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医学基础学科发展大会聚焦筑根基、促创新、济民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1-15 10:48

近日,首届中国医学基础学科发展大会正式拉开帷幕,大会以“筑根基、促创新、济民生”为主题,是面向国际科学前沿、面向“大卫生、大健康”战略目标的一次重要研讨。本次大会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众多专家学者相聚一堂,共同赋能我国医学基础学科的发展事业。

在开幕式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党委书记、副院校长姚建红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过去十年,是我国卫生健康事业进步最大,老百姓健康获得感不断增强的十年。基础学科作为医学卫生健康事业的基石,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医学基础学科不仅是医学科技创新的原动力,也关乎医学的研究和发展。面对院校“建设中国医学科技创新体系核心基地”的重任,医学基础学科作为前沿阵地,责任更显重大。

此次大会以“筑根基、促创新、济民生”为主题,是面向国际科学前沿、面向“大卫生、大健康”战略目标的一次重要研讨,是为推动医学基础学科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发挥科教融合命题的一次专业回答,是培养我国优秀医学人才、构建强大医学卫生健康战略科技力量、促进医学卫生健康事业科学发展的一次重要推动。本次大会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承办。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在开幕致辞中谈到:“21世纪是医学和生物学的世纪,医学的发展对于民生福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发展我国医学卫生健康事业,是需要我们共同谋划的一个重大课题,而这次大会,就是从医学的基础学科角度探讨如何支撑好医学发展,使医学发展更具活力。”

王辰表示,医学建立在多个学科的基础上,在自然、社会、人文这构成医学基础的三个方面应当是同向发力。“理学、工学、社科、人文方面是我们下一步需要努力的重要方向,为了真正体现医学的多学特点,协和医学院近年探索4+4医学教育制度,即在前期已读过四年的、具备各种学科背景的全球优秀本科生中,招募真正有志于学医的青年学子进行后四年的、在医学院的培训和学习。这种4+4体制可以很好地体现多学科基础,他们在学生时代、本科阶段所打入的多学科DNA,必将在其职业生涯中得到表达,医学界由此融入了多学科DNA,未来医学的发展就能够集各学科之所长,让各学科的知识、技术、艺术能为医学所用,从而促进医学的发展。”

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教育司监察专员刘登峰表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我国医药卫生事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提升人民健康水平和预期期望寿命作出重要贡献,但必须看到,提出真问题、解决真问题的原始创新基础研究产出质量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这需要我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追求原始创新,促进融通发展,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摆在更加急迫的位置,这需要我们更加激发首创精神、创新潜力和创造动力,努力挑战最前沿的医学科学问题,也需要我们坚持以人民健康需求为导向,促进医学基础研究、临床应用研究和医药产业化的融通发展、共同提高。

“基础研究具有灵感瞬间性、方式的随意性、路径的不确定性等特点,越是重大的科学发展往往需要越长时间才能取得突破,往往也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看到应用的巨大价值。良好的基础研究既要求科研人员具备深厚的专业积累,超强的创新潜质和甘于寂寞、长期奉献的精神,也需要政府和科研机构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推动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的有机结合,营造有利于原始创新的环境、文化,激励科研人员前行、长期致力于基础研究。”刘登峰说。

本次大会设有主旨报告、专题论坛、圆桌会议等多个环节,两天时间里,众多专家学者就医学基础学科的体系与发展,医学基础教育的现状与改革,医学基础研究的前沿、交叉与转化,医科院基础学科人才招募及基地建设等重要话题开展了深刻的探讨。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王辰院士:医学教育应增加高质量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课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06
第四届中国医学信息学学科发展大会在京举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03
2023年度中国医学院校及医院科技量值发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20
关注第三届中国医学信息学学科发展大会 医学知识大模型AiMed研究成果发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7
2022年度中国医学院校/中国医院科技量值发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07
基础医学呼唤拔尖人才
光明日报 2022-04-30
网传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停诊?北京市卫健委权威回应:并未停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4-27
2022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召开 专家共话医学中的科技力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4-1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