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串“串”起富民产业链 1.3亿瓶葡萄酒背后的农民增收账
新华每日电讯 2022-09-13 10:36

九月的秋风从贺兰山深处吹来,舞动着藤蔓上成片的叶幕。叶片下,一串串紫色、白色的酿酒葡萄已接近成熟。

葡萄园里,忙着田间管护的农民张生杰根本想不到,自己8年前的一个决定,改变了全家人的命运。他的这个决定,与宁夏贺兰山东麓的葡萄有关。

张生杰一家原本住在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鱼关村,收入主要指望家里的20多亩耕地,然而当地干旱少雨靠天吃饭。“刨去各种开销,一年忙到头兜里也剩不下几个钱,只能混个温饱。”张生杰说。

“靠天吃饭”的日子过久了,张生杰对生活的热情逐渐被消磨,眼看已年近五旬,他也不想再“折腾”了。然而就在2014年,转机突然来临。

张生杰去宁夏打拼的儿子带回一个消息: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发展很快,有大量工作机会,年轻的和年老的都能干。闷在家里苦思几个晚上,张生杰卖掉了家里唯一一头用来耕地的老黄牛,举家来到宁夏银川市西夏区昊苑村定居。

搬来没多久,张生杰就在附近的酒庄找到一份给葡萄园、绿化带浇水的工作,老伴则在葡萄园里做些剪枝、抹芽的农活,而张生杰的儿子由于踏实肯干、头脑灵活,很快成了酒庄的片区管理负责人,儿媳妇也在酒庄找到了一份看大门的工作。同一座酒庄解决了一家4口的就业。

每年9月,是张生杰期待的月份,此时,宁夏贺兰山东麓陆续迎来美丽的葡萄收获季。

宁夏贺兰山东麓是业界公认的最适宜种植优质酿酒葡萄和酿造高端葡萄酒的“黄金地带”之一,经过30多年的发展,这里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集中连片酿酒葡萄产区。2021年,宁夏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到52.5万亩,占全国酿酒葡萄种植面积的近三分之一,年产葡萄酒约1.3亿瓶。

“酒庄的活很多,通常能从2月忙到年底,我们的收入也很稳定。”张生杰算了一笔账:他和老伴每人每月能挣3000元,儿子月薪5000元,儿媳妇一个月则能挣2000元,一家人加起来每月总收入达到13000元。如今,他们一家已在西夏区买了两套房,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受益于葡萄酒产业发展的远不止张生杰一家。据统计,目前宁夏葡萄酒产业每年为农户提供季节性用工岗位及固定用工岗位近13万个,每个固定工年收入一般为2万元至3万元,季节性用工每个劳动力收入为6000元至1万元。

2021年,中国首个特色产业综合试验区——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落户宁夏以来,当地加快构建更加完备的葡萄酒产业体系,积极探索拓展“葡萄酒+”新业态新模式,将葡萄酒产业打造成为多业态融合、高综合产值的复合产业。

宁夏正借力“葡萄串”改变更多“张生杰们”的命运。依托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基地、葡萄酒庄集群和沿线历史文化资源,宁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了葡萄酒观光体验工厂、葡萄酒庄精品民宿酒店等产品,并推出10条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庄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加速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步伐,每年吸引120多万游客前来旅游研学。

天地间、藤蔓上不大的葡萄串“串”起的增收富民产业链,带动不少村庄步入乡村振兴快车道。

昊苑村中就坐落着19座酒庄,有近1.8万亩酿酒葡萄种植基地。近年来,昊苑村以葡萄酒元素为基础,整合乡村生产、生活、生态资源,将“葡萄酒+民宿”打造成为村级特色产业,形成集葡萄酒品鉴、民俗文化、农事体验、特色民宿等为一体的休闲度假新业态,每年旅游收入超500万元,成为发展迅速的“明星村”。

“2021年底,我们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8万元,其中约60%来源于葡萄‘串’起的这条产业链。”昊苑村党支部副书记艾晓保说。

产业综合产值突破300亿元,当地农民工资性收入约9亿元……葡萄串“串”起的增收富民产业链日益坚实。在已有产业产能、市场份额和品牌知名度的基础上,着眼未来,宁夏正举全区之力为葡萄酒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助力这一富民产业与全域旅游、生态建设、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在9月7日开幕的第二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上,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梁言顺这样说,近年来,宁夏葡萄酒产业快速发展,踏上了追寻“紫色梦想”的快车道,跑出了扮靓“紫色名片”的加速度,架起了宁夏与世界互动交流的新桥梁,“小葡萄”成了前景无限的大产业。

文/王永前 何晨阳 靳赫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聚焦 |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飘香产业兴
新华社 2024-12-25
股价上涨难掩行业低迷困局,中国葡萄酒复苏仍是场长跑
第一财经 2024-10-10
看中国 | 贺兰山下的图兰朵葡萄酒小镇
新华社 2024-10-05
视窗 | 宁夏银川:酿酒白葡萄迎来采摘季
新华社 2024-08-13
宁夏闽宁:生态“蜕变”引领发展“蝶变”
科技日报 2024-01-09
葡萄酒对健康有益?自酿葡萄酒小心喝“出事儿”
科普中国 2023-10-11
航拍中国 | 天空之眼瞰塞上:大美宁夏擦亮紫色名片
新华社 2023-06-10
视窗 |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迎“冬眠”
新华社 2022-11-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