄学暴动”,四处搜捕新四军战士。面对反动分子,韩氏挡在前面,称家中并无外人,住的是自己的儿子。不料被敌人从家中橱柜中搜出两条长枪,两名战士身份暴露被带走,韩氏因“藏匿罪”被反动分子打得下半身不能动弹,在家养了几个月伤。

此次事件中,十多名战士被捕。杜崇杰被砍伤带走,于小石板桥桥头被杀害,另有三名战士也被杀害,史称“柏叶事件”。

义务守陵,“活一天就要管一天”

杜崇杰被杀害后,当地村民凑钱买了一具棺材,将其葬于柏叶山下。正在养伤的韩氏听闻噩耗,趴在床上号啕大哭了一场。

陈金国随父亲搬回碾子湾后,听奶奶讲了杜崇杰的故事,并经常和奶奶一起去给杜崇杰扫墓。

当时的烈士墓在柏叶山脚下,距他家有四公里山路,没有墓碑。多年来,感念烈士精神的村民在给自家亲人扫墓时也会到这里祭扫,补一锹土,放一挂鞭。

1966年,当地人民为纪念烈士,将烈士遗骸移到烈士牺牲的碾子湾,在小石板桥桥头建起烈士墓,并把碾子湾所在的行政村命名为“崇杰村”。当时建成的烈士墓为砖石结构,四周用石块垒砌而成,前面竖立一块墓碑,上书“杜崇杰烈士之墓”。烈士墓所在地,是陈金国家捐出的两块菜园。

烈士迁葬时,由陈金国及当时公社的几名党员为其收殓遗体。陈金国清楚记得,自己摸到了烈士腿骨上的刀伤,“那是烈士为保护百姓留下的伤痕”。此后,陈金国便义务承担起为烈士守墓的职责。当时周围有人养牛羊,陈金国生怕牛羊在这里留下粪便,一两天就要来看一次。清明、春节等特殊日子,陈金国也总要来看一眼才安心。

十多年前,陈金国做过一次心脏搭桥手术,前年开始无法劳动,稍微走几步就要歇一歇。去年陈金国又因心脏手术住了一个多月的院,心脏里被放了三根支架。住院期间,陈金国最放心不下烈士陵园,委托老伴曹家英代他前去照看,才肯安心养病。

“活一天就要管一天。”不仅是因为奶奶的嘱托,更是因为感念烈士精神。陈金国还嘱咐自己的儿子、孙辈要替自己一直守下去。

烈士陵园建成至今,崇杰村历任十一任书记,前后换过四次锁,每一任书记都把烈士陵园的钥匙交给陈金国保管。

以烈士名命名村名,每个人都记得烈士事迹

杜崇杰烈士墓建起来后,崇杰村就诞生了。当时的黄陂县政府将碾子湾、红星村等自然村湾合并成行政村,并以烈士名命名。烈士墓也几经修缮,建成烈士陵园。

现任崇杰村党支部书记陈春华回忆,上学时,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前往祭奠杜崇杰烈士,当时的烈士墓是一座土墓,在一条小溪旁。

21世纪初,在上级民政部门及姚家集街道办的支持下,崇杰村将杜崇杰烈士墓进行了整修,浆砌基,筑护墓顶,重立墓碑,墓碑上刻上“崇高精神昭日月,杰出功勋壮山河”的挽联。于烈士墓四周栽种松柏,建起围墙,修筑门楼,将其扩建成“杜崇杰烈士陵园”,还在园墙上镶嵌了石刻的“杜崇杰烈士及柏叶事件简介”。

多年来,姚家集街道不断投入资金对杜崇杰烈士陵园进行修缮。2022年,在村两委、驻村工作队的努力下,崇杰村投入110万元,对烈士陵园进行道路硬化,建起二十多个车位的生态停车场。粉刷一新的烈士陵园坐落在姚家集街道绵延的山丘上,静静地望着眼前的小石板桥。

年年清明追思,姚家集街道都会组织上百名小学生到此缅怀先烈。七一前后,这里也是姚家集开展党日活动、进行革命教育的重要场地。村里的老人们也愿意跟孩子们讲起小石板桥旁的那座烈士陵园。

2018年起,杜崇杰烈士的家乡浠水县陆续有村民来这里祭拜牺牲在异乡的烈士。杜崇杰烈士的侄子也曾多次前往陈金国家中拜访。“牺牲在他乡,一直被守护得很好。村民陈金国多年为英烈守墓,被传为佳话。”2021年,浠水县汪岗镇细王坳村村民杜复初、杜定远祭奠烈士陵园后,发出这样的感慨。

今年清明前夕,姚集小学180名六年级学生到杜崇杰烈士陵园祭奠,祭奠完后,学生们围在陈金国身边听他讲述烈士故事。前往祭奠的人年年不同,清明祭英魂成了在姚家集街道长大的孩子们的共同记忆。在这里,杜崇杰战斗过的事迹,每个人都没有忘记。  

文/郭淞冰 余登福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图记|跨越半个世纪 两代“守陵人”守护红色英魂
新华社 2025-01-09
太行山中守墓人29年志愿为196名烈士寻亲
中国新闻网 2024-07-09
江苏睢宁七旬老人义务守护烈士陵园39年:我就是他们的亲人
中国新闻网 2024-03-17
烈士陆士年寻亲成功 其儿子54岁生日当天得知父亲的埋骨之地:这是最好的生日礼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7
汕头通报“新建烈士墓碑疑因风水问题遭破坏”:目前查无烈士埋葬于此的记载
澎湃新闻 2023-07-20
88年后入土为安 云南禄劝隆重安葬21具红军烈士遗骸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5-06
南京高淳一家三代人守护烈士墓77年:将抗日英烈精神传承下去
扬子晚报 2022-09-30
《烈士安葬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为期一个月
澎湃新闻 2022-09-2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