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学习”遇见教育数字化转型
中国教育报 2022-08-25 09:34

作为全国教育数字化转型试点区和国家智慧教育平台首批试点省份之一,上海近年来持续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一系列运用数字化工具支撑教育教学创新、赋能育人模式变革的实验和探索已经在各级各类课堂陆续展开。疫情来袭,教学活动全部转战“云课堂”,全体师生进入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考场。

接近一个学期的线上教学,教师如何保证教学质量?长时间的在线学习,学生如何保持学习兴趣?基于数字化工具和大数据积累,作业如何改进,学业如何评价?“云课堂”里,一个个基于智能技术的教学新实践正在上演,一场数字化支持的教学模式变革悄然发生。

线上这堂课,教师只讲了8分钟

“教师讲授8分钟,师生互动17分钟,个人任务10分钟,小组活动10分钟。”江湾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教师倪轶鸣上完一节《滑轮》的线上直播课,平台给出了这样的统计数据。

一堂45分钟的课,教师只讲了8分钟,超过80%的时间交给学生……当“云课堂”成为师生们的日常,教与学的形式正在发生着改变。

“在线上课堂,教师可以综合各种优质资源提前制作好教学课件,既丰富了课堂形式,更加吸引学生,又能够高效地分配课堂时间,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互动,几乎每个班级每一次课堂都有新的‘生成’。”进才实验中学八年级地理教师唐晓峰教7个班级的地理课,以前的课堂,同样的内容他需要讲7遍。在“云课堂”里,他则把大量的精力花在了备课上,结合各种教学资源事先录制好授课内容,再进行直播教学。

唐晓峰说,这次线上教学,他和周围的教师们明显感受到了更给力的“环境支持”,不仅网络更加通畅,可以选择利用的数字教学资源也更丰富了。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有优质的课程资源,有教师研修和教改实践经验,市级‘空中课堂’有聚焦重难点的‘名师面对面’,区级‘闵智学堂’有智能作业……优质的课程资源越来越多,如何结合自己执教学生的学情用好这些资源,成了此次线上教学中全体教师面临的新挑战。”莘庄中学校长李国兴告诉记者。

如何运用海量的优质资源把课上好?开展线上教学以来,各种主题、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在云端开展得如火如荼。因为大部分学校的教学安排与市级“空中课堂”同步,同一年级使用的是同一张课表,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更加密切了,研讨也更加深入。

“网上很多资源都是长视频,使用不便还影响视力。作为备课组里的年轻教师,我会把它改成短的‘知识胶囊’,配上二维码,分享给老教师使用。”江湾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教师樊晓萍说。

为了助力教师备课,各学校也积极开展数字化资源的整合。徐汇中学在两年前就成立了60多人的MR教研组,针对教学重难点制作了3000多个微视频。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整合多方资源构建了校本在线教学资源库,莘庄中学编制了全学科的自主研习档案。

线上教学并不是线下课堂的照搬。对于教师而言,全面“上阵”线上教学,遇到了很多新的挑战,然而,新的探索带来的是课堂教学品质的提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将名师教学资源片段、新闻视频、纪录片等网络教学资源融入自己的课堂,人网融合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学讲解已经成为不少教师的教学新模式。

畅游“云课堂”,让每个孩子都被“看见”

跟着教师同步开展虚拟实验、在小黑板上分享解题思路、在互动区分组讨论、使用投票功能快速提交答案……在倪轶鸣的“云课堂”里,平台里几乎所有的交互功能都在频繁使用。倪轶鸣要求每名学生都打开摄像头并开麦,这样就可以随时看到学生上课时的状态。

2020年“停课不停学”期间,多数学校采取学生“空中课堂观课+教师线上互动指导”的教学形式,“希望能够实现更好的师生互动”成了教师们的普遍诉求。此次线上教学,开通在线直播课,打开摄像头与学生“面对面”成了更多学校的选择。

线上教学重启,学校原来选用的直播平台却下架了。是延续2020年学生“空中课堂”观课+教师在线指导的旧形式,还是重选平台开通线上直播课?一个难题摆在了上海市长宁区天山第一小学校长吕华琼的面前。

天山一小所在的长宁区是上海市首个教育数字化转型实验区,区里率先开展学校数字基座服务,能够实现各类应用“快、省、准”地接入。有了坚强的技术后盾支持,吕华琼决定重选直播平台,直觉告诉她,这将是学校新一轮信息化转型发展的重要契机。

时间紧迫,学校107名教师迅速投入了新平台的学习培训。依托区里的数字基座,学校将直播平台的使用与市“备课助手、教学助手、作业辅导助手”数字教学服务平台深度融合。经历了短暂的忙乱和痛苦,教师们很快尝到了甜头。新平台不仅实现了更流畅的师生互动,而且具有很强的数据收集功能,自动生成学情报告支持教学。“大数据分析对教学质量提升形成反哺,疫情过后可以延续到线下教学,保证常态化应用。”吕华琼兴奋地说。

开通在线直播课,打开摄像头,起初只是为了解决师生互动不足的问题。随着线上教学的深入,师生们在“云课堂”里有了越来越多的收获和乐趣。

“线上教学有了更多的智能工具,让我能够关注到更多学生的构想,这在线下课堂都很难实现。”为了提升教学效果,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八年级数学教师崔婷在自己的书房里支起了5块屏:手提电脑展示授课内容,台式电脑用来观察所有学生的上课状态和肢体语言,手写板用来精确绘图,平板电脑则是专门的讨论互动区,供同学们拍照上传解题过程、互相交流学习,手机屏幕实时了解课堂上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为了清晰地展示教师的绘图以及教具演示,她还架起了一台高拍仪。每节课,崔婷都像一位指挥家那样在不同的屏幕之间熟练地切换。

崔婷还发现,课堂移到线上以后,线下课堂里不爱发言的学生有了更积极的线上互动,学生们的小组讨论也更加频繁了。为了互相督促和鼓励,学生们还会自发建立不同主题的学习交流群开展同伴互助。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力的数字化转型。线上教学开展以来,上海市教委成立了专门的在线教学保障工作组,协调各方力量,做好优质资源供给、教学研究、教师培训、平台改进等基础保障工作,为“云课堂”里教师的探索创新提供高质量服务。同时,上海还开展了在线教学技巧和优秀案例征集活动,遴选出具有创新性、互动性和推广价值的案例向全市教师推介,提升全体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和教育教学能力,助力“云课堂”提质增效。

分层自主学,作业高效学习更有趣

学生轮播“上台”发言、AI诊断迅速纠错,教师发布课堂练习、学生即时作答、系统智能批阅并秒速反馈……在天山二中的“AI云课堂”,系统会自动采集学生作答的全过程数据,及时呈现答题情况,教师可以根据反馈结果随时调整课堂教学重点。课后,教师还会根据系统生成的学情报告研究分析,为学生“定制”不同的个性化作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线上丰富的资源和数字化工具也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教师开展个性化辅导提供了更多便利。

线上教学拉开了师生之间教与学的时空距离,也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为了照顾到不同学情的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们会结合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反馈等情况进行知识点微课推送、纠错练习匹配,设置分层作业,并开设自习“云教室”,为学生开展个性化教学辅导。

“线上的教学方式更加个性化,学校采取分层教学,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适当降低作业难度,重在巩固基础,能够增强自信心,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会布置更具开放性的作业进行拓展。”上海交大附中附属嘉定德富中学九(1)班学生高雯告诉记者,在这次线上教学中,作业的形式更加新颖了,课堂资源也更丰富了,遇到问题可以随时看回放或者线上问教师,同学之间还可以互相交流。

作为数字时代的“原住民”,同学们似乎更容易适应这种自主的学习方式。高雯说,在平时的学习中,她会去网上搜索视频资源拓展知识面,会用学习软件做思维导图,还会用APP做线上虚拟实验。

有了智能工具和大数据分析,教师们也从客观题作业批改、统计分数的烦琐工作中解放出来,作业设计变得更加多元有趣。物理教师围绕教材设计出各种居家探究小实验,英语教师利用“AI直播”设置了演讲擂台,体育教师将《本草纲目》毽子操改编后带着学生一起跳,不同学科的教师相互合作设计跨学科项目化学习题目,就连争奖章、攒积分、刮刮乐等线上小游戏也都被教师们设置出了“学习版”。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本质在于数字化支持的教育发展的转型。”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董玉琦认为,“云课堂”里,数字化学习的新型文化认知正在师生意识中逐渐形成,尤其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互动性、个性化日益凸显。从课堂教学到课后辅导、作业,上海的教育工作者们正在探索从为学生提供完全由教师支持的学习路径,向由教师与技术共同支持的个性化学习路径转变。

文/记者 任朝霞

编辑/崔毅飞

相关阅读
数字化“刷新”学习场景(大数据观察)
人民网-人民日报 2025-01-19
教师数字化转型须破解三重障碍
光明日报 2024-04-02
数字化让教育“新”中有“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03-22
数字化转型中,教育如何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
文汇报 2024-01-31
数字化如何赋能“教”与“学”?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展示这些新办法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1-29
2025年实现智慧校园覆盖率达到85% 北京市教育数字化工作推进会召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05
以数字化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
人民日报 2023-10-13
猿力科技携全线数字化产品亮相2023年服贸会,已出海全球超过100个国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02
最新评论