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形成机制日益市场化 人民币国际化“遍地开花”
上海证券报 2022-11-30 10:39

人民币国际化成果持续巩固并深化。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近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0月,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人民币维持全球第五大活跃货币。而此前8月1日,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中的权重,由10.92%上调12.28%。

回望过去五年,人民币国际化迎来了“东风”——在中国经济腾飞、金融市场开放的助推下,人民币在全球支付、跨境贸易结算、全球储备等领域成果斐然,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步步深入。

人民币要走向国际化,汇改势在必行。近五年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愈发市场化,有弹性的双向浮动逐渐成为新常态。如今,人民币汇率已担当着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器”,也是全球市场管窥中国经济发展态势的重要窗口——五年间,国际市场风云变幻,外部冲击屡屡波及,但人民币凸显韧性,我国外汇市场运行彰显稳健,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融入世界大舞台

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显著飞跃

人民币今年在SDR中权重上调,是自2016年“入篮”后的首次调整,也意味着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角色得到进一步认可。

这也仅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冰山一角。当前,全球范围内,人民币的足迹已渗透至更广泛的角落:人民币是全球第五大国际支付货币、第五大储备货币、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第八大外汇交易货币……

数据可以印证人民币国际化程度近年来的显著飞跃——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近期发布的《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2》显示,从2010年初到2021年底,美元国际化指数从49.52升至51.80,欧元从29.84降到23.13,英镑从4.00变为4.06,日元从3.34变为4.20。同一时期,人民币国际化指数从0.02提高到5.05。

与此同时,人民币资产对全球投资者保持较高吸引力,证券投资项下人民币跨境收付总体呈净流入态势。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境外主体持有境内人民币金融资产余额为10.1万亿元,其中持有股票、债券规模均为 3.6万亿元,分别是2016 年末的5.5倍、4.3倍。

向前看,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并逐渐成为新的国际储备货币,不仅是中国金融体系未来的重要发力方向,也是为打造更加平衡的国际货币体系和稳定的跨境资本流动的重要举措。

德意志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迈克尔·斯宾塞预计,未来或出现更多境外人民币贸易融资机遇,以鼓励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人民币离岸交易水平有望迈上新台阶。“随着境外投资人民币债券市场限制的放宽,未来几年,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将超越日元和英镑。”迈克尔·斯宾塞表示。

坚持市场化方向

人民币汇改未歇脚

风云变幻中,“8·11”汇改已过去7年。

2015年8月11日,人民银行要求做市商“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以及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人民币中间价定价机制改革序幕由此拉开。而以“8·11”汇改为分水岭,人民币汇率与单边升贬值渐行渐远,外汇市场的真实供求关系得以客观的体现。

近五年内,在一系列定价机制改革推动下,人民币汇率弹性不断提升。2019年8月,受地缘政治因素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市场力量推动下“破7”。此后,在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等因素影响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曾多次“破7”。

经历了长期的双向波动,对于“破7”,市场不再高喊“狼来了”,对人民币汇率涨跌的适应性和承受力明显提高。

弹性增强、韧性尽显的人民币汇率,更是充分发挥了其调节国际收支的自动“稳定器”功能,成为了外汇市场稳健运行的关键助力。“人民币可兑换程度不断提升,汇率双向浮动特征明显,年化波动率保持在3%至4%左右,较好发挥了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近日发文称。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表示,在中美经贸摩擦、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和全球蔓延、世界经济衰退、全球通胀和发达经济体收紧货币政策等多轮重大冲击考验中,人民币汇率均能迅速调整,并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均衡,有效发挥了对冲冲击的作用。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依然在路上。“从外汇调控逐步退出市场、有效汇率波幅扩大的角度,人民币汇率已经具备自由浮动的条件。”兴业研究宏观团队认为,未来面对参与者逐渐丰富、弹性逐渐增加的外汇市场,境内企业将更加应对得当,人民币汇改也可更进一步,坚定迈向自由浮动的最终目标。

人民币国际化是市场驱动下

水到渠成的过程

愈发波动的市场中,人民币资产避险属性日益凸显。今年以来,全球主要国家债券普遍收益率上升、价格下跌,人民币债券成为少数价格稳定的金融资产。

“人民币的趋势是明确的,人民币资产是安全的,未来世界对人民币的认可度会不断增强。”业内多有此感受。同时,业内普遍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水平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近日表示,当前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事情:首先是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做强国内经济,做好金融体系,提升金融监管有效性,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其次是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审慎推进制度型金融开放,这是人民币国际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制度保障;最后是要继续实施灵活的汇率政策,加快境内外汇市场的发展。

人民币的储备和计价职能或将成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向前一步的重要突破口。建行金融市场部有关人士认为,人民币的计价货币职能有待进一步突破。计价货币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职能,主要体现在全球贸易商品,特别是大宗商品定价,意味着“国际话语权”。提高国际计价货币职能有助于增强支付手段、流动手段和贮藏手段等功能,降低人民币的使用成本,提高货币竞争力和国际货币地位。

“从作为支付结算货币、投资交易货币和储备货币的三种功能来看,目前人民币国际化仍属初级阶段。”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表示,未来应使人民币逐渐成为国内外企业和个人在各类跨境交易中广泛使用的货币,并朝着主要储备货币的目标迈进。

人民币国际化是市场驱动下水到渠成的过程。人民银行在2022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中表示,将以市场驱动、企业自主选择为基础,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夯实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基础制度安排,满足好实体部门的人民币使用需求,推动更高水平金融市场双向开放,促进人民币在岸、离岸市场良性循环。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双向波动中凸显韧性 人民币汇率将保持基本稳定
​中国证券报 2025-01-03
“8·11”汇改九周年:人民币汇率弹性显著增强 国际化进程加速推进
证券日报 2024-08-12
人民币国际支付份额迭创新高 汇率贬值难阻国际化步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1-20
“8·11”汇改八周年: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增强 国际化“愈走愈快”
新华财经 2023-08-11
人民币国际化有序推进 有助于外贸企业规避汇率波动风险
中国证券报 2023-08-08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朋友圈”越来越大
经济日报 2023-04-24
博鳌热议人民币国际化
​第一财经 2023-03-31
巴曙松:汇率波动使得人民币更加国际化
上海证券报 2022-11-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