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纪录片《手术两百年》团队新作《打开一颗心》,带你认识一颗心脏的“史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0-31 08:00

心脏,是生命的引擎,是血管的源头,是我们全身最强壮有力的一块肌肉,它拥有着自己的“小大脑”,有一套精密的电路系统,它夜以继日,努力适应着我们身体的每一个需求……

2022年10月31日起,中国首部聚焦心脏领域的医学科普纪录片《打开一颗心》登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CCTV-9),每晚两集连播。

《打开一颗心》是纪录片《手术两百年》团队时隔三年后的又一呕心力作。《手术两百年》2019年6月播出后,几乎囊括当年纪录片界的所有重要奖项,被纪录片业内学者评价为“中国科学纪录片在沉寂多年之后的再度崛起”。因此,更加激励主创团队持续、深入关注医学领域,在该领域耕耘、创作的近十年中,对于人体这一复杂而精密的“仪器”充满了探索的力量和展示的愿望。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心脏疾病一直都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根据2022年6月23日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的数据推算,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亿,每年心源性猝死的人数约55万——相当于一个中等县城的人口。而另一方面,心脏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是人类医学进步最有力的见证。超越想象边界的大胆发明,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新材料新器械,成为人类近百年来社会、历史、科技、观念、情感等诸多维度进步变化的缩影。

所以,“心脏”成为主创团队深入探索人体秘境的开始。

纪录片《打开一颗心》共分6集,每集25分钟,分别是《生命之泵》《心脏刀锋》《心脏王冠》《心跳秘密》《心血之道》《换一颗心》。内容涵盖心脏的演化、发育,心脏手术的历史、冠心病的治疗和预防、心脏电生理、主动脉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以及心脏移植等方面。在片中,不仅可以看到亚洲心脏移植手术后存活时间最长的“换心人”28年来的健康生活,中国第一例“打开心脏“做手术的亲历者正在享受天伦之乐;也有亲历“猝死“却极其幸运起死回生的中学教师,因罕见病14年间换掉全部主动脉及其分支后,投身公益传递爱心的帅气小伙的故事;还能看到因戴上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批“人工心脏”而重返舞台的脱口秀演员如何焕发生命的光彩……在人们关心的所有现实问题背后,展现中国医生的不懈努力与伟大贡献,以及人类不断探索心脏奥秘的勇气和智慧。

该片延续了纪录片《手术两百年》求真、求实、揭秘的创作风格,以医学为切入点,从心脏整体,到心脏中的某个具体结构,逐层揭开这个器官鲜为人知的真相:强大与脆弱、神奇与普通、精密与遗憾……在每集25分钟的篇幅中,通过3-4个段落,针对一个主题,在故事案例、实验体验、历史回溯、动画展示中交织回环,让片子节奏明快,信息丰富。

该片在科学纪录片形态创新上也做出新的尝试。为了让该片的创作更加国际化,同时加强与观众的贴近性,增强探寻的代入感和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力,本片特别邀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李建平担任科学主讲人,并参与部分实验体验。另外,在动画展示中,并未使用常规的纯动画,从医学VR中得到启发,借助精准的医学模型,在实景中,与主讲人互动,虚实结合,营造医学科学的氛围感和科技感。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李建平担任科学主讲人

制作团队克服疫情影响,历时两年,深入走访25家国内外知名心血管病医院、研究所、相关交叉学科领域实验室、博物馆;采访了包括3名中国两院院士在内的十余位心血管领域权威专家;努力把最新的手术技术,艰深的科研成果、基础的科普信息拆解、消化,再用视觉化方式予以呈现。

人类不断认识心脏,探索心脏奥秘,所有智慧的成果,不仅仅是为了治疗疾病,而是更好地拥有健康的心脏,让生命更有光彩。最新的研究表明,这个目标并不难达到,心血管健康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纪录片《打开一颗心》以期唤醒大众重新认识心脏,关注心脏健康,珍惜每一次心跳。

本片的制作团队中央新影发现纪实传媒,是国内科学纪录片创作的领军团队,自成立以来,不仅继承北京科影六十年科学纪录片的创作传统,更加积极探索新时代科学纪录片的创新发展之路,近年来连续推出了《登峰》、《手术两百年》、《门捷列夫很忙》等多部现象级科学纪录片,《打开一颗心》是又一次新的挑战与尝试。近日,制作团队即将推出“人体秘境”系列纪录片《大脑深处》。

作者:中央新影发现纪实传媒

编辑/韩世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